苏锦霞
-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潮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潮州地区2014—2018年B群链球菌感染特征和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研究潮州地区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B群链球菌感染特征,并分析危险因素和药物敏感性,以提高临床对B群链球菌感染的认识和控制干预,帮助临床用药治疗。方法收集医院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B群链球菌感染患者149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预测B群链球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149例标本主要来自产科、新生儿科和妇产科门诊,分别占24.83%(37/149)、18.12%(27/149)和11.41%(17/149)。149例标本种类中,生殖道分泌物占46.98%(70/149),尿液占18.12%(27/149),血培养占13.42%(20/149),伤口分泌物占10.07%(15/149)。在潜在危险性分析中,顺产、尿导管和外科手术占比居前,分别是92.31%(24/26)、25.51%(25/98)和24.49%(24/98)。在药物敏感性分析中,对青霉素类和万古霉素完全敏感。四环素、红霉素和克林霉素耐药率较高,分别占92.6%、80.6%和67.1%。结论新生儿和孕产妇是B群链球菌的易感人群;B群链球菌的易感部位为女性生殖道;对于新生儿来说,顺产是B群链球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对于成人来说,外科手术和尿导管是B群链球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对于B群链球菌感染的患者用药首选青霉素类药物,尽量减少使用四环素、红霉素和克林霉素。
- 苏锦霞陈默蕊刘惠君
- 关键词:B群链球菌耐药分析
- 联合检测血清及肺泡灌洗液(1,3)-β-D-葡聚糖在诊断侵袭性肺真菌病中的应用研究
- 2021年
-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及肺泡灌洗液(1,3)-β-D-葡聚糖在侵袭性肺真菌病中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9月诊治为侵袭性肺真菌病患者40例进行研究,按照《肺真菌病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标准进行抗真菌治疗,治疗期间均取患者血液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进行(1,3)-β-D-葡聚糖检测、真菌培养和药敏检查,根据治疗效果将患者分为观察组(治疗有效患者,24例)和对照组(治疗无效患者,16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血清及肺泡灌洗液(1,3)-β-D-葡聚糖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和肺泡灌洗液(1,3)-β-D-葡聚糖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和肺泡灌洗液(1,3)-β-D-葡聚糖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54.17%vs.12.50%,66.67%vs.6.25%,P<0.05]。结论血清和肺泡灌洗液(1,3)-β-D-葡聚糖在侵袭性肺真菌患者中辅助诊断有较高临床价值,两者联合检测对提高诊断率有重要价值。
- 刘惠君陈默蕊苏锦霞
- 关键词:血清肺泡灌洗液
- 粪便隐血免疫双联法在服用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致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粪便隐血免疫双联法在监测服用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ASA)致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28例需长期服用小剂量ASA的患者和对照组30例,要求不服用口服抗凝剂、无消化道出血征象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分别于服药前、服用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应用隐血免疫双联法(血红蛋白免疫法和转铁蛋白免疫法)检测粪便隐血,阳性者再行胃镜检查,确定上消化道出血与否。结果①治疗组328例检出粪便隐血免疫双联法阳性40例,阳性率(12.2%),与对照组(3.3%)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治疗组粪便隐血免疫双联法阳性40例中行胃镜检查29例,示病理意义24例,另外5例的粪便隐血血红蛋白免疫法及转铁蛋白免疫法却都阳性;③治疗组粪便隐血免疫双联法阳性40例的出血监测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可以常规应用粪便隐血免疫双联法监测长期服用小剂量ASA引起的消化道出血。
- 章金灿郑大明许贤彬陆卫歆杨燕珠苏锦霞
- 关键词:胃肠出血阿司匹林转铁蛋白
- 小剂量阿司匹林致消化道出血检查方法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粪便隐血免疫双联法在监测服用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致消化道出血中与胃镜检查的相关性。方法对328例需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的患者和30例对照组,对照组要求不服用口服抗凝剂、无消化道出血征象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分别于服药前、服用1周、1、3、6个月应用隐血免疫双联法(血红蛋白免疫法和转铁蛋白免疫法)检测粪便隐血,阳性者再行胃镜检查,确定上消化道出血与否。结果 (1)治疗组328例检出粪便隐血免疫双联法阳性40例,阳性率(12.2%,40/328),与对照组(3.3%,1/3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粪便隐血免疫双联法阳性40例中行胃镜检查29例,示病理意义24例,另外5例的粪便隐血血红蛋白免疫法及转铁蛋白免疫法却都阳性。结论粪便隐血免疫双联法在监测长期服用小剂量ASA引起的消化道出血中与胃镜检查的相关性好,可作为常规筛检试验。
- 章金灿陆卫歆杨燕珠苏锦霞
- 关键词:胃肠出血阿司匹林血红蛋白转铁蛋白胃镜检查
- 降钙素原在脓毒症患者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的应用价值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定量检测在脓毒症患者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合理使用PCT指标预测脓毒症患者血流感染病原菌结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200例血培养阳性并同时进行PCT检测的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感染将其分为G^(-)组(165例)和G^(+)组(35例)。分析病原菌的检出情况、比较两组的血清PCT水平,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CT的最佳临界值。结果共分离出病原菌200株,革兰阴性菌165株,占比82.5%,革兰阳性菌35株,占比17.5%。G^(-)组的血清PCT水平高于G^(+)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674,95%置信区间为0.564~0.783;约登指数为0.300时,最佳临界值为16.65 ng/mL,灵敏度为0.706,特异度为0.594。结论PCT在脓毒症患者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在早期对怀疑脓毒症患者的合理用药提供依据,可与血培养联合检测以降低脓毒症患者的抗感染失败风险,提高治疗有效率。
- 苏锦霞陈默蕊刘惠君
- 关键词:脓毒症降钙素原血流感染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药物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