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桂凤
- 作品数:12 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共青岛市委党校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哲学宗教更多>>
- 毫不动摇地坚持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 1997年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五大的重要贡献之一是重申并详细地阐述了我国社会主义仍然处于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并在党的纲领中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概念,这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第一次。认识和准确把握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
- 苏桂凤
- 关键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基本纲领社会主义中国十五大报告科学论断
- 海尔实施国际化战略的对策透析和启示
- 2000年
- 苏桂凤陆惠民
- 关键词:企业家
- 我省健全城市社会化服务体系对策研究(三)
- 1996年
- 报告之三减轻和解决我省企业社会负担的基本思路国有大中型企业沉重的社会负担,主要指"人员负担"和"企业办社会"等问题,这些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制约着我省城市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在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过程中。
- 苏桂凤
- 关键词:社会化服务体系企业办社会社会负担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论青岛海尔集团的全球战略观
- 2001年
- 当今世界,全球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大趋势。面对开放的世界,企业必须站在新的角度和新的高度重新审视企业如何在全球范围内捕捉机遇和规避风险。青岛海尔就是一个站在世界潮头具有强烈的全球观念的企业。深化企业战略研究是企业竞争实践的呼唤,也是21世纪更为复杂、激烈的市场较量的呼唤。研究青岛海尔的全球战略观,将为我们造就一批具有战略思维、世界眼光、创新理念、优秀品质的企业家提供良好的启示。
- 苏桂凤陆惠民
- 关键词:规避风险全球经济一体化呼唤
- 耗散结构理论被引量:5
- 1986年
- 本世纪六十年代末,比利时科学家普利高津提出了耗散结构理论。这一理论被誉为七十年代化学领域的辉煌成就之一,普利高津于1977年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什么是耗散结构理论?耗散结构理论主要讨论一个系统从混沌无序向有序转化的机理、条件和规律。它指出,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克服混乱、维持一定的稳定性,当系统的某个参量变化达到一定的临界阈值时,系统就会通过涨落发生突变,就有可能从原来的混沌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空间或功能上有序的新的结构。
- 苏桂凤
- 关键词:耗散结构理论开放系统诺贝尔化学奖
- 我省健全城市社会化服务体系对策研究(四)
- 1996年
- 本刊从今年第3期开始,陆续刊发了由我校承担的山东省社会科学"八五"规划重点研究项目《山东省健全城市社会化服务体系对策研究》的总论、一、二、三部分,本文是该项目的最后两部分。在这五部分内容中,作者对我省如何建立完善的城市社会保障制度,如何大力发展信息咨询业,如何减轻和解决我省企业的社会负担、如何健全城市社区服务、方便居民生活等,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深刻的论述,并在"结语"部分提出了对策建议,这对我省建立和完善城市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具体运作,无疑将产生积极的意义。
- 苏桂凤
- 关键词:社会化服务体系城市社区服务物业管理家务劳动社会化第三产业连锁店
- 论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与基本经济制度被引量:1
- 1999年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数百年来人类经济学说史上最大的思想成果,它揭示了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形态的本质特征,是科学社会主义重大的理论突破。这一理论的提出,不是少数理论家和政治家心血来潮的产物,而是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要...
- 苏桂凤吕飞云
- 关键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自然经济公有制为主体非公有制经济基本经济制度当代社会主义
- 我党第三代领导人科技创新思想研究
- 2000年
- 苏桂凤薛风平
- 关键词:科教兴国战略高技术产业第三代领导人科技创新思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党
- 中国三代中央领导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探索
- 2000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历了50年的发展历程。在近半个世纪的进程中,中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伟大变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新中国成立后的头30年,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人,为寻找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历史表明,毛泽东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开创者和奠基者。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为开辟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进行了成功的实践,邓小平是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的设计者、伟大实践的指导者和推动者。从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开始,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进一步发展了邓小平理论,成为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面继承者和开拓创新者。
- 苏桂凤
- 关键词: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
- 社会主义本质论和根本任务论是对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发展
- 1999年
- 按照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观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两对矛盾运动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 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揭示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对社会主义社会经济政治各方面的特征作过一些科学的设想和预测,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列宁坚持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 苏桂凤
- 关键词: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社会主义本质论发展生产力解放生产力社会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