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0日
星期一
|
欢迎来到鞍山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国荣
作品数:
9
被引量:23
H指数:2
供职机构:
河南省肿瘤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国癌症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合作作者
李鼎九
河南省肿瘤医院
王保胜
河南省肿瘤医院
张楚敏
河南省肿瘤医院
祁超
河南省肿瘤医院
秦永昌
河南省肿瘤医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9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8篇
医药卫生
1篇
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6篇
肿瘤
5篇
微波
4篇
射器
4篇
微波辐射器
3篇
疗法
2篇
食管
2篇
食管癌
2篇
热分布
2篇
驻波
2篇
驻波系数
2篇
微波疗法
2篇
介质
2篇
放疗
2篇
放射疗法
1篇
垫片
1篇
在体
1篇
在体研究
1篇
直肠
1篇
直肠癌
1篇
直肠肿瘤
机构
9篇
河南省肿瘤医...
作者
9篇
苏国荣
7篇
李鼎九
6篇
王保胜
5篇
张楚敏
2篇
秦永昌
2篇
刘楠
2篇
杨成文
2篇
祁超
1篇
蒋月
1篇
张景伟
1篇
石涛
1篇
卫功铨
1篇
李岳虹
1篇
雷宏昌
1篇
陆寓非
1篇
李定杰
1篇
沙永慧
1篇
葛红
1篇
桑玫
1篇
宋伟
传媒
5篇
中华放射肿瘤...
1篇
中国综合临床
1篇
中华肿瘤杂志
1篇
河南医学研究
1篇
医药论坛杂志
年份
1篇
2000
2篇
1998
2篇
1997
4篇
1996
共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食管腔内加温合并体外放疗食管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996年
1986年2月~1988年2月,作者开展了前瞻性食管腔内微波加温合并体外照射治疗食管癌的研究。随机分食管腔内加温合并体外照射(R+H)和单纯照射(RT)两组,R+H组外照射DT40Gy,腔内加温每周1~2次,每次45分钟,要求肿瘤表面温度>43℃。RT组仅体外照射DT60Gy,每次2Gy,每周5次。近期疗效显示,R+H组CR率达46.0%,RT组为24.0%,统计学处理有意义(P<0.05)。1、3、5年生存率R+H组分别为81.2%、42.4%、23.7%,RT组为59.0%、24.2%、16.7%,两组比较,1、3年生存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加温热剂量T90<43℃者定为加温不合格,仅将平均T90≥43℃的病例进行计算,其5年生存率为26.9%。因标本数较少,与RT组比较,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别。加温次数与疗效无明显相关因素。
王建华
李鼎九
陈娜
李岳虹
张楚敏
苏国荣
秦永昌
宋伟
王保胜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微波疗法
放射疗法
2450MHz食管腔内微波辐射器热分布的在体研究
被引量:14
1998年
目的研究2450MHz食管腔内微波辐射器在人体内热分布情况。材料与方法通过5例食管癌病人开胸术中进行食管内辐射器加温并在壁内不同深度测温并与管腔内温度进行对照得出食管壁不同深度的温升情况。结果在腔内温度维持45℃左右时,辐射器有效加温长度中心深0.5cm、1cm处温度约在41℃和39℃,从表面往深度去的温降呈指数下降,比理论计算值(0.5cm38.0℃,1cm37.4℃)要好得多。结论2450MHz食管腔内辐射器在深部温降呈指数型,0.25cm,0.5cm,1cm深度温度与表面温度(0cm)之差分别为2℃、4℃及6℃。
祁超
苏国荣
王保胜
李鼎九
卫功铨
桑玫
关键词:
食管癌
微波疗法
热分布
一种减小热偶测温仪微波串入干扰的措施
1997年
一种减小热偶测温仪微波串入干扰的措施杨成文,张楚敏,苏国荣,刘楠,李鼎九为了在微波场下测量出肿瘤内加温时的实际温度,我们在DM6801A数字温度表的基础上研究了进一步减小微波串入干扰的措施,经过临床实验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减小仪器串入干扰的原理图...
杨成文
张楚敏
苏国荣
刘楠
李鼎九
关键词:
温度
介绍一种增加微波辐射器EHS的方法
1996年
介绍一种增加微波辐射器EHS的方法苏国荣,王保胜,雷宏昌,李鼎九体外热疗辐射器的有效加温面积(EHS)、热分布等是有效治疗浅表性肿瘤的重要指标。目前使用的部分体外微波热疗辐射器虽然体积较大,但有效的加温面积较小.一般不超过实际面积的40%[1],如不...
苏国荣
王保胜
雷宏昌
李鼎九
关键词:
微波辐射器
热分布
驻波系数
915MHz微带辐射器的特性
1996年
915MHz微带辐射器的特性王保胜,苏国荣,雷洪昌,李鼎九微波术中加热多采用微波辐射器直接刺入加热区,这种方法操作时间长,出血多。我们试制一种极板式微带辐射器用于术中加热,其特性及SAR分布报导如下。1材料与方法采用2.0cm厚,直径8.0cm的聚四...
王保胜
苏国荣
雷洪昌
李鼎九
关键词:
微带
驻波系数
接插件
直肠癌术前快速放疗前瞻性研究
1998年
蒋月
沙永慧
葛红
苏国荣
关键词:
直肠肿瘤
手术前
放射疗法
铅衣屏蔽消除散射线对放疗病人影响的研究
1996年
作者采取加铅衣屏蔽放疗组与无铅衣屏蔽放疗组对126例肿瘤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分组研究,结果提示: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两组正常率分别为:92.4%和51.7%、91%和65%、98.5%和70%,均P<0.01;两组胃肠道反应,一级分别为75.8%和41.7%(P<0.01),二级分别为19.2%和38.3%(P<0.05),三级分别为6%和20%(P<0.05)。
张景伟
陆寓非
张楚敏
李定杰
苏国荣
秦永昌
石涛
徐建华
李然
宋纬
不同介质、时间和距离对915MHz微波辐射器有效加温深度的影响
1997年
目的评价不同治疗距离、时间和介质对915MHz微小辐射器有效加温深度(EHD)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实验用江汉保体模,测温用BSD高阻导线测温仪,治疗距离为1cm、5cm、16cm、32cm,时间1~10分钟。在辐射器与体模之间的偶合介质有空气(AIR)、蒸馏水(DW)、自来水(TW)、低渗盐水(LOWS,生理盐水和蒸馏水各半)、生理盐水(NS)和甘油(GL)。结果在同样的治疗距离时,介质是EHD的第一重要因素,蒸馏水和自来水的EHD几乎相同约3cm,空气最差小于2cm,生理盐水、低渗盐水居中,甘油与空气相近。结论改变治疗距离、时间对EHD影响不大。水是最好的偶合介质,具有最大的EHD和表面冷却作用。
苏国荣
王保胜
张楚敏
李鼎九
关键词:
肿瘤
微波加热
介质
改进微波辐射器性能的方法
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通过提高辐射器的性能进而增加肿瘤热疗的适应范围和疗效。方法:在MaxSAR(最大比吸收率)处增加垫片测量EHS,不同介质作藕合剂测量EHD。结果:增加垫片可不同程度增加ESH,最好的提高了42.9%,水作介质最好,EHD约为 3 cm。结论:通过降低热点区 SAR值的方法增加 EHS,用表面冷却法增加 EHD,提高微波辐射器性能。
苏国荣
王保胜
张楚敏
刘楠
杨成文
祁超
李鼎九
关键词:
微波辐射器
垫片
介质
肿瘤热疗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