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力德 作品数:11 被引量:53 H指数:4 供职机构: 内蒙古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哲学宗教 语言文字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模拟增温与增雨对克氏针茅光合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0 2016年 本文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利用开顶式生长室(OTC,open top chamber)于2011与2012年进行模拟增温,同时实施降水量增加的处理,研究增温与增水处理及其交互作用对内蒙古典型草原优势植物克氏针茅光合作用的影响。于2012年生长季使用Li-6400对克氏针茅叶片的各光合作用特征参数进行测量。结果表明,增温明显降低克氏针茅的叶片光合速率(Pn)与气孔导度(Gs),并存在明显季节变化趋势。在7月与9月增温分别使Pn降低17%和27%,使Gs分别降低24%和32%。同时增温降低克氏针茅蒸腾速率(Tr)、叶绿素含量、核酮糖-1,5-二磷酸(RuBP)羧化的最大速率(Vcmax)、RuBP再生能力的最大速率(Jmax)、表观量子效率(AQE)与最大光合速率(Pnmax),但使水分利用效率(WUE)增加16.5%。降水增加对高温条件下的光合作用具有补偿效应。降水增加促进了克氏针茅的Pn、Gs、Tr、叶绿素含量、Vcmax、Jmax、AQE与Pnmax,但对WUE影响不明显。温度水分对克氏针茅光合作用与WUE的影响,是由气孔开合与非气孔因素共同引起的。增温与增水条件下克氏针茅气孔导度在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间存在权衡。温度与降水增加显著影响克氏针茅叶片各光合特性参数,但二者交互作用对植物光合作用无显著影响。 闫玉龙 张立欣 万志强 谷蕊 苏力德 杨劼 高清竹关键词:全球变化 光合作用 克氏针茅 典型草原 水热因子对克氏针茅草原土壤呼吸及其土壤温度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2015年 作为内蒙古重要的草地资源,克氏针茅草原在我国畜牧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土壤呼吸是大气与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主要通量,是土壤碳输出的主要途径。试验区设置在内蒙古锡林浩特市东部毛登牧场内以克氏针茅建群的典型草原;在2011-2013年采用开顶式生长室(OTC)对试验样地进行模拟增温增雨处理,在生长季(5-9月份)使用开路式土壤碳通量测量系统(LI-8100,LI-COR,NE)对试验样地土壤呼吸强度进行测定;同时监测试验样地气温、土壤温湿度等环境因子,采集土壤样品并室内分析土壤养分特征和微生物生物量,并对土壤呼吸与环境因子间进行相关性分析。克氏针茅草原土壤呼吸受空气温度和土壤含水量影响显著(P<0.05),分别呈现出二项函数和线性相关关系;不同处理下土壤呼吸在相同时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2012年增温增雨与增温处理下土壤呼吸速率分别为2.60和1.96μmol/(m2·s),2013年增温增雨与增温处理下土壤呼吸速率分别为3.38和2.09μmol/(m2·s);增温增雨处理下,克氏针茅草原空气温度的升高和土壤含水量的降低均对土壤呼吸产生了抑制。土壤呼吸温度敏感度(Q10)在2011-2012年中增温增雨处理明显高于对照处理和控温处理;2011-2013年控温处理都低于对照处理。本研究表明,土壤呼吸主要受水热条件影响,并且空气温度升高和土壤含水量的降低均对土壤呼吸有抑制作用,增温增雨处理下土壤呼吸速率要高于增温处理;土壤呼吸温度敏感系数与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微生物等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还有待深入研究。 谷蕊 潮洛濛 张立欣 苏力德 万志强 闫玉龙 陈雅丽 高清竹关键词:土壤呼吸 温度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微生物 内蒙古草原区过去50年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草地生长的影响 本文利用内蒙古草原区1962-2011年的气象数据以及1982-2011年的NDVI遥感数据,对气温与降水进行了全年、生长季与非生长季的空间格局与时间变化趋势的动态分析,对NDVI指数进行了春、夏、秋、生长季和全年五个不... 苏力德关键词:草原生态 气候变化 内蒙古草原 文献传递 察哈尔格西有关祭敖包、祭火仪轨的两部著作研究 察哈尔格西罗桑楚臣是著名的翻译家、文学家、医学家、历算家和木版水印家。他终生从事文学创作,共撰有十卷藏文全集。从而促进蒙藏文化交流,丰富蒙古族文化发展,对十八世纪蒙古族佛教文化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察哈尔格西全集第五、... 苏力德关键词:注释 文献传递 蒙古文《贤愚经》综合研究 《贤愚经》是在蒙古地区广泛流传的代表性佛经文学,佛经文学是为了宣传佛教而创作的,《贤愚经》的语言通俗,故事情节曲折,用很多表达方式,这让我们读起来韵味十足,一定程度上很容易让人们懂得佛教深奥的禅理,极易被接受流传于人们当... 苏力德关键词:《贤愚经》 传记 佛教思想 文献传递 模拟增温与增雨对克氏针茅(Stipakrylovii)光合作用的影响 本文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利用开顶式生长室(OTC,Open Top Chamber)于2011与2012年进行模拟增温,同时实施降水量增加的处理,研究增温与增水处理及其交互作用对内蒙古典型草原优势植物克氏针茅(Sti... 闫玉龙 张立欣 万志强 谷蕊 苏力德 杨劼 高清竹关键词:全球变化 光合作用 克氏针茅 典型草原 内蒙古地区草地类型分布格局变化及气候原因分析 被引量:19 2015年 利用内蒙古自治区48个气象观测站点50a(1962-2011)的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观测数据,基于Holdridge模型计算内蒙古气候区划指标划分不同类型草原区,模拟内蒙古草地类型50a的变化趋势。结合实际草地类型分布图,分析不同草原区1962-2011年的气候变化特征,并探讨气候变化对草地类型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内蒙古典型草原区的东部区域、荒漠草原区和草原荒漠区均属高温地带,而森林草原区和典型草原区的大部分区域属低温地带。50a间内蒙古草原区气温具有显著上升趋势(P<0.05),各类型草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均在1990年左右发生突变,同年呈显著升高趋势,而生长季气温在1995年左右发生突变,并于2a后呈显著升高趋势。内蒙古草原区降水分布格局具有明显的地带性,由西至东降水量递增且梯度差异明显。年降水量变化趋势表现为,森林草原区自1997年开始显著增加,至2002年回落;典型草原区自1992年开始年降水量显著增加,至2006年回落(P<0.05);荒漠草原和草原荒漠区年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显著。生长季降水量的变化则表现为,森林草原和典型草原区在研究期内呈小幅减少—小幅增加—小幅减少趋势,其它类型草地降水变化与年降水量趋势一致。总体上,内蒙古草原区的降水变化,森林草原和典型草原区具有较大波动性,荒漠草原区于近年产生少许变动,而草原荒漠区相对较稳定。1962-2011年气温和降水量变化导致森林草原区面积在前30a呈增加趋势,后20a呈减少趋势;荒漠草原和草原荒漠区的边界逐渐向东扩展,典型草原区也将扩展至部分森林草原区域。总之,研究期内内蒙古草原区降水量在后期减少、气温持续升高,由于蒸散量加大可能导致土壤干旱,从而影响内蒙古草地生态系统分布格局的变化。 苏力德 杨劼 万志强 谷蕊 闫玉龙 高清竹关键词:气候变化趋势 物联网节点信息传输模型研究与设计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研究价值在国内和国外通信研究领域内日益变的重要;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传感器节点联系的相互通信、相互合作的智能网络系统。 本文预期成果是设计实现一套在上层监控中心运行的,可以以图示方式显示物联网各节点的... 苏力德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 物联网 文献传递 蒙古文正字法发展历程研究 蒙古语书面语具有悠久的历史,是有着符合自己类型和体系的正字法的成熟书面语。蒙古文字母在数百年发展历程中经历过几番周折才演变成今天所能记录多方言,多语言的强大文字系统。回顾蒙古文正字法发展历程的话,始终严格遵守元音阴阳和谐... 苏力德关键词:蒙古文 正字法 文献传递 内蒙古草原区过去50年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草地生长的影响 利用内蒙古草原区1962-2011年的气象数据以及1982-2011年的NDVI遥感数据,对气温与降水进行了全年、生长季与非生长季的空间格局与时间变化趋势的动态分析,对NDVI指数进行了春、夏、秋、生长季和全年五个不同时... 苏力德关键词:气候变化 内蒙古草原 植被指数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