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晓燕
- 作品数:18 被引量:5H指数:2
- 供职机构:丽水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不同气道管理在高血压病病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的比较
- 2005年
- 舒晓燕刘筠叶伟光
- 关键词:腹腔镜下胆囊切除高血压病气道管理病人心血管不良反应气管内插管心血管疾患
- 心脏瓣膜置换复跳后早期循环功能的管理
- 2005年
- 舒晓燕刘筠吴炜
- 关键词:心脏瓣膜置换心功能
- 肥厚型心肌病的麻醉处理
- 2001年
- 目的 :探讨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行外科手术的麻醉处理方法。方法 :结合文献分析二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麻醉经过。结果 :二例患者分别在气管插管静收复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下 ,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手术中麻醉处理关键是减轻流出道梗阻 ,减小左室流出道压力差 。
- 付伟东舒晓燕
- 关键词:肥大性心肌病麻醉病例报告
- 盐酸丁卡因用于胸科手术后硬膜外镇痛的临床观察
- 2003年
- 马彩琴舒晓燕张敏吴益琴
- 关键词:胸科手术术后硬膜外镇痛盐酸丁卡因
- 异丙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在“快通道”小儿心脏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 2005年
- 吴炜王越詹正一舒晓燕
- 关键词:心脏手术麻醉芬太尼异丙酚小儿
- 不同浓度丁卡因用于开胸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比较
- 2005年
-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丁卡因用于开胸术后硬膜外镇痛效应。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开胸行肺叶切除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三组(n=20)。全麻诱导前经T6-7或T7-8椎间隙置入硬膜外导管,术毕关胸时,根据分组从硬膜外导管注入不同浓度的丁卡因10ml,术后从硬膜外导管持续恒速输注镇痛液(2ml/h)。Ⅰ组0.1%丁卡因,Ⅱ组0.125%丁卡因,Ⅲ组0.15%丁卡因,每组镇痛液100ml内含芬太尼5μg/ml及咪唑安定5mg。记录术后4、8、12、24h病人在安静及活动时的VAS、PHS、卧位血压及脉率、血氧饱和度变化,测定术前术后肺功能。结果三组病人用药后,生命体征变化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三种浓度丁卡因用于开胸术后硬膜外镇痛均有效,VAS、PHSⅠ组与Ⅲ组比较P<0.05,Ⅱ组与Ⅲ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副作用发生率Ⅲ组略高于Ⅰ组和Ⅱ组。结论0.125%丁卡因作为胸科术后硬膜外镇痛用药,效果可靠,使用安全。
- 舒晓燕吴碧波马彩琴
- 关键词:丁卡因硬膜外术后硬膜外镇痛开胸术后硬膜外导管显著性差异
- 异丙酚联合芬太尼佳苏仑用于老年人无痛肠镜的临床观察
- 目的探讨异丙酚联合芬太尼佳苏仑用于老年人无痛肠镜检查中应用的安全性。方法选择60 例需行无痛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60岁)排除心血管、呼吸系统疾病、肠梗阻及既往异丙酚过敏史等的患者。双盲分为两组。Ⅰ组:30例,异丙酚联合...
- 刘筠舒晓燕吴碧波
- 文献传递
- 控制性降压麻醉在内窥镜鼻窦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04年
- 舒晓燕叶伟光李巧
- 关键词: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控制性降压术中出血麻醉用药
- 氯胺酮联合小剂量芬太尼术后镇痛用于预防术后睡眠失调的可行性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氯胺酮联合小剂量芬太尼术后镇痛用于预防术后睡眠失调的影响和机制。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年龄(48.8±12.2)岁、全麻下行腹部手术60例病人随机分成二组:Ⅰ组:单纯芬太尼镇痛组,芬太尼0.4μg.kg-1.h-1氟哌利多5mg;Ⅱ组:氯胺酮复合芬太尼镇痛组,氯胺酮2.5μg.kg-1.h-1+芬太尼0.2μg.kg-1.h-1+氟哌利多5mg。各组镇痛药物均以医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以每小时2mL速率持续输注。观察各组患者48h的静息镇痛评分(VAS方法),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的发生率,镇静程度,睡眠质量。结果Ⅱ组的镇痛效果显著优于Ⅰ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发生率少于Ⅰ组,患者睡眠质量好于Ⅰ组。结论氯胺酮联合小剂量芬太尼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术后睡眠质量,可以用于预防手术患者的术后睡眠失调。
- 舒晓燕叶伟光李巧
- 关键词:氯胺酮术后镇痛
- 关注手术麻醉病人心理问题
-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手术麻醉病人心理问题的重要性日渐体现出来,据上海市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部主任张海音教授统计,在综合性医院就诊的普通病人中,5.8﹪存在心理疾病,而住院病人则达到33﹪.疾病本身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应激源,...
- 郑旺福舒晓燕
- 关键词:麻醉学心理疾病外科手术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