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臧欢欢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戊四氮
  • 3篇幼鼠
  • 3篇致痫
  • 3篇神经生长
  • 3篇神经生长因子
  • 3篇戊四氮致痫
  • 3篇细胞
  • 3篇细胞色素
  • 2篇蛋白
  • 2篇鼠神经生长因...
  • 2篇癫痫
  • 2篇细胞色素C
  • 2篇金属硫蛋白
  • 2篇SPRAGU...
  • 1篇性肌萎缩
  • 1篇致痫大鼠
  • 1篇治疗儿童
  • 1篇髓性
  • 1篇癫痫幼鼠
  • 1篇戊四氮致痫大...

机构

  • 4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蚌埠医学院第...

作者

  • 5篇臧欢欢
  • 3篇方琼
  • 3篇林琳
  • 3篇刘蕊
  • 3篇陈巧彬
  • 3篇陈琅
  • 1篇陈信
  • 1篇周瑞
  • 1篇许静
  • 1篇杨小云

传媒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广西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诺西那生钠治疗儿童脊髓性肌萎缩症的临床效果
2023年
目的探讨诺西那生钠治疗儿童脊髓性肌萎缩症(SM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SMA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经基因检测确诊为SMA后应用诺西那生钠治疗,分别于开始治疗当日及其后第14天、第28天、第63天、第180天(6个月)、第300天(10个月)给药。分别于第1次用药前及治疗10个月后,采用运动功能量表评估患儿的运动功能并检测其肺功能,观察患儿每次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19例SMA患儿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运动能力损害,其中3例患儿不能独坐(Ⅰ型1例、Ⅱ型2例),11例患儿能独坐但不能独走(Ⅱ型9例、Ⅲ型2例),5例患儿可独走(均为Ⅲ型),但较同年龄儿耐力差。治疗后均未实现新的运动里程碑,但亦无进一步的运动能力下降。治疗10个月后,3例不能独坐的SMA患儿的费城儿童医院婴儿神经肌肉疾病测试(CHOP-INTEND)量表总分提升值均>4.0分;18例Ⅱ~Ⅲ型SMA患儿的Hammersmith功能性运动量表扩展版(HFMSE)总分由治疗前的20.8(9.0,34.5)分提升至治疗后的24.5(13.0,38.5)分(P<0.05),其中有11例(61.1%)患儿的HFMSE总分提升值≥3.0分。5例可独走的Ⅲ型SMA患儿中,有3例完成6分钟步行试验(6MWT),治疗10个月后6MWT步行距离分别较治疗前增加5.6 m、22.5 m、25.6 m。治疗10个月后,4例治疗前存在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的患儿中有3例患儿的肺通气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包括2例肺通气功能恢复正常。治疗10个月后12例接受肺功能检测的患儿的深吸气量实测值占预计值百分比、最大肺活量(VC_(max))实测值占预计值百分比、呼气流量峰值实测值占预计值百分比、用力肺活量(FVC)实测值占预计值百分比、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_(1))实测值占预计值百分比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FEV_(1)/FVC实测值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VC_(max)实测值占预计值百分比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用药及第2�
朱艺文杨小云范莉周瑞陈信臧欢欢许静赵莉
关键词:脊髓性肌萎缩症儿童
鼠神经生长因子对戊四氮致痫幼鼠海马金属硫蛋白和细胞色素C表达的影响
目的 初步分析戊四氮致痫幼鼠海马金属硫蛋白Ⅰ//Ⅱ(MTⅠ//Ⅱ)和细胞色素C(Cyt C)的表达,同时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对慢性癫痫幼鼠海马MTⅠ//Ⅱ和Cyt C表达的影响。 方法 50只...
臧欢欢
关键词:戊四氮鼠神经生长因子金属硫蛋白细胞色素C
文献传递
鼠神经生长因子对癫痫幼鼠脑保护作用的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对癫痫(EP)幼鼠海马金属硫蛋白Ⅰ/Ⅱ(MTⅠ/Ⅱ)和细胞色素C(Cyt C)表达的影响。方法50只日龄19 d 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EP组,mNGF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对照组每日予生理盐水注射;EP组腹腔注射戊四氮40 mg/(kg·d),连续21 d;mNGF低、中、高剂量组给予等剂量戊四氮21 d后,分别予mNGF 500 AU/(kg·d)、1000 AU/(kg·d)、2000 AU/(kg·d)肌肉注射,连续7 d。观察幼鼠体质量及行为学表现,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海马MTⅠ/Ⅱ和Cyt C阳性细胞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TⅠ和Cyt C mRNA表达。结果对照组、EP组以及mNGF低、中、高剂量组幼鼠海马的MTⅠ和Cyt C mRNA表达以及MTⅠ/Ⅱ和Cyt C阳性细胞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98~105.76,P均=0.000)。两两比较发现,EP组的MTⅠ和Cyt C mRNA表达明显升高,MTⅠ/Ⅱ和Cyt C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均分别高于对照组和mNGF低、中、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低剂量组的MT Ⅰ和Cyt C mRNA表达高于中、高剂量组,而MTⅠ/Ⅱ和Cyt C阳性细胞数高于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中剂量与高剂量组间MTⅠ和Cyt C mRNA表达以及MTⅠ/Ⅱ和Cyt C阳性细胞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MTⅠ/Ⅱ作为一种应激性蛋白,与Cyt C共同参与了癫痫的过程。mNGF对癫痫后的海马有保护作用,且有剂量依赖。
臧欢欢陈琅刘蕊陈巧彬方琼林琳
关键词:神经生长因子戊四氮癫痫金属硫蛋白细胞色素C
神经生长因子对戊四氮致痫幼鼠海马细胞色素C表达的影响
2014年
目的用戊四氮(PTZ)诱导建立的慢性癫痫(EP)幼鼠模型,研究神经生长因子(NGF)处理后幼鼠海马细胞色素C(Cyt C)的表达,探讨NGF在EP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50只SD幼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A组)、阳性对照组(B组)、NGF低剂量组(C组)、NGF中剂量组(D组)、NGF高剂量组(E组)。NGF用药后3d,取海马组织用于免疫组织化学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Cyt C的表达。结果与A组比较,B组Cyt C阳性细胞数及mRNA表达量明显增多(P<0.01)。与B组比较,C^E组Cyt C阳性细胞数及mRNA表达量降低(P<0.05)。结论 NGF可减少海马Cyt C的表达,促进EP幼鼠体质量增长。
臧欢欢陈琅刘蕊林琳陈巧彬方琼
关键词:神经生长因子戊四氮细胞色素C类
高迁移率族蛋白-1在戊四氮致痫大鼠不同脑区的表达与意义
2014年
目的研究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在戊四氮(PTZ)致幼鼠癫痫(EP)后在不同脑区的变化,探讨EP发作后脑组织的损伤情况。方法 40只21日龄幼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对照组(A组,8只)及实验组(32只)。实验组按体质量40mg/kg腹腔注射PTZ,对照组腹腔注射与致痫剂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根据EP发作后的时间,随机于其发作后1h(B组)、6h(C组)、24h(D组)、72h(E组)取脑,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HMGB-1的改变;RT-PCR方法观察各组大鼠额叶、海马、中脑中HMGB-1的变化。结果EP发作后,幼鼠额叶、海马、中脑HMGB-1的表达随着时间的推移呈动态升高,其中额叶、海马HMGB-1蛋白于发作6h后开始升高,24h达高峰,72h逐渐下降,其中额叶、海马在发作后6、24、72h高于对照组,中脑升高值仅于72h高于对照组。结论 EP发作可造成大脑损伤。
刘蕊陈琅臧欢欢林琳陈巧彬方琼
关键词:癫痫戊四氮高迁移率族蛋白-1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