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美娟

作品数:6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永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农村
  • 2篇农村居民
  • 2篇疟疾
  • 2篇村居
  • 1篇地方性氟中毒
  • 1篇地方性甲状腺...
  • 1篇碘缺乏
  • 1篇碘缺乏病
  • 1篇源性
  • 1篇中毒
  • 1篇水氟
  • 1篇水氟含量
  • 1篇土源性
  • 1篇土源性线虫
  • 1篇疟疾监测
  • 1篇肿大
  • 1篇肿大率
  • 1篇重病
  • 1篇重病区
  • 1篇流行病

机构

  • 6篇永康市疾病预...

作者

  • 6篇胡美娟
  • 1篇杨柳桦

传媒

  • 4篇浙江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国媒介生物...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永康市疟疾流行特征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了解永康市疟疾流行特征,为制订和实施疟疾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永康市2005—2012年疟疾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2012年共报告疟疾67例,疟疾发病率从2.37/10万下降到0.35/10万;67例疟疾病例呈散在分布,其中间日疟52例,恶性疟15例;67例病例中输入性占86.57%(58/67)。2005—2008年疟疾发病时间集中在7月9日—9月16日;2009—2012年疟疾病例分布不具有季节性。病例主要集中在青壮年,本地人口外出感染者以务工及经商为主,占86.67%。结论永康市疟疾疫情呈下降趋势,疟疾发病特点从外来输入感染为主转变为本地人口外出感染为主,从流行季节为主转变为无明显季节性。
吴忠顶胡美娟
关键词:疟疾
浙江省永康市1950-2013年疟疾监测与防制成效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了解永康市1950-2013年疟疾流行概况,总结疟疾防治经验,评价疟防成果,分析消除可能性。方法回顾永康市64年来疟疾防治历程,阐述不同年代和不同发病时期所采取的防制措施、成效及经验教训。结果永康市20世纪80年代前间日疟高度流行,最高年发病率达74.09/万,1987年后发病率基本控制在1/万以下,1989年达到基本消灭后进入监测阶段,疟疾疫情稳步下降,疟疾输入性病例逐年增多,但未发生输入性继发病例,2009年后疟疾发病率基本控制在0.1/万以下。其防制过程可分为重点调查及防治试点研究、控制流行、降低发病率、巩固防治成果4个阶段,每个阶段均采用相应的防治措施。结论 64年来的防治经验为消除疟疾奠定了良好基础,但仍须大力加强对流动人口的健康教育,努力提高医务人员疟疾发现能力,坚持多部门协作,及时发现患者并有效处置,从而达到消除的目标。
胡美娟应金枝
关键词:疟疾健康教育
农村居民土源性线虫感染情况调查被引量:6
2011年
永康市1997年土源性线虫调查结果显示,土源性线虫人群感染水平较高,并以蛔虫感染居首,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永康市经济、环境和卫生状况都有了巨大变化,土源性线虫感染情况也相应发生了变化。2009年永康市对农村居民土源性线虫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胡美娟应金枝
关键词:土源性线虫农村居民蛔虫感染
永康市2006年地方性氟中毒调查结果分析
2007年
方淳永应金枝胡美娟
关键词:地方性氟中毒水氟含量流行病学改水工作
永康市农村居民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了解永康市农村居民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进行抽样土源性线虫、带绦虫、吸虫检查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儿童蛲虫检查采用透明胶纸肛拭法,肠道原虫检查采用碘液涂片法和生理盐水涂片法。结果人群总感染率为11.54%,男性感染率为11.14%,女性感染率为11.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7,Ρ>0.05);从职业分布看,农民感染率最高(16.50%);从文化程度看,文盲人群感染率最高(25.18%);从年龄分布看,60岁以上人群感染率最高(24.7%)。结论永康市农村居民人体重点寄生虫病以土源性线虫感染为主,其中钩虫感染占绝对比重,农民、高中以下文化、60岁以上人群是今后防治的重点人群,钩虫是今后防治的重点虫种。
吕春景支红峰胡美娟杨柳桦
关键词:农村居民寄生虫病感染率
永康市碘缺乏病监测结果分析
2008年
方淳永应金枝胡美娟
关键词:碘缺乏病地方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肿大率阶段目标评估重病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