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碧莹
- 作品数:14 被引量:65H指数:5
- 供职机构: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骨盆原发性恶性肿瘤的影像学临床分析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探讨骨盆原发性恶性肿瘤的病种分布及其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本院11年间经活检和/或手术病理证实的骨盆原发性恶性肿瘤56例,分析其发病情况及影像学主要表现。结果:骨盆原发性恶性肿瘤共56例,按其发生比例依次为骨髓瘤(包括单发及多发性骨髓瘤)34例(占60.7%),软骨肉瘤、尤文氏肉瘤及原发性骨淋巴瘤各6例(分别占10.7%),骨肉瘤2例(占3.6%),恶性骨母细胞瘤及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各1例(占1.8%)。主要影像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48例)或混合性骨质破坏(6例),软组织肿块或肿胀(22例),病灶边界清楚(35例),边界模糊(21例);出现瘤骨或钙、骨化(9例),少数可出现骨膜反应(4例)。结论:骨盆原发性恶性肿瘤种类较多,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综合影像检查可提高对各类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准确率。
- 徐维敏胡碧莹陈丽君陈卫国唐浩罗振东
- 关键词:骨盆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影像学诊断
- 少见类型乳腺癌的影像、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分析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少见类型乳腺癌影像、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主要特点,提高对其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活检和/或手术病理证实的少见类型乳腺癌21例,观察并分析其X线、超声、相关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资料。结果 21例中乳头状癌4例,浸润性微乳头状癌5例,粘液癌8例,髓样癌4例。21例X线主要表现边缘模糊或浸润型肿块;超声主要表现均为不规则实性不均质低回声团,边缘欠清,病灶内及周围可见血流。总的中位发病年龄为48.7岁;淋巴结情况:乳头状癌(4/4例)及粘液癌(7/8例)未见淋巴结转移;浸润性微乳头状癌(4/5例)及髓样癌(4/4例)可见淋巴结转移。镜下病理:乳头状癌(4/4例)癌细胞形成中心见纤维血管束的乳头状结构;浸润性微乳头状癌(4/5例)癌细胞簇与间质之间形成间隙;粘液癌(8/8例)癌细胞漂浮于细胞外液粘液湖中;髓样癌(4/4例)癌细胞密集,间质纤维少,间质中淋巴细胞弥漫浸润。免疫组化:髓样癌3/4例为三阴性;乳头状癌(3/4例)、浸润性微乳头状癌(4/5例)及粘液癌(7/8例)为非三阴性;浸润性微乳头状癌(4/5例)肿瘤外侧细胞膜EMA染色阳性。结论少见类型乳腺癌各亚型间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具有一定特征性;浸润性微乳头状癌及髓样癌易发生淋巴结转移;但各型间影像学表现及发病年龄不具有特征性,术前影像确诊困难,主要依靠术后病理确诊。
- 徐维敏张玲廖昕胡碧莹文婵娟陈卫国
- 关键词:乳腺癌影像学检查病理
- 数字乳腺断层摄影与全视野数字化乳腺摄影、超声及MRI对致密型乳腺肿块的诊断效能对比
- 2024年
- 目的探讨数字乳腺断层摄影(DBT)与全视野数字化乳腺摄影(FFDM)、超声及MRI对致密型乳腺肿块型病变的诊断效能。方法由高、低年资医师各1位回顾性分析2022年1~12月本院在同时行FFDM及DBT检查的223个致密型乳腺的肿块型病灶以及同时行FFDM、DBT、超声及MRI检查的97个致密型乳腺的肿块型病变,分别进行BI-RADS分级,定义4a级及以下为良性,4b级及以上为恶性;所有患者均行手术获取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与ROC曲线对比高低年资使用FFDM及DBT的诊断效能,以及FFDM、DBT、FFDM联合DBT、超声与MRI在乳腺肿块型病变中的诊断效能。结果高年资医师DBT诊断与病理结果有较高程度一致性(Kappa=0.712),低年资医师FFDM诊断效能低于低年资医师DBT及高年资医师FFDM及DBT(AUC=0.610、0.808、0.652、0.855);DBT、FFDM+DBT及MR检查的诊断结果与病理金标准均有较高一致性,且一致性递增(Kappa=0.688、0.707、0.792),在全部肿块型病变中,FFDM、FFDM+DBT与MRI对乳腺肿物的诊断效能逐渐升高(AUC=0.690、0.815、0.888)。结论DBT技术能显著提升医师对肿块型病变的诊断能力,对于低年资医师提升效果更为显著,诊断效能接近MRI水平;DBT与FFDM+DBT相比较,其病理一致性稍弱,但诊断效能相当。
- 胡碧莹黎家强罗纯周涛罗嘉欣莫淑琼于凡
- 关键词:致密型乳腺
- 肋骨原发性骨肿瘤的影像表现(附14例报告)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肋骨原发性骨肿瘤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该部位原发骨肿瘤的影像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肋骨原发性骨肿瘤患者的影像资料,并结合近年来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例10例单发,4例多发,良性8例,恶性6例,良性肿瘤最多为骨软骨瘤(4例),恶性肿瘤最多为骨髓瘤(3例)。结论肋骨原发性骨肿瘤病种较多,大部分病灶表现与典型部位的典型表现相符合,能通过X线检查发现病灶并做出影像诊断,部分病灶需要通过CT检查才能得出结论,MR是对病变内部及周围软组织影像征象的补充。
- 胡碧莹徐维敏文婵娟陈卫国
- 关键词:肋骨肿瘤影像学X线诊断
- 骨肉瘤及其各亚型的临床、影像表现及病理对照研究
- 第一部分骨肉瘤的临床及流行病学回顾分析 研究目的 回顾分析169例经手术和/或病理证实的骨肉瘤各亚型的一般情况,了解根据新的骨肿瘤分类方法(WH02002版)骨肉瘤各亚型的年龄分布、发病部位及其临床特点,为骨肉瘤的流行病...
- 胡碧莹
- 关键词:骨肉瘤病理学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文献传递
- 肿瘤样钙质沉着症15例临床及影像分析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探讨肿瘤样钙质沉着症的影像及临床特点,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肿瘤样钙质沉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表现进行分析与综合。结果病变9例发生在髋部,X线及CT检查表现为软组织内多发团块状高密度影,密度不均,边界清晰,部分融合,3例行MR检查,在T1WI上表现为低信号;T2WI上表现为低信号团块影,其边缘及内部夹杂条索状高信号;增强扫描可见网格条索状的轻度不均匀强化。结论肿瘤样钙质沉着症临床及影像表现有一定特点,综合发病部位及影像表现,有助于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 黎家强胡碧莹
- 关键词:肿瘤钙质沉着磁共振成像
- 肾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表现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肾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AML)的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8例EAML的CT影像特征。结果 8例(共10个病灶)中6例单发,2例多发;5例(7个病灶)含有明确脂肪成分;CT平扫呈圆形或类圆形的稍高密度肿块;增强扫描皮质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强化;静脉期7例持续强化,1例强化程度下降。结论 EAML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增强扫描有助于与肾透明细胞癌及肾盂癌相鉴别,但与经典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难以鉴别,确诊仍需依靠病理检查。
- 文婵娟唐浩徐维敏胡碧莹陈卫国
- 关键词:肾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 腹盆部促纤维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瘤的CT表现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腹盆部促纤维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瘤(desmoplastic small round cell tumor,DSRCT)的影像表现,以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对6例经手术、活检病理证实的腹盆部DSRCT的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CT表现为单个或多个较大肿瘤内可见坏死、囊变区,6例均可见多少不等钙化灶;增强扫描3例肿瘤实质部分呈轻至中度强化,3例明显强化,可见多发条状明显强化血管影。结论腹盆部DSRCT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当青少年患者腹盆部出现多发大小不等肿块,内密度多不均匀,增强扫描肿瘤呈轻至中度强化,可提示DSRCT的诊断,确诊仍需进行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 陈丽君陈卫国唐浩徐维敏胡碧莹
- 非癌患者肺部小结节的MDCT特征和临床意义
- 目的 探讨非癌患者MDCT图像中肺部结节发生率和类型. 方法 收集在我院接受MDCT检查的325例非癌性患者胸部图像资料;观察指标包括肺部结节数目、大小、位置和形态,同时包括患者性别、年龄和吸烟史等临床指标.采用SPSS...
- 黎家强李斌徐志锋胡碧莹朱彬高明勇
- 关键词:肺结节多层螺旋CT吸烟
- 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临床影像分析(附8例报告)被引量:16
- 2012年
- 目的:探讨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影像及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影像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证实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表现,并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与综合。结果:病变7例为单发病灶,其中6例发生在长管状骨,X线及CT检查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偏心或中心生长,可见骨皮质中断及部分硬化边,周围未见软组织肿块。2例行MR检查,病灶表现为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等高信号,病灶周围见低信号带,病灶增强后明显强化。结论: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临床及影像表现有一定特点,综合发病部位及影像表现,有助于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 胡碧莹徐维敏唐浩陈丽君陈卫国
- 关键词:骨肿瘤纤维组织细胞瘤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