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春华

作品数:8 被引量:52H指数:5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护理
  • 3篇急诊
  • 2篇救护
  • 2篇护理体会
  • 2篇昏迷
  • 2篇急救
  • 2篇急救护理
  • 2篇疾病
  • 1篇低血糖
  • 1篇低血糖昏迷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密度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血糖
  • 1篇压疮
  • 1篇支气管

机构

  • 7篇广州市第一人...
  • 1篇广东医学院附...

作者

  • 7篇胡春华
  • 2篇李华萍
  • 2篇陈凤明
  • 1篇关惠仪
  • 1篇尤明媚
  • 1篇梁晨景
  • 1篇李淑霞
  • 1篇黄惠池
  • 1篇冉隆梅
  • 1篇陈金容
  • 1篇张炎
  • 1篇易贤林
  • 1篇徐海燕

传媒

  • 2篇广州医药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泰山医学院学...
  • 1篇岭南急诊医学...
  • 1篇现代临床护理

年份

  • 2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在急诊机械通气患者治疗中的护理体会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在急诊机械通气患者中的护理体会。方法:57例患者接受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观察术前、术后临床症状、经皮血氧饱和度、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结果: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后,心率、呼吸、PaO2、PaCO2、SaO2,均有改善(P均<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有效地改善通气状况,要做好支气管镜吸痰术中护理及配合。
胡春华
关键词:机械通气纤维支气管镜吸痰
急诊重度低血糖昏迷误诊的原因及急救护理体会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探讨急诊重度低血糖昏迷误诊发生的原因,及其针对性的急救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9例发生重度低血糖昏迷患者误诊的临床资料,并将患者分为干预组(n=40)和对照组(n=39),干预组患者在康复出院后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1年后的低血糖昏迷发生情况。结果本院79例患者,临床表现为失语、意识障碍而全部误诊为急性脑血管意外,其中52例患者原有糖尿病史,因未相应减量而致患者低血糖昏迷。27例患者发病前原无糖尿病史,临床表现症状类似脑血管意外,致低血糖昏迷的原因是给予不适当静滴能量合剂。院后给予相关针对性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低血糖昏迷再发生率明显降低,达2.5%,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率明显升高,达9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血糖昏迷多是以急性起病为表现,易误诊为急性脑血管意外,提高对低血糖的认识和诊断,及早诊断,及时治疗,加强康复后的指导和护理干预,及时调整对患者降糖药物的治疗,可显著降低低血糖昏迷的发生率。
胡春华陈凤明
关键词:低血糖昏迷误诊急救护理
214例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原因分析和急救护理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214例急诊内科患者昏迷的原因和急救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急诊内科214例昏迷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统计分析急诊内科患者昏迷原因及应采取的急救护理措施。将214例昏迷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强化护理,对照组114例,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昏迷后并发症发生率之间的差异。结果 214例急诊内科患者昏迷的常见原因有:急性中毒105例(49.07%)、脑部疾病74例(34.58%)、糖尿病并发症26例(12.15%)与其他疾病9例(4.21%)。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经治疗后死亡26例(12.15%),主要的死亡原因有:脑部疾病、急性中毒与糖尿病并发症。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低于对照组(14.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主要原因是急性中毒、脑部疾病与糖尿病并发症等,急救护理应以最大程度降低患者昏迷死亡为目的,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吸氧、开通静脉通道、监测生命体征,检查与急救同时进行。
陈凤明胡春华
关键词:昏迷内科急救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希望水平与自我护理行为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希望水平与自我护理行为的相关性。方法:分析2012年9月-2013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COPD患者110例的基本资料、Herth希望量表及自我护理行为量表的问卷调查资料。结果:COPD患者总体希望水平为(31.47±3.81)分,60.91%的患者处于中等水平;自我护理行为得分为(71.25±16.66)分,69.1%的患者处于中等水平;希望总体与自我护理行为呈正相关(r=341,P<0.01)。结论:COPD患者总体希望水平较高,自我护理行为也高;护理人员应积极提高COPD患者希望水平,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胡春华李华萍李淑霞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自我护理行为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痔黏膜中的分布特征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观察微血管密度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2(VEGFR2)在痔黏膜及黏膜下组织中的表达的关系,以探讨其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对比研究60例痔疮患者和20例非痔患者的正常肛垫和痔两种组织内微血管的变化,并检测VEGF及其受体VEGFR2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同时对比临床Ⅲ、Ⅳ分度的痔疮患者微血管VEGF和VEGFR2的表达区别。结果痔组织与正常组织对比存在显著的新生血管形成,痔组织中VEGF、VEGFR2染色平均评分分别为(2.83±0.12)、(2.07±0.11)分,与相对正常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按临床表现分类,Ⅲ、Ⅳ度两组对比,VEGF染色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结论VEGF—VEGFR在微血管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VEGF的表达与痔患者临床衷现密切相关。
胡春华易贤林刘泽贞陈雁如钟惟德张炎
关键词:微血管密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与疾病不确定感的现状及其相关性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了解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和疾病不确定感的现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癌因性疲乏量表(cancer fatigue scale,CFS)和中文版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ishel′s uncertainty in illness scale-adult,MUIS-A)对9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调查。结果乳腺癌患者总体疲乏发生率为100.00%,MUIS-A得分为(107.51±21.26)分。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与疾病不明确性、复杂性和整体确定感均呈正相关(P<0.001)。结论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普遍存在,疾病不确定感处于中等水平。护理人员可从降低乳腺癌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出发,加强疾病知识宣教,及时提供全面的信息支持,充分调动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等措施,从而减轻患者的癌因性疲乏,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胡春华关惠仪冉隆梅李华萍陈金容
关键词:乳腺癌癌因性疲乏疾病不确定感
功能体位的摆放对预防脑卒中患者压疮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功能体位的摆放对预防脑卒中患者压疮的影响。方法对10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干预组采用功能体位的摆放,探讨对压疮的影响。结果干预后干预组压疮发生率为4.0%,低于对照组,功能体位摆放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ADL能力评定积分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干预后干预组疗效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功能体位的摆放能降低脑卒中患者压疮的发生率。
胡春华尤明媚黄惠池梁晨景徐海燕
关键词:脑卒中压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