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敏涛
- 作品数:37 被引量:99H指数:6
- 供职机构:无锡市传染病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我们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派罗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并应用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12、IL-18及干扰素-γ(IFN-γ)的水平动态变化,以分析并探讨细胞因子在肝脏炎性损伤以及对预后和治疗效果判断中的作用。
- 胡敏涛周红燕张波
- 关键词: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疗效分析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FN-Γ干扰素-Γ
-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9
- 2005年
-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8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为抗病毒治疗失败或肝功能长期异常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0例),分别给予复方甘草酸苷+熊去氧胆酸和复方甘草酸苷+维生素C治疗,疗程均为8wk。结果:治疗组在肝功能、免疫功能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4%、67.5%(P<0.01)。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抗病毒失败或肝功能长期异常者有效。
- 俞萍陈仁芳周红燕胡敏涛尹翠兰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复方甘草酸苷熊去氧胆酸疗效
- 康艾注射液对代偿期肝硬化患者Th1/Th2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研究康艾注射液对代偿期肝硬化患者Th1/Th2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康艾注射液治疗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h1、Th2细胞的变化,用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FN-γ、IL-10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血清Th1、Th2细胞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Th1/Th2比值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Th1、Th2细胞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Th1/Th2比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1),治疗组Th1/Th2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IL-10治疗后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IFN-γ治疗后明显上升(P<0.01),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康艾注射液可以促使代偿期肝硬化患者Th1/Th2平衡向Th1优势漂移,从而促进炎症吸收,促进病情尽早康复。
- 孙彤陈凯红裴豪胡敏涛
- 关键词:代偿期肝硬化T-淋巴细胞细胞因子
- 彩色多普勒对肝硬化门脉高压病人治疗前后门脉血流动力学的观察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研究药物治疗前后门脉高压的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5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在治疗前后门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用药后门静脉流速降低,脾静脉流速、流量降低,肝动脉的阻力指数和搏动指数降低。结论:肝动脉的阻力指数和搏动指数是判断门脉阻力的良好指标。
- 朱宏英胡敏涛
- 关键词:肝硬化门脉高压彩色多普勒血流动力学
- Th17/Treg平衡对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进展过程中外周血T细胞各亚群数量,探讨Th17/Treg平衡在肝细胞癌发病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肝细胞癌组、肝癌治疗后组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共92例、检测各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CD3+、CD4+、CD8+、CD4+/CD8+、Th1、Th2、Th1/Th2、Tc1、Th17、Tc17、Th17/Tc17、Treg和Th17/Treg等多项T细胞亚群细胞计数;比较组间各项免疫学指标的差异及其与转氨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各组患者间CD3+、CD8+、ALT和AST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肝细胞癌组患者较对照组CD3+T细胞数减少,Th17、Tc17和Treg细胞数增多;较慢性肝炎组CD3+、CD8+T细胞数减少,Th17和Tc17细胞数增多,血清ALT和AST水平降低;较肝硬化组患者Th17细胞数增多,Th17/Tc17比值升高;较肝细胞癌治疗后组Th17细胞数减少。Th17和Tc17在肝细胞癌时升高,治疗后回落,Th17/Tc17在肝细胞癌时向Tc17极化,治疗后进一步向Tc17极化;Treg细胞在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时均升高,肝细胞癌治疗后回落,Th17/Treg在慢性肝炎、肝硬化时向Treg极化,肝细胞癌时向Th17极化,治疗后再次向Treg极化。各项免疫指标与转氨酶无显著相关性。结论肝炎-肝硬化-肝癌进程中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多项指标发生改变,其中Th17/Treg平衡与肝癌预后关系密切。
- 王娟华李莹王珊胡敏涛朱银芳周敏汪铮
- 关键词:TH17细胞调节性T细胞原发性肝癌预后
- 康艾注射液对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多种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康艾注射液对代偿期肝硬化患者TNF-α、IFN-γ、IL-10、IL-12、IL-18的影响。方法:将60例住院的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拉米夫定0.1/次,1次/d;阿德福韦酯胶囊10mg/次,1次/d,另选用甘草酸制剂、还原型谷胱甘肽、苦黄注射液等。治疗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再加用艾康注射液40mg加入250ml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1次/d,疗程两周。在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两周时采集外周静脉血,用ELASA法检测两组患者TNF-α、IFN-γ、IL-10、IL-12、IL-18水平,比较这些指标的变化,并观察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的TNF-α水平治疗后一过性上升然后下降;IL-10于治疗后持续下降;IFN-γ、IL-12、IL-18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艾注射液可以促进Th1应答,促进炎症吸收,促进病情尽早康复。
- 孙彤陈凯红裴豪胡敏涛
- 关键词:代偿期肝硬化细胞因子
- 扶正化瘀胶囊对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肝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3年
- 目的观察扶正化瘀胶囊治疗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肝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入组61例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33,28例)。对照组,每周派罗欣180μg,联合利巴韦林每日900 mg;在以上用药基础上,治疗组加用扶正化瘀胶囊,每次1.5 g,每天3次,2组疗程均48周。比较治疗前后,免疫组化检测肝细胞表达死亡因子(Fas)的水平。结果肝脏的炎症程度与肝脏的Fas表达呈明显的正相关。治疗48周后,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的肝细胞的Fas表达水平无明显降低;而治疗组肝细胞的Fas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肝细胞的Fas表达水平明显低(P<0.05)。结论扶正化瘀胶囊可能通过降低肝细胞的凋亡而减轻肝脏的炎症和纤维化水平。
- 胡敏涛姚上志张波蒲云川黄利华裴豪
- 关键词:扶正化瘀胶囊肝纤维化细胞凋亡丙型肝炎
- 生脉注射液对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 2004年
- 笔者自2000年6月起,应用生脉注射液(华西医科大学制药厂提供)合头孢噻肟钠(999南方制药厂提供)治疗肝炎后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并与单用头孢噻肟钠组进行了随机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胡敏涛周红燕姚上志蒋红梅
- 关键词:腹膜炎细菌性生脉注射液
- 病毒唑及阿昔洛韦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对照观察被引量:2
- 1997年
- 本文将病程5天内的81例肾综合征出血热随机分成2组,分别用病毒唑和阿昔洛韦治疗,结果发现病毒唑组的血白细胞、血小板复常、异形淋巴细胞消失的平均时间、尿蛋白转阴时间及多尿期持续时间均显著短于阿昔洛韦组(P<0.05或0.01);病毒唑组越过低血压期和少尿期者占756%,优于阿昔洛韦组(45.0%),P<0.05。
- 陈浩坤汪瑶君蒋亦明胡敏涛钱兴南
-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唑
- 苦参素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抗纤维化作用观察被引量:8
- 2004年
- 目的:观察苦参素注射液应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方法:选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0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00例,在一般保肝治疗基础上,加用苦参素注射液静脉滴注,600mg/次,1次/日,疗程1月;对照组100例,应用一般保肝治疗,疗程1月。两组均于治疗前后观察症状、体征、肝功能及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IV型胶原(CL-IV)等肝纤维化指标变化。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均好转,肝功能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苦参素注射液应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不仅具有较好的保肝作用,且抗纤维化作用效果显著。
- 蒲云川胡敏涛张波
- 关键词:苦参素慢性乙型肝炎抗纤维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