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徽星

作品数:26 被引量:220H指数:9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卫生厅中医药科研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3篇卒中
  • 11篇针刺
  • 10篇卒中后
  • 8篇抑郁
  • 7篇脑卒中
  • 6篇脑卒中后
  • 5篇督治
  • 5篇血性
  • 5篇针法
  • 5篇缺血
  • 4篇血管
  • 4篇血管病
  • 4篇血清
  • 4篇皮质
  • 4篇皮质下
  • 4篇皮质下缺血性
  • 4篇皮质下缺血性...
  • 3篇针刺疗
  • 3篇针刺疗法
  • 3篇针刺治疗

机构

  • 24篇安徽中医药大...
  • 2篇安徽省针灸医...
  • 1篇安徽中医学院
  • 1篇空军总医院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深圳市第二人...

作者

  • 26篇胡徽星
  • 21篇王震
  • 20篇梁发俊
  • 17篇肖伟
  • 15篇章显宝
  • 15篇张静波
  • 11篇尹苗苗
  • 9篇王保国
  • 7篇孔红兵
  • 6篇郑之俊
  • 5篇郭晓利
  • 2篇何玲
  • 2篇汪燕
  • 2篇朱婷婷
  • 1篇王鹏琴
  • 1篇曹奕
  • 1篇李净草
  • 1篇李柱
  • 1篇马建伟
  • 1篇王冠超

传媒

  • 3篇甘肃中医学院...
  • 2篇针灸临床杂志
  • 2篇中国针灸
  • 2篇四川中医
  • 2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World ...
  • 1篇针刺研究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光明中医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 1篇中医药临床杂...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环球中医药
  • 1篇中医学报
  • 1篇中华针灸电子...
  • 1篇甘肃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项丛刺加旁廉泉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观察项丛刺加旁廉泉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及对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神经科常规治疗以及中风病临床路径常规选穴(百会、曲池、内关、合谷、足三里、丰隆、三阴交、太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项丛刺加旁廉泉针刺法。两组治疗前后采用荧光透视吞咽检查(videofluoroscopic swallowing study,VFSS)测定咽部收缩持续时间、洼田饮水试验评分、生活质量评估(Barthel)指数变化。采用RT-PCR及免疫印迹检测外周血IL-6、IFN-γ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疗程结束后VFSS评分、Barthel指数较对照组升高,洼田饮水试验评分降低(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IL-6、IFN-γmRNA和蛋白降低(P<0.01)。结论:项丛刺加旁廉泉针刺法通过降低炎性细胞因子IL-6、IFN-γ表达,改善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吞咽功能,疗效优于常规治疗手段。
王震郑之俊梁发俊王保国章显宝张静波胡徽星肖伟
关键词:脑卒中后吞咽困难项丛刺针刺疗法
十宣穴点刺放血治疗脑梗塞后手指拘挛及对患肢正中神经肌电的影响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十宣穴点刺放血治疗脑梗塞后手指拘挛疗效及该疗法对患肢正中神经肌电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脑梗塞后手指拘挛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脑梗塞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十宣穴点刺放血,对照组加用巴氯芬片。疗程均为4周。在治疗前、治疗后第2周和第4周,分别测定患手运动功能、患手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患肢正中神经F波参数的变化。结果:经过2周的治疗,两组患者患手运动功能评分较治疗前提高(P<0.05),而两组间比较则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患手肌力评分较前降低(P<0.05),而对照组患手肌力评分较前未见降低(P>0.05);两组患肢正中神经肌电F波参数较前均有提高(P<0.05),两组间比较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4周的治疗,两组患者患手运动功能评分较前明显提高(P<0.05),且两组间比较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手肌力评分较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两组间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患肢正中神经肌电F波参数较前均有明显提高(P<0.05),两组间比较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十宣穴点刺放血对脑梗塞后患手的运动功能、肌力和患肢正中神经肌电均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梁发俊孔红兵胡徽星王震张静波章显宝肖伟
关键词:脑梗塞点刺放血十宣穴
浅议《标幽赋》“以学生为中心”理念在针灸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2020年
以教学质量提升教育内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是教育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对中医药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以学习针灸经典著作《标幽赋》为切入点,在针灸临床实践教学中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注重将教学对象即学生区分为不同的学情,引入良好教学互动和新型课堂,并试图建立科学的形成性评价,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临床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临床实践及综合能力,同时提升教学内涵,提高教学质量。
胡徽星张静波梁发俊
关键词:中医教育针灸医学生
针刺对卒中后抑郁大鼠脑组织神经递质基因表达影响被引量:26
2017年
目的:观察针刺对卒中后抑郁大鼠脑组织去甲肾上腺素神经递质五羟色胺(5-HT)转运体(5-HTT)、5-HT_(1A)受体(5-HT_(1A) R)、去甲肾上腺素α_2受体(NEα_2R)m RNA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药物组、针刺组,每组各10只。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和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性应激法复合制备卒中后抑郁模型。造模成功后,正常组、模型组不予干预,药物组予以氟西汀(2 mg/kg)灌胃,针刺组选取"百会""风府""神门""太冲"穴,针刺20 min,期间行针1次,每日1次,7 d为一疗程,共3个疗程,疗程之间休息1 d。观察干预后各组大鼠行为学及5-HT、NE变化,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观察海马、中缝核、蓝斑核5-HTT、5-HT_(1A) R、NEα_2R m RNA变化。结果:治疗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Zea Longa评分升高,糖水消耗量、敞箱水平运动、敞箱垂直运动次数降低(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药物组Zea Longa评分降低,糖水消耗量、敞箱水平运动、敞箱垂直运动次数升高(P<0.01,P<0.05);针刺组和药物组比较,大鼠行为学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脑组织5-HT、NE及海马、中缝核、蓝斑核5-HTT m RNA、5-HT_(1A) R m RNA表达降低(均P<0.01),NEα_2R m RNA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药物组脑皮质5-HT、NE含量明显升高(均P<0.01),海马、中缝核、蓝斑核5-HTT、5-HT_(1A) R mRNA表达升高(P<0.01,P<0.05),NEα_2R m RNA降低(均P<0.01);针刺组与药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刺能明显改善卒中后抑郁大鼠行为学变化,其机制可能与调节大鼠脑皮质5-HT、NE及海马、中缝核、蓝斑核5-HTT、5-HT_(1A)R、NEα_2R mRNA表达有关。
肖伟章显宝王震汪燕郭晓利何玲梁发俊胡徽星
关键词:针刺神经递质5-HTT5-HT1AR
通督治郁针法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5-HT,NE和BDNF水平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0
2015年
目的观察通督治郁针法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其对PSD患者血清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疗效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PSD患者随机分为通督治郁组、常规针刺组和西药组各20例,3组患者均给予脑血管疾病的一般治疗。其中通督治郁组选取人中、印堂、神庭、百会、风府、内关、神门、合谷和太冲,常规针刺组选取治疗中风的常规穴位,西药组口服氟西汀胶囊,3组疗程均为8周。所有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后,予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同时测定患者血清5-HT,NE和BDNF水平。结果治疗后3组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通督治郁组评分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通督治郁组、常规针刺组、西药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65.0%,70.0%,经统计学分析,通督治郁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其他2组(P<0.05);治疗后3组血清5-HT,NE,BDNF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通督治郁组升高幅度高于其他2组(P<0.05)。结论通督治郁针法可以显著改善PSD患者的抑郁症状并提高患者血清5-HT,NE和BDNF水平,其疗效机制可能与血清5-HT,NE和BDNF水平上调有关。
王冠超肖伟章显宝梁发俊王震孔红兵郭晓利胡徽星张楚穹
关键词:脑卒中后抑郁神经递质
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针刺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3年
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Subcortical ischemic vascular disease,SIVD)是指由于颅内小血管病变(多发性腔隙性梗死、腔隙状态)和血管狭窄或脑部血液低灌注状态(脑白质疏松、Binswanger病)而导致的,以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或痴呆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
胡徽星肖伟
关键词: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针刺
“通督治郁”针法对脑卒中后抑郁模型大鼠体质量、行为学及海马部位环磷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水平的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观察"通督治郁"针法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模型大鼠的体质量、行为学及海马部位环磷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水平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除正常组外,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阻塞法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处理方法制备PSD模型。治疗组采用"通督治郁"针法治疗。记录不同阶段大鼠体质量,通过敞箱实验观察大鼠的行为学变化,通过免疫组化法测定海马部位CREB的表达。结果 PSD大鼠模型制备成功后,模型组大鼠体质量明显减轻,敞箱实验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明显减少,海马部位CREB表达明显降低(P<0.01);通过"通督治郁"针法干预4周后,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体质量明显增加,敞箱实验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显著增加,海马部位CREB表达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 "通督治郁"针法可促使PSD模型大鼠体质量的增加,提高大鼠行为学评分及海马部位CREB的表达水平。
梁发俊孔红兵胡徽星朱婷婷王震
关键词:脑卒中后抑郁行为学评分体质量
Treatment on 42 cases of simple pediatric diarrhea with chiropractic therapy
2014年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reating simple pediatric diarrhea by chiropractic therapy. Methods Forty-two cases of simple diarrhea were treated with chiropractic therapy along the points from Guiwei (龟尾) to Dazhui (大椎 GV 14), once a day, with a total of three times. The clinical efficacy was observed. Results Thirty-eight cases were cured (90.5%) and 4 cases were improved (9.5%) with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100%. Conclusion The chiropractic therapy has good efficacy in treating simple pediatric diarrhea and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朱婷婷胡徽星肖伟
通督治郁针法对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伴抑郁患者CBFV和血清sCD40L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通督治郁针法对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SWD)伴抑郁患者脑血流速度(CBFV)和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的影响以及对患者认知功能和抑郁症状的改善情况;探讨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与CBFV、血清sCD40L...
肖伟章显宝胡徽星王震郭晓利
关键词: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抑郁
“开喑利咽”针刺法配合语言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 观察运用“开喑利咽”针刺法配合语言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失语(PSA)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21年1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PSA病人4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22例。两组均给予脑卒中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开喑利咽”针刺法,即点刺咽后壁和金津、玉液,并配合规范的语言功能训练。针刺每日1次,连续治疗12 d。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后行失语症、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ADL)测评,并观察针刺治疗的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失语症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失语症评分无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失语症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失语症疗效有效率为77.27%,高于对照组的40.91%(P<0.05)。两组脑卒中神经功能统一量表(UNSS)、ADL评分较治疗前均无明显改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治疗后UNS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点刺咽后壁和金津、玉液,并配合规范的语言功能训练,可有效改善脑卒中病人的失语症状。
梁发俊胡徽星张静波尹苗苗章显宝郑之俊肖伟王震
关键词:脑卒中失语针刺语言功能训练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