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外科
  • 3篇显微外科
  • 2篇动脉
  • 2篇手术
  • 2篇皮瓣
  • 2篇缺损
  • 2篇组织缺损
  • 2篇外科手术
  • 2篇显微外科手术
  • 1篇隐静脉
  • 1篇应用动脉
  • 1篇手部
  • 1篇手部骨
  • 1篇手部骨折
  • 1篇四肢
  • 1篇四肢组织缺损
  • 1篇皮瓣修复
  • 1篇足部
  • 1篇足部组织缺损
  • 1篇足趾

机构

  • 3篇暨南大学
  • 1篇华侨医院

作者

  • 4篇肖立罡
  • 3篇刘明龙
  • 3篇梁启善
  • 3篇杨小文
  • 2篇陈景涛
  • 2篇林钦扬
  • 1篇汪平
  • 1篇郭小惠
  • 1篇张咸中
  • 1篇李日添
  • 1篇杨小文

传媒

  • 3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微创医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吻合二条动脉足趾移植再造手(拇)指20例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探讨吻合2条动脉足趾移植再造手(拇)指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05年6月至2013年6月,采用吻合2条动脉足趾移植行拇、手指再造20例,其中Ⅲ°~Ⅴ°拇指缺损8例,Ⅱ°~Ⅵ°手指缺损12例.急诊再造2例,亚急诊再造5例,延期或择期再造13例.术后进行早期康复治疗. 结果 再造20例全部成活,随访6 ~ 24个月,再造拇、手指,外形较好,血液循环丰富,感觉恢复良好,两点分辨党6~ 10 mm,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分会拇、手指再造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15例,良5例.患者对再造拇、手指功能恢复满意.供区无疼痛和不适,行走及负重正常. 结论 吻合2条动脉足趾移植再造拇、手指,血供可靠,能有效地防止动脉危象,手术成功,有保证,从而获得好的临床效果.
梁启善郭小惠杨小文刘明龙肖立罡
关键词:拇指足趾显微外科手术
微型钢板螺钉治疗手部骨折100例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观察微型钢板螺钉治疗手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救治的手掌、手指粉碎性骨折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运用国产微型钢板螺钉固定骨折;对照组利用克氏针及石膏固定手部骨折。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在15周内痊愈79例(7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2例(3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部屈伸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随访1年,对照组出现手部旋转畸形14例,而观察组未出现畸形愈合的状况。结论采用微型钢板螺钉的治疗方法,能够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能有效促进手功能的康复。
杨小文梁启善肖立罡
关键词:微型钢板螺钉微创骨折固定
足部组织缺损的显微外科修复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足部组织缺损显微外科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1991年1月至2011年12月,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足部缺损35例,其中跟腱部组织缺损5例,内踝3例,外踝3例,足背16例,足底4例,蹰趾4例。腓动脉皮瓣10例,腓肠神经营养皮瓣10例,小隐静脉皮瓣8例,胫后动脉皮瓣5例,足背静脉岛状皮瓣2例,皮瓣面积20cm×15cm~3cm×2am。其中游离皮瓣移植26例,带蒂皮瓣移植9例。结果术后35例皮瓣完全成活33例,2例皮瓣边缘少许表浅坏死,经换药1周愈合,6例皮瓣需二期整形。术后随访3~16个月,皮瓣外形美观,颜色、质地接近正常,耐磨,皮瓣两点分辨觉为5—11mm。结论显微外科技术是修复足部组织缺损具有满意疗效的方法、技术。
梁启善郭小惠杨小文刘明龙林钦扬陈景涛肖立罡张咸中
关键词:足部外科皮瓣显微外科技术
应用动脉化小隐静脉皮瓣修复四肢组织缺损六例被引量:5
2013年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动脉化小隐静脉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1月至2013年3月,应用控制动脉血流的动脉化小隐静脉皮瓣修复右前臂、足部皮肤组织缺损创面共6例,皮瓣切取大小8cm×4cm~12cm×6cm,术后记录皮瓣的成活率、色泽、质地,测量皮瓣两点分辨觉及肢体功能。结果术后随访6~18个月,皮瓣全部成活5例;出现边缘灶性坏死1例,经二期整形外形满意;成活的皮瓣色泽接近正常肤色,质地柔软,皮瓣两点分辨觉8~12mm;皮瓣修复的右前臂恢复伸屈、旋转功能,足部恢复行走功能。结论应用经控制血流的动脉化小隐静脉皮瓣游离移植,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梁启善郭小惠杨小文刘明龙林钦扬陈景涛李日添肖立罡汪平
关键词:显微外科手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