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开银

作品数:128 被引量:524H指数:10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1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1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8篇肝癌
  • 29篇细胞
  • 24篇原发性
  • 24篇肝细胞
  • 21篇肿瘤
  • 20篇细胞癌
  • 20篇肝细胞癌
  • 19篇原发性肝癌
  • 19篇肝移植
  • 17篇术后
  • 17篇切除
  • 11篇外科
  • 11篇肝肿瘤
  • 10篇切除术
  • 9篇胆道
  • 9篇诊治
  • 9篇手术
  • 9篇肝切除
  • 9篇癌患者
  • 8篇基因

机构

  • 108篇广西医科大学...
  • 27篇广西医科大学
  • 5篇广西医科大学...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南宁市第一人...
  • 2篇广西气象局
  • 2篇南华大学
  • 2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北京市海淀医...
  • 1篇北流市中医院

作者

  • 126篇肖开银
  • 59篇彭民浩
  • 54篇黎乐群
  • 53篇彭涛
  • 38篇尚丽明
  • 28篇陈滨
  • 27篇郭雅
  • 26篇叶新平
  • 23篇苏智雄
  • 22篇覃晓
  • 19篇杨定华
  • 14篇陈希纲
  • 13篇苏铭
  • 12篇卢榜裕
  • 11篇李绍森
  • 11篇覃忠
  • 9篇徐邦浩
  • 9篇卢景宁
  • 7篇彭宁
  • 7篇卢全书

传媒

  • 26篇广西医科大学...
  • 13篇中国癌症防治...
  • 11篇广西医学
  • 7篇中华普通外科...
  • 6篇中国普外基础...
  • 5篇中华肝胆外科...
  • 4篇肿瘤防治研究
  • 4篇中国实用外科...
  • 3篇肝胆外科杂志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外科理论与实...
  • 2篇临床误诊误治
  • 2篇中国高等医学...
  • 2篇现代肿瘤医学
  • 2篇微创医学
  • 1篇药物与人
  • 1篇卫生研究
  • 1篇华夏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国外医学(肿...

年份

  • 1篇2021
  • 8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8篇2012
  • 7篇2011
  • 6篇2010
  • 9篇2009
  • 5篇2008
  • 8篇2007
  • 11篇2006
  • 7篇2005
  • 12篇2004
  • 5篇2003
  • 2篇2002
  • 3篇2000
  • 3篇1999
1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广西地区首发原发性肝癌患者体质状况调查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研究广西地区首发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患者体质分布状况。方法采用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对147例广西地区首发PLC患者的体质类型进行辨识,对各种体质类型的频数分布进行统计学描述。结果患者的体质类型分布为:平和质55例(37.4%),气虚质9例(6.1%),阳虚质12例(8.2%),阴虚质2例(1.4%),痰湿质6例(4.1%),湿热质29例(19.7%),血瘀质18例(12.2%),气郁质7例(4.8%),特禀质9例(6.1%)。广西地区首发PLC患者的偏颇体质主要以湿热质、血瘀质和阳虚质3种体质为主,PLC患者的体质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P<0.01)。男性以湿热质、血瘀质为主,而女性以阳虚质、血瘀质为主。结论广西地区PLC患者偏颇体质以湿热质为主,血瘀体质是PLC的高发体质。
于红娟彭涛肖开银张宜琪翟笑枫李柏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中医体质流行病学调查
肝脏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1例报告并复习文献)被引量:12
2002年
目的 探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 (DSRCT)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 1例原发于肝脏的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的诊治经过及近期随访 ,并结合复习文献。结果 本例病理获正确诊断 ,肿瘤原发部位及所浸润器官联合切除并辅以化疗 ,随访 12个月效果良好。结论 充分认识和掌握 DSRCT的特点是临床诊断的关键 ;彻底切除肿瘤并辅以化疗可获良好效果。
陈希纲彭民浩罗人滋韦敏怡肖开银黄仲海
关键词:小圆细胞肿瘤肝肿瘤DSRCT
改善胆道血液循环在预防肝移植术后早期胆道缺血性损伤中的作用
2007年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已成为影响肝移植受体和移植物存活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率介于10%~40%,病死率为19%,需要再移植率为12%。我院根据肝移植术中供肝血运特点,通过术中及术后采取改善胆道血液循环的策略,使受体早期胆道并发症下降至5%,现报道如下。
彭民浩杨定华陈滨陈希纲肖开银
关键词:术后胆道并发症肝移植受体血液循环缺血性损伤术后早期移植物存活
老年人肝细胞腺瘤6例误诊分析被引量:1
2004年
肖开银黎乐群彭民浩陈滨尚丽明
关键词:老年人肝细胞腺瘤误诊分析原发性肝癌
多指标联合分析多结节肝癌克隆起源
2009年
目的探讨多指标联合分析多结节肝癌细胞克隆来源的价值。方法选择44例多结节肝癌共116个结节肝癌组织,以P53、AFP蛋白,P53exon7、bcl-10基因,线粒体DNA(mtDNA)D-Loop区序列等5项指标作为鉴别细胞克隆起源异同的指标,判别多结节肝癌各癌结节的克隆起源是否相同。结果经5项指标检测,联合判断为多中心性克隆起源(MO)者22例,单中心性克隆起源(IM)者22例。结论联合检测多结节肝癌组织中P53蛋白、AFP蛋白,P53exon7、BCL-10基因及线粒体DNAD-Loop区序列在各癌结节间的表达差异,有助于鉴别其细胞克隆来源。
苏铭黎乐群彭涛郭雅肖开银尚丽明徐邦浩李仕来苏智雄叶新平
关键词:克隆起源
原发性肝癌流行病学研究进展被引量:91
2000年
目的 研究原发性肝癌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采用文献复习的方法对原发性肝癌的地区分布及病因流行病学加以综述。结果 我国原发性肝癌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一带 ,主要病因有乙肝病毒、黄曲霉毒素和饮水污染 ;相关的病因有某些微量元素缺乏、性激素、遗传等。结论 原发性肝癌的发生是多因素的。
肖开银彭民浩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流行病学病因
传统教学法与Seminar教学法在肝胆外科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2021年
目的探讨在进行肝胆外科研究生教学期间分别使用传统教学法以及Seminar教学法的可行性。方法将2017年6月~2020年5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56例肝胆外科研究生按数字奇偶法分组;其中Seminar教学组28例采用Seminar教学方法完成肝胆外科教学;传统教学组28例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完成肝胆外科教学。就组间教学满意度及教学后成绩展开对比。结果Seminar教学组肝胆外科研究生在提高合作精神、提高自学能力、提高批判性思维、活跃教学氛围、熟练技能操作、师生互动以及体现自我价值方面的评分均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eminar教学组肝胆外科研究生综合能力考试成绩、理论考试成绩以及总成绩均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eminar教学法的有效运用可使肝胆外科研究生教学满意度获得显著提升,并且研究生的成绩显著提升,最终为肝胆外科研究生综合素质提升做出充分保证。
彭宁何松青肖开银尚丽明叶新平
关键词:传统教学法SEMINAR教学法
肝移植术后早期非肝动脉栓塞性胆道缺血性损伤并发症的预防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早期非肝动脉栓塞性胆道缺血性损伤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对60例同种原位背驮式肝移植病人术中、术后采用改善供肝血液循环的策略。结果:术后6个月内出现胆道并发症3例,发生率为5%(5/60),1例因拔T管时发生胆漏;1例经T管胆道造影导致胆道感染,胆泥形成;1例胆道吻合口渗漏。结论:肝移植术中、术后扩张血管、改善胆管微循环是预防术后早期非肝动脉栓塞性胆道缺血性损伤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彭民浩杨定华陈滨陈希纲肖开银
关键词:肝移植胆道并发症
超声引导融合虚拟CT导航射频治疗高危部位原发性肝癌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引导融合虚拟CT导航下射频消融治疗高危部位原发性肝癌的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80例高危部位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实时超声引导融合虚拟CT导航下射频消融治疗组(观察组,n=42)和单纯超声引导治疗组(对照组,n=38),比较两组患者的定位率、消融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复发进展率。结果观察组一次定位成功率和两次消融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复发进展率低于对照组(2.38%vs 21.05%,P=0.011);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8%vs 5.26%,P=0.602)。结论高危部位原发性肝癌超声引导融合虚拟CT导航下射频消融治疗的疗效优于单纯超声引导治疗。
彭宁陶意文何松青杨红尚丽明肖开银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超声引导CT导航
CYP2E1遗传型与饮酒习惯对广西肝癌易感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研究细胞色素P450 2E1(CYP2E1)基因多态性与饮酒因素交互作用在广西原发性肝细胞癌(肝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对广西壮族自治区300例肝癌和292例正常对照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并用PCR-RFLP方法检测CYP2E1基因型。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变异基因CYP2E1者分别占32.3%和32.9%(P>0.05)。饮酒频度每周≥3次(高频饮酒)且携带野生基因和变异基因CYP2E1者发生肝癌的危险度分别是饮酒频度每周<3次(低频饮酒)且携带野生基因型者的1.299倍和1.803倍。结论:单一易感基因CYP2E1变异基因型与肝癌易感性无关;频繁饮酒可能提高CYP2E1变异基因型携带者患肝癌的危险性。提示对于CYP2E1变异基因型携带者,高频饮酒是一个重要的危险因子。
叶新平彭涛刘唐威肖开银苏智雄尚丽明徐邦浩黎乐群
关键词:细胞色素P4502E1饮酒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