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建平
- 作品数:8 被引量:22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江西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ATM基因与肝癌细胞辐射损伤修复的关系研究
- 研究背景:
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年发病率约20/10万,死亡率高居癌症死亡率的第二位。目前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方式首选外科手术,但限于诊断水平、...
- 练建平
- 关键词:肝癌ATM基因RNA干扰
- 文献传递
- cIAP2在HBV促进肝癌发生及诱发索拉菲尼耐药的机制研究
- 肝癌是世界上致死率排名第二的癌症,而超过一半以上的肝癌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所导致,但是目前对于HBV诱导肝癌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不仅如此,HBV感染还能够诱导肝癌对索拉非尼产生耐药性。因此,深入研究HBV诱导肝癌...
- 练建平
- 关键词:肝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 盐酸吉西他滨联合γ射线放疗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疗效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观察盐酸吉西他滨联合γ射线立体定向体部放疗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80例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进行立体定向体部放疗治疗,试验组患者施以盐酸吉西他滨联合γ射线立体定向体部放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个月之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0%(36/40),高于对照组的72.5%(2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1年生存率为87.5%(35/40),明显高于对照组62.5%(25/40)(P<0.05)。试验组患者2年生存率为82.5%(33/40),对照组为45.0%(1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吉西他滨联合γ射线立体定向体部放疗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效果极为显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生存率,因此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练建平邹园华
- 关键词:局部晚期胰腺癌盐酸吉西他滨
- cIAP2在HBV促进肝癌发生及诱发索拉非尼耐药的机制研究
- 肝癌是世界上致死率排名第二的癌症,而超过一半以上的肝癌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所导致,但是目前对于HBV诱导肝癌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不仅如此,HBV感染还能够诱导肝癌对索拉非尼产生耐药性。因此,深入研究HBV诱导肝癌...
- 练建平
- 关键词:肝癌索拉非尼耐药
- 文献传递
- 抑制ATM表达对X线照射下肝癌细胞损伤修复的影响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抑制毛细血管扩张-共济失调突变基因(ATM)表达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在X线照射下细胞损伤修复的影响。方法设计3条沉默ATM的小分子干扰RNA(siRNA)的序列,用脂质体法转染HepG2细胞,筛选出有效的浓度及作用时间,分别利用实时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ATM mRNA、蛋白表达水平,MTT法检测转染后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X线照射后HepG2细胞周期、凋亡等生物学功能方面指标的变化。结果筛选出沉默ATM基因的siRNA有效序列。qRT-PCR结果显示第3条siRNA抑制率最高,可达72%,转染后48 h的ATM蛋白表达抑制78%。转染siRNAATM后HepG2细胞的增殖能力无明显变化,HepG2ATM组在X线照射后G2/M期细胞明显增多,S期细胞明显减少;X线照射后HepG2ATM组早期凋亡百分比是阴性对照组的2倍。结论抑制ATM表达可显著抑制肝癌细胞对辐射损伤的修复,为后期研究ATM在肝癌治疗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实验基础。
- 练建平王宏梅王传玺陈龙华
- 关键词:RNA干扰转染
-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在改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功能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2
- 2016年
-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在改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功能及预后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6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放疗治疗,剂量为1.5~2.5 Gy/次,1次/d,5次/周,放疗总剂量不超过75 Gy。观察组患者给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剂量为4.5~6Gy/次,1次/d,5次/周,放疗总剂量不超过60 Gy。应用肺功能检测仪评估患者放疗前后肺功能,检测肺功能指标包括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量(FEV1.0)、1秒峰值流速(PFR)。治疗后随访3年,统计分析2组患者治疗效果、肺功能和3年生存率。结果放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缓解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FVC、FEV1.0、PFR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第1、2、3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可有效提高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癌患者肺功能和提高患者生存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练建平邹园华
- 关键词: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肺功能生存率
- 陀螺旋转式60Co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陀螺旋转式60Co立体定向放射治疗Ⅳ期胰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自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Ⅳ期胰腺癌患者80例,根据患者是否接受陀螺旋转式60Co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将患者分为60Co放疗组和对照组。主要观察指标为两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1年死亡率、实体瘤疗效评价等级,次要观察指标为早期放射性损伤分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60Co放疗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部分缓解率显著增高(51.11%vs 14.29%,P=0.001);病情进展率显著降低(22.22%vs 51.43%,P=0.007);12月死亡率显著降低(44.44%vs 71.43%,P=0.016);无进展生存期显著延长(P=0.047)。60Co放疗组经60Co放射治疗后,28例发生1级早期放射性损伤,4例发生2级早期放射性损伤,1例发生3级早期放射性损伤,1例发生4级早期发生射性损伤。结论陀螺旋转式60Co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有助于改善晚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预后,值得进一步推广。
- 练建平邹园华方木水龙生平曾俊权
- 关键词:胰腺癌临床预后
- 大蒜素抑制多发性骨髓瘤侧群细胞增殖机制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大蒜素对多发性骨髓瘤侧群细胞(side population,SP)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培养RPM I-8226和NCI-H929细胞,应用Hoechst33342染色分析其侧群细胞的含量;对培养的侧群细胞,应用10μg/ml大蒜素处理,采用CCK8法分析大蒜素对侧群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平板集落形成法分析大蒜素对侧群细胞集落形成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分析大蒜素对侧群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法分析大蒜素对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D1、cyclin E、CDK2和CDK4的表达。结果:在RPM I 8226和NCI-H929中均存在有侧群细胞,其所占比例分别为(3.17±0.98)%和(2.65±0.61)%。大蒜素能够呈时间依赖性抑制侧群细胞的增殖并显著抑制集落形成;大蒜素能够抑制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D1、cyclin E、CDK2和CDK4的表达并诱导细胞发生G1/S周期阻滞。结论:大蒜素可以抑制多发性骨髓瘤侧群细胞增殖和集落的形成,并可能通过下调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诱导细胞发生G1/S阻滞。
- 曾俊权郑永亮刘彬练建平龚志南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大蒜素侧群细胞细胞增殖集落形成细胞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