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承锋
- 作品数:15 被引量:38H指数:4
- 供职机构: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强力霉素对钩端螺旋体病的预防效果研究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探讨强力霉索对钩端螺旋体(钩体)病的预防效果。方法分别在28℃和37℃培养进行抑杀效果观察。将钩体接种的金黄地鼠分为直接感染组、感染前给药组、感染后给药组及空白对照组,分别观察各组实验动物的临床表现、体温变化、心脏血和尿培养结果及肝、肾组织病理学改变;选定钩体病流行区,采用双盲法,将人群分为服用强力霉素组和安慰剂组,分别观察两组的发病情况和服用强力霉素后的副反应情况。结果在28℃条件下强力霉素对钩体具有较强的抑杀效果,对15群15型钩体最小抑杀菌浓度分别为2μml和4μg/ml;模拟人体体温(37℃培养)条件下强力霉素含量为0.25μg/ml时,对钩体仍有较好的杀灭效果,含量0.125μg/ml时,仍有抑制作用;动物实验观察到直接感染组和感染前给药组部分金黄地鼠出现血尿、尿色金黄等钩体病临床表现;肝、肾组织病理学改变,其病变程度以直接感染组最为明显,感染前给药组次之,感染后给药组最轻;现场人群服用强力霉素组无病例发生,服用安慰剂组出现5例患者,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服用强力霉素组仅1例出现轻微胃肠道刺激症状。结论通过抑杀试验、动物实验和现场人群投服实验等系列研究,均证实了强力霉素对钩体病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可以作为钩体病流行和暴发的应急预防措施。
- 梅家模李志宏章承锋徐建民胡强
- 关键词:钩端螺旋体病强力霉素预防药
- 南昌市社区老年人自杀意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人自杀意念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南昌市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490人,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杀意念评定量表(SIOS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南昌市社区老年人自杀意念率为19.18%。单因素分析发现,老年人的自杀意念与生活满意度、对未来是否充满信心、心理健康状况、睡眠质量等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有心理问题(OR=8.765,95%CI=4.825~15. 923)、睡眠质量不好(OR还行vs.很好=2. 989,OR一般vs.很好=3. 085,OR较差vs.很好=5. 825,P均<0.05)是自杀意念形成的危险因素。结论南昌市社区老年人自杀意念率较高,需引起政府部门重视。
- 董永海章承锋史奇颜玮陈婷朱丽萍刘芸
- 关键词:自杀意念睡眠质量心理问题老年人
- 2000-2021年江西省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非产毒株基因组学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分析2000—2021年江西省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非产毒株的基因组变异特征。方法使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获得菌株的基因组精细图,使用IQ-tree构建基于核心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遗传系统发生树,使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研究密切相关菌株的差异,使用最小抑制浓度(MIC)测定菌株的抗生素敏感性。结果江西省的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非产毒株基因组多态性较引起霍乱流行和大流行的产毒株高,其中部分O1群霍乱弧菌非产毒株携带耐药质粒,表现出对多种抗生素的敏感性降低。结论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的基因组多态性高,应该密切关注携带多耐药质粒的霍乱弧菌非产毒株。
- 王鹏赵文轩徐晓倩周海健熊长辉李小英章承锋袁辉杨梦
- 关键词:基因组抗生素敏感性质粒
- 江西钩端螺旋体病家畜传染源传播势能的调查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了解江西生猪及耕牛等家畜在钩端螺旋体病传播过程中的传播作用,以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方法调查生猪及耕牛存栏状况及饲、喂养方式,采集猪肾、牛尿进行钩端螺旋体病原分离,并对血清抗体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调查点的生猪圈养率达100.0%,采用精饲料和粮食混合喂养的生猪占总存栏头数的82.36%,耕牛均为放养,以青草、干草等喂养,生猪病原分离阳性率逐年下降,耕牛病原分离阳性率达6.22%,血清抗体水平分别为9.33%和45.33%。结论由于目前生猪圈养率不断提高,生猪感染钩端螺旋体的机率大大下降,在钩端螺旋体病的传播过程中其传播作用逐渐下降,而耕牛均采用放养,其传播作用在逐渐显露,已成为一些地区钩端螺旋体病的主要传染源。
- 李志宏梅家模徐建民章承锋胡强
- 关键词:钩端螺旋体家畜传染源血清抗体
- 2005-2019年江西省伤寒副伤寒的流行特征与趋势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分析2005-2019年江西省伤寒副伤寒报告病例,了解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19年报告的江西省伤寒副伤寒病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05-2019年江西省共报告伤寒副伤寒病例5890例,死亡4例,年平均发病率0.88/10万。报告病例数和发病率以0-4岁组最高,分别为702例和1.47/10万。男女报告发病数比例为1.4:1。宜春市报告病例数和发病率居全省前列。病例以农民、学生和散居儿童为主。每年的6月到9月为江西省伤寒副伤寒发病高峰期。结论2005-2019年江西省伤寒副伤寒处于相对较低的流行水平,要加强对重点人群、重点地区的监测力度,在饮用水消毒、宣传教育等方面也要加强与卫生监督等部门合作,确保食品和饮用水安全,避免小范围疫情的再次发生。
- 王健章承锋胡嘉
- 关键词:伤寒副伤寒
- 江西省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特征的分析被引量:6
- 2005年
- 梅家模李志宏章承锋胡强徐建民
- 关键词:钩端螺旋体病致病性钩端螺旋体接触疫水动物宿主钩体病发病状况
- 江西省人感染猪链球菌病原学和基因组特征分析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了解江西省2005-2020年猪链球菌菌株病原学和基因组特征,分析15年间分离株之间的关联,为人感染猪链球菌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法扩增猪链球菌基因组上的16S rRNA、cps2j、mr、sly、ef、gapdh毒力基因,通过测定最小抑菌浓度确定菌株的耐药性,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和序列比对分析菌株之间的遗传多态性。结果10株人源和8株猪源猪链球菌均为血清2型菌株,毒力基因谱不同,至少携带3种毒力基因。对阿奇霉素和四环素耐药率高达89.89%和77.78%,携带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及叶酸通道拮抗剂4类耐药基因。分为3个ST型,其中ST7型12株、ST1型5株、ST373型1株。全基因组序列分析显示2005年疫情菌株与四川省暴发疫情菌株同源,2006-2020年分离菌株基因组多态性大。结论江西省人感染猪链球菌病均为散发,菌株基因组多态性大,2005年疫情菌株与四川省暴发菌株相关,随后年份为多点平行传播。
- 杨梦王鹏徐晓倩熊长辉李小英潘欢弘袁辉章承锋周海健
- 关键词:全基因组序列抗生素敏感性毒力基因
- 江西省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病学与防制对策研究
- 梅家模李志宏章承锋徐建民胡强梅琴李荣辉等
- 该课题研究进一步调查分析了江西省钩体病的流行病学分布、流行菌型、自然因素、动物宿主、人群抗体水平,并对疫苗接种及强力霉素对钩体病的应急预防效果以及流行趋势预测探索等多方面进行了研究,对今后江西省乃至全国的钩端螺旋体病预防...
- 关键词:
- 关键词:钩端螺旋体病疫苗接种预防控制工作流行病学
- 老年人群流感疫苗接种效果的Meta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系统评价老年人群接种流感疫苗后的不良反应以及疫苗保护效果。方法电子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CNKI数据库中有关老年人群接种流感疫苗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检索时间自数据库建立至2020年8月。采用Cohan′s Q统计量和I2评价异质性,采用漏斗图及Begg′s和Egger′s检验发表偏倚。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研究文献。总体来看,流感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与安慰剂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221,95%CI:0.772~1.932);其中两组的全身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167,95%CI:0.917~1.484);流感疫苗接种组的局部不良反应发生风险高于安慰剂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3.981,95%CI:2.459~6.444)。老年人群流感疫苗接种后发生流感或流感样症状的风险低于安慰剂对照组(RR=0.504,95%CI:0.369~0.688)。结论老年人群接种流感疫苗尽管存在发生局部不良反应的风险,但能显著降低发生流感或流感样症状的风险。然而,由于研究数量较少,今后仍需大样本量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开展相关研究。
- 董永海刘芸杨柽章承锋江丽
- 关键词:流感疫苗老年人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