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小红
- 作品数:8 被引量:71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蜂针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疼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 肩—手综合征(shoulder hand syndrome,SHS)又称为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reflex sympathetic dystrophy,RSD)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多于脑卒中后3-16周内突然或...
- 秦小红
- 关键词:中风肩手综合征疼痛蜂针治疗临床疗效
- 文献传递
- 推拿与卧床休息干预急性非特异性腰痛的比较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前瞻性对比推拿与卧床休息干预急性非特异性腰痛(Acute 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ANLBP)的临床疗效、接受程度、不良事件等。方法:60例ANLBP随机均分入A/B组。A组绝对卧床休息1周,B组传统推拿治疗1周。采集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汉化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接受程度评分、不良事件等临床资料。IBM SPSS20.0分析疗效等差异。结果:治疗1周后A、B组内VAS、ODI均较治疗前减小(t=14.67、11.55,P均<0.001和t=24.80、15.35,P均<0.001)。A、B组间VAS、ODI差异有统计意义(t=3.24、2.75,P=0.002、0.009)。接受程度评分和不良事件差异有显著性(t=2.65,P=0.01;χ2=10.00,P=0.002)。结论:卧床休息和传统推拿治疗ANLBP均能减轻疼痛,促进功能恢复,但传统推拿能更大幅度改善症状、更被患者接受、不良事件更少。
- 袁仕国秦小红邹宇聪张佩陈美雄黄坚李义凯
- 关键词:推拿
- 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以及对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60例LDH患者随机分为温针组和针刺组各30例,温针组予温针灸治疗,针刺组予普通针刺,观察两组效果。结果:1个疗程后,温针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针刺组(P<0.05);温针组血液IL-1β、IL-6、TNF-α水平明显低于针刺组(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LDH疗效显著,有效调节LDH患者体内IL-1β、IL-6、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
- 徐凯高海燕秦小红曾科学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温针灸
- 蜂针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观察蜂针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用活蜂经穴直刺法治疗,留针10s^1min;对照组34例用普通针刺法治疗,留针30min。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3.75%、对照组73.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蜂针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效果显著。
- 秦小红袁仕国
- 关键词:肩手综合征蜂针对照治疗观察
- 电针治疗女性围绝经期失眠症疗效观察被引量:32
- 2011年
-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女性围绝经期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简单随机对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给予电针治疗,每次30 min;对照组32例给予阿普唑仑口服治疗,每次0.4 mg,睡前服。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治疗女性围绝经期失眠症是一种简廉有效的治疗方法。
- 陈秀玲徐凯秦小红
- 关键词:电针
- 靳三针治疗抑郁症3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观察靳三针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抑郁症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靳三针组30例,赛乐特组30例。靳三针组:取穴:四神针、智三针、脑三针、颞三针(双侧),随证加减。按照操作规范进针,常规补泻,每次30 min,每日1次,4周为1个疗程。赛乐特组:给予赛乐特(盐酸帕罗西汀片)20 mg口服,服用4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收集、统计相关的实验数据。结果 2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疗效提高、HAMD评分均有明显降低(P<0.05),但2组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可认为靳三针与赛乐特疗效相当;副反应量表评分提示靳三针副作用比赛乐特小(P<0.05)。结论靳三针治疗抑郁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徐凯高海燕秦小红卢芳怡
- 关键词:抑郁症靳三针
- 关于中医院研究生培养相关问题的思考
- 秦小红
- 退行性腰椎侧凸患者顶椎偏移与腰大肌、椎旁肌不对称性的关系被引量:14
- 2015年
- 退行性腰椎侧凸(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DLS)作为一种脊柱常见退变性疾病,文献报道人群发病率高达6%-68%,是引起老年人腰痛、下肢痛和间歇性跛行的一个重要原因[1]。脊柱不同区域退变的速率不尽相同,同一节段的一侧可能比另一侧退变得更快[2]。临床进行体格检查时我们常发现DLS中老年患者的腰部肌肉常常是不对称的。在进行脊柱查体时不对称特征往往被忽视,而这些可能是肌肉疲劳性腰痛的原因[2]。而腰肌的不对称性对临床治疗、锻炼指导具有重点意义,如一侧腰肌痉挛/萎缩则主要围绕责任侧。腰肌的不对称性需要客观有效的评估。
- 袁仕国秦小红陈超张佩张志伟徐明奎周理黄坚陈美雄李义凯
- 关键词:腰椎侧凸椎旁肌顶椎腰大肌锻炼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