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明华
- 作品数:17 被引量:21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更多>>
-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基于质量管理原则的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 质量管理原则是现代质量管理理论的精华,是ISO9000族标准的核心理念。本文论述了质量管理原则在国防计量校准/测试实验室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其基本观点和理念对组织管理模式类似的单位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有着借鉴作用。
- 石明华沈小青叶玲玲徐佳佳
- 关键词:质量管理实验室
- 文献传递
- 无间隙采样在近载频相位噪声测量中的应用
- 2014年
- 本地振荡器是雷达或通信系统的核心器件,其相位噪声指标决定了发射机和接收机的性能;通过对常用相位噪声测试方法的比较,分析了这几种方法各自的特点,特别是针对时间频率中高分辨率及无间隙测量能力结合的计数器,研究了其在近载频相位噪声中的测试及数据分析处理方法,该方法在查找和消除高性能振荡器的噪声源中具有较大的价值。
- 沈小青楼杨石明华叶玲玲
- 关键词:相位噪声高分辨率
- 休哈特控制图在无线电校准实验室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测量标准期间核查是无线电校准实验室标准装置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休哈特控制图以其直观的视角将测量标准的指标测试的数据展示出来,在质量控制中的应用越来越得到认可。本文论述了休哈特控制图的工作原理,就其在在无线电校准实验室的实际应用加以研究。
- 沈小青石明华陈德明徐佳佳
- 关键词:休哈特控制图核查
- 基于频差倍增法的频率标准装置建模与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在航天测控及广电电力领域,为了保证时间和频率统一,需要对时统的铷钟及髙稳晶振等设备进行高精度频率测量。采用了一种以铯原子频率标准为参考,基于频差倍增法构建的频率标准装置,根据频差倍增法测量原理,推导了测量铷钟及髙稳晶振过程中数据影响因素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测量影响因素的分析及实测数据计算,对装置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和评定。评定结果表明,标准装置符合铷钟及髙稳晶振的检定规程要求,能够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 叶玲玲石明华沈小青高申翔楼杨
- 关键词:频率测量测量不确定度
- 基于AD73360电力谐波表准确度途径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以16位A/D转换器AD73360和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F2812为核心的电力谐波表设计较为广泛,作为工程应用,提高准确度是工程应用成功实现的关键因素;文章给出了硬件设计框图,通过修正AD73360频率响应,基本消除了A/D转换器引入的误差,通过时域平移相位差校正法,减少非同步采样引入的误差,大大提高了测量准确度;同时给出了MATLAB仿真源代码;实验结果表明,设计中采取的频响修正技术、减小非同步误差技术以及信号调理技术提高了测量准确度,仪表的准确度满足GB/T19862-2005《电能质量监测设备通用要求》5.2.2准确度要求。
- 沈小青席震东孙朝斌石明华邱斌
- 关键词:频率响应信号调理
- 红外热像仪船用数据采集方法应用被引量:2
- 2011年
- 基于红外热像仪数据采集方法和国内外仪器设备无损检测方法应用研究,以热像仪船舶应用为案例,提出了集热像图采集、处理、存贮和利用的热像图图文信息采集管理方案。该方案规范了热像图的采集、处理过程,使热像图真正起到在船用设备隐患预警中的指导作用。
- 孙朝斌石明华马卫民郭海生
- 关键词:红外热像仪数据采集测温
- 单频GPS接收机校频算法被引量:1
- 2008年
- 基于工程实践介绍了单频单通道GPS接收机校频的基本算法、校频结果显著性的统计检验、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并基于大量观测数据给出了校频不确定度。
- 石明华叶玲玲高中翔陈德明
- 关键词:GPS不确定度
- 智能PID控制器在网络测控仪中的应用
- 2008年
- 介绍了PID控制器的原理、结构、算法,应用常规的PID控制器难以解决复杂对象的控制问题,于是产生了一系列的改进算法,以满足不同控制系统的需要。在网络测控仪系统中将改进算法与常规的PID控制相结合,构成智能PID控制器。通过对比试验结果,发现在网络测控仪系统中应用改进型算法后,系统具有较好的控制特性,可以避免给定值升降时所引起的系统震荡,明显地改善了系统的动态性能。
- 陆新刚李芳石明华叶玲玲任亚君
- 关键词:PID
- 失配误差的计算机辅助分析与评定被引量:2
- 2012年
- 失配误差是无线电测量中的一项主要误差,通常认为它服从反正弦分布。本文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研究了失配误差的分布形式,仿真结果表明失配误差只在反射参数的测量误差可以忽略的情形下服从反正弦分布,因而工程估算法存在一定的误差。同时研究了矢量修正后失配误差的分布形式及修正结果引入的不确定度。
- 高申翔石明华韩璐桑志勇叶玲玲
- 关键词:计算机仿真测量不确定度
- 基于卫星双向法的时间比对系统构建与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为了实现高精度时间同步,采用了卫星双向法,对时间比对系统进行了构建,并对影响比对系统不确定度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卫星双向法即两个台站同步发送和接收时间信号,可消除传递路径引起的误差,如:卫星位置引起的误差、电离层和对流层修正误差、卫星转发器误差。分析表明:在所有不确定度影响因素中,发射与接收设备时延的不稳定性是最大影响分量,系统对时精度可控制在4ns以内。系统的构建为高精度时间同步提供了可操作的方法。
- 叶玲玲石明华楼杨
- 关键词:时间同步钟差不确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