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盖丽丽

作品数:6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山市中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2篇中医
  • 1篇递呈
  • 1篇调查问卷
  • 1篇信度
  • 1篇医生
  • 1篇医务
  • 1篇医务人员
  • 1篇医学教育
  • 1篇医学教育模式
  • 1篇乙肝
  • 1篇乙肝患者
  • 1篇知识
  • 1篇知晓
  • 1篇知晓情况
  • 1篇知晓情况调查
  • 1篇肾病
  • 1篇肾病治疗
  • 1篇树突

机构

  • 4篇广州中医药大...
  • 3篇中山市中医院
  • 2篇中山市疾病预...

作者

  • 6篇盖丽丽
  • 3篇雷纪丽
  • 2篇李雷
  • 1篇赖海标
  • 1篇郭聂涛
  • 1篇罗泽坤
  • 1篇冯毅翀
  • 1篇潘华峰
  • 1篇祝向红
  • 1篇程宾
  • 1篇张海艇
  • 1篇刘文红

传媒

  • 1篇中医教育
  • 1篇中医药管理杂...
  • 1篇社区医学杂志
  • 1篇预防医学论坛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2009年中山市基层医务人员糖尿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了解基层医务人员糖尿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方法]2009年在中山市抽取部分镇(区)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结果]调查462人,糖尿病药物治疗知识、并发症知识、诊断方面知识得分分别为(90.04±16.28)分、(36.06±24.66)分、(53.94±21.40)分,总分为(65.77±11.18)分。糖尿病知识得分,得到上级医生指导、自行阅读专业文献的、参加单位外专业培训的均较高(P<0.01)。[结论]中山市基层医务人员糖尿病防治知识水平不高,接受各种培训后可以明显提高。
雷纪丽盖丽丽邱勇军李雷
关键词:糖尿病知识知晓
中西医结合疗法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探讨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8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好,且无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盖丽丽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
小柴胡片对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抗原递呈的影响
研究目的: 1.了解正常人与慢乙肝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 cellDC)是否具有功能上的差异,探讨慢乙肝患者体内HBV持续感染的机制。 2.从细胞免疫学角度评价小柴胡...
盖丽丽
关键词:小柴胡片树突状细胞抗原提呈细胞免疫学
中医临床型研究生培养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2009年
如何做好中医临床型研究生的临床培养工作十分重要,文章从培养一支合格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制定一个定位恰当的培养目标,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培养途径三方面进行了讨论。同时提出一些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郭聂涛赖海标祝向红罗泽坤雷纪丽盖丽丽
关键词:中医临床型研究生
《基层医生糖尿病相关知识调查问卷》信度和效度的评价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了解《基层医生糖尿病相关知识调查问卷》的信度与效度。方法采用重复测量、培训前后比较、不同人群比较及因子分析的方法进行信度和效度评价。结果该问卷两次测量结果的配对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1.78,P>0.05);两次调查的重测信度系数为0.98(>0.70)。培训前后得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5.28,P<0.01);效应尺度为0.62。不同学历人群得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6.81,P<0.01)。通过对所有调查者得分的因子分析,有2个公共因子。结论该问卷重测信度较好,结构效度和区分效度符合相关要求,反应度中等,能较好地调查出基层医生糖尿病相关的知识水平。
雷纪丽盖丽丽邱永军李雷
关键词:基层医生糖尿病知识调查问卷信度
广州中医药大学非医攻博专业研究生就业现状调查与分析
2007年
目的探明非医攻博专业研究生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建议措施,以加快我国中医学教育改革实践探索,培养出适应就业市场要求的中医学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方法围绕非医攻博专业研究生就业意向展开问卷调查,以用人单位聘用标准和制度、对人才的要求和考察、对非医攻博专业及研究生的认识和评价等内容为主题展开访谈。结果非医攻博研究生就业意向与用人单位认识评价存在巨大矛盾;就业区域的选择比较局限,就业市场已接近饱和;用人单位对不同本科专业背景、不同年龄研究生有不同需求。结论完善培养模式,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就业指导,出台与医学学制改革相配套的体制。
潘华峰冯毅翀程宾盖丽丽刘文红张海艇
关键词:非医攻博中医学医学教育模式就业现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