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锋
- 作品数:15 被引量:82H指数:2
- 供职机构:兰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超声检测股动脉内膜与冠状动脉造影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 2004年
- 马苏美南彩玲白明李伊林邹全白锋
- 关键词:超声检测股动脉内膜冠状动脉造影心血管病
- 7例铅绞痛误诊分析
- 1991年
- 铅中毒引起的腹绞痛是急诊时的主要症状,然而往往被内外科医师忽略而误诊。本文收集我院收治的7例铅绞痛误诊病侧,分析其临床表现和误诊原因,以引起重视和警惕。
- 王雪芹薛兆谱白锋
- 关键词:铅绞痛误诊分析主要症状腹绞痛诊病误诊原因
- SDF-1/CXCR4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不稳定冠状动脉疾病中的作用
- 2004年
-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是由骨髓基质细胞释放的趋化因子,是趋化因子CXC亚家族的成员之一。SDF-1不仅与正常机体造血功能的维持及造血干/祖细胞的回髓定位和植入有密切的关系,同时在不稳定冠状动脉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重点就SDF-1/CX-CR4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不稳定冠状动脉疾病中的作用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 慕仲元白锋张钲
- 关键词: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CXCR4生物学功能骨髓基质细胞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白介素-10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 观察血清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 -CSF)、白介素10 (IL -10 )水平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变化,探讨其与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 ACS患者38例(ACS组):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18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17例;对照组17例。用ELISA法测定血清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及白介素10水平。结果 血清M CSF水平AMI组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均<0. 05),UAP组高与SAP组和对照组(P均<0. 05),AMI组与UAP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 05);血清IL 10水平AMI组高于UAP组、SAP组和对照组(P均<0. 05), UA组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均<0. 05);ACS病人血清IL 10和M CSF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 352,P<0. 05)。结论 (1)ACS患者血清M CSF升高反映斑块的不稳定性。(2)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IL -10升高,并且与血清M CSF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反映了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作为抗炎因子的IL- 10与其他炎症因子相互作用的复杂性。
- 崔文建张钲白锋黄晏
-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白介素-10
- 心血管介入性治疗导致心脏压塞的临床分析
- 2004年
- 白锋张钲黄晏白明王文辉
- 关键词:心脏压塞射频导管消融术
- 超声诊断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价值
- 2004年
- 邓爱云张钲白锋黄晏庄登学
- 关键词:超声诊断心尖肥厚型心肌病血流动力学心脏结构
- 经皮血管闭合器在PCL患者中的应用
- 2004年
- 白明白锋药素毓潘明张钲
- 关键词:PCL止血
- 射频消融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时特征性心电图改变与房室结前传功能的关系
- 2003年
- 探讨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过程中特征性心电图改变与房室结前传功能的关系.特征性心电图改变指RFCA放电过程中交界性心律时出现室房阻滞、快速交界性心律(≥150次/min)、和房室阻滞.
- 黄晏张钲白锋秦建茹潘明白明
- 关键词: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心电图
- 120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心律失常的分析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直视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方法:12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室间隔缺损86例,房间隔缺损34例)在心脏直视缺损修补术后转入监护室持续心电监护,随时描记标准12导联心电图.了解发生心律失常的类型及预后。结果:59.2%(67/120)的患者术后发生心律失常,其中室缺修补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患者占47.5%,以右束支传导阻滞为主;房缺修补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患者14例,占34例的41%,以阵发性室上速和右束支传导阻滞为主。结论:先心病手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情况与缺损部位,手术方式、路径及术后血流动力学的稳定状况有极大的关系。
- 钟丽张钲白锋
-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并发症心律失常
- 关于C-反应蛋白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关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6
- 2001年
- 孙烈张钲白锋白明黄晏廉姜芳雷仁义王恒大
- 关键词:冠心病C-反应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