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菲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哈尔滨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胆囊
  • 1篇胆囊结石
  • 1篇胆囊结石合并
  • 1篇胆囊结石合并...
  • 1篇胆汁
  • 1篇胆汁返流
  • 1篇胆汁返流性
  • 1篇胆汁返流性胃...
  • 1篇胆总管
  • 1篇胆总管结石
  • 1篇多基因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 1篇上消化道
  • 1篇上消化道出血
  • 1篇十二指肠
  • 1篇十二指肠镜
  • 1篇思密达
  • 1篇思密达治疗
  • 1篇曲张

机构

  • 4篇哈尔滨市第一...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黑龙江省电力...
  • 1篇哈尔滨血液病...
  • 1篇海伦市第一人...

作者

  • 4篇田菲
  • 2篇李春明
  • 1篇张肖洁
  • 1篇卢润章
  • 1篇禹宏
  • 1篇杨晓春
  • 1篇王秀范
  • 1篇韩艳
  • 1篇胡凤丽
  • 1篇赵经慧
  • 1篇修崇坤
  • 1篇龙培滨
  • 1篇王秀江
  • 1篇杨光
  • 1篇张晶敏

传媒

  • 2篇黑龙江医学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09
  • 1篇2003
  • 1篇199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多基因甲基化检测对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的意义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通过对结直肠癌(CRC)组织中多基因甲基化水平的检测,探讨多基因甲基化对CRC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选取25例CRC患者胃镜采集标本组织,通过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CRC和炎性组织中甲基化水平,分析其与CRC患者临床各指标的关系。结果在CRC患者中,APC、P16、MLH1、DCC甲基化率分别为52.0%(13/25)、32.0%(8/25)、44.0%(11/25)、60.0%(15/25)。炎性组织中仅有1例DCC甲基化异常表达,甲基化率为10.0%(1/10),甲基化阳性率显著高于炎性组织(P<0.05),4种基因甲基化联合检测诊断CRC的阳性率为92.0%(23/25),高于单个基因检测的甲基化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PC、P16、MLH1、DCC基因在CRC患者中甲基化水平异常表达,联合检测APC、P16、MLH1、DCC可能作为CRC早期诊断的标志物。
王秀江卢润章张肖洁李春明杨光韩艳田菲修崇坤赵经慧
关键词:结直肠癌甲基化APC基因P16基因DCC基因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252例分析
1997年
本文对252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经胃镜检查96%病例发现出血灶,其中57.8%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28.9%为出血糜烂性胃炎,9.3%为消化性溃疡出血。其发病机理与肝功能衰竭和门脉高压所致的胃粘膜血循环障碍及应激等因素有关。
王秀范田菲张晶敏
关键词:肝硬化出血静脉曲张
思密达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03年
田菲杨晓春
关键词:内科学思密达胆汁返流性胃炎
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治疗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统计46例行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和20例开腹手术(OC)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治疗成功率、并发症、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取石成功45例,1例插管失败者经腹腔镜行胆囊切除并胆总管切开取石T型管引流术。术后高淀粉酶血症4例、水肿型胰腺炎2例,腹腔镜手术顺利,无胆道出血及腹腔感染发生,住院时间9~19d,平均13.5d。而20例开腹手术患者中术后出血1例、胆漏1例、胆管狭窄2例,住院时间12~22d,平均17.5d。结论十二指肠镜与腹腔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值得广泛推广。
李春明胡凤丽禹宏田菲龙培滨
关键词:十二指肠镜腹腔镜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