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东 作品数:63 被引量:178 H指数:8 供职机构: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博士科研启动基金 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食管癌高发区农村居民饮食状况及对食管癌认知调查 被引量:17 2010年 目的:了解食管癌高发区农村居民生活状况、饮食习惯及对食管癌认知状况,为防癌抗癌服务。方法:用自制问卷入户对四川省盐亭县、南部县4个乡镇20岁以上的农村留守居民的饮食状况及其对食管癌认知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近1年高发区居民进食泡菜、腌菜、酸菜量少的比例分别为43.8%、72.4%、54.3%;了解和清楚食管癌的人只有17.9%,了解和清楚本地区为食管癌高发区的人只有17.9%,了解和清楚食管癌常见诱因、主要症状、治疗措施、预防措施、政府干预措施的人分别7.1%、19.9%、5.7%、3.0%、1.7%。结论:食管癌高发区农村居民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但抗癌防癌宣传有待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对食管癌的认知宣传教育。 田东 贺巧 王洋 王英 王婧倩 吴溢 王喻 李行 卓晓建 胡丹丹 龙柏均 谢小亭 陈阳 钟利 唐义坤 蔡思源 田蓝元 杨雪 高修彬 黄麟 温向东 郭荣琨 陈治霖 黄杨 杨平 付茂勇关键词:食管癌 饮食习惯 胰管憩室一例 2010年 笔者在解剖1成年男尸胰时发现副胰管有一向下突出的憩室,该憩室位于主副胰管之间,底部朝向十二指肠降部,其根部狭窄,形如茄子。查阅资料,未见相同报道,为积累资料,现报告如下。 田东 付茂勇关键词:憩室 十二指肠降部 食管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响预后的因素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分析食管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2004年1月-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20例食管腺癌及同期手术的24例食管鳞癌患者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Kaplan-Meier方法绘制各临床病理参数的生存曲线,并用Breslow检验比较各组生存率变异。Cox模型分析影响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食管腺癌与鳞癌肿瘤平均长度分别为(4.2±1.8)cm、(5.4±2.0)cm(P<0.05)。生存时间分别为(20.2±15.0)月、(33.7±24.2)月(P<0.05)。食管腺癌肿瘤长度≥5cm的患者有12人,全部未发生淋巴结转移;肿瘤长度<5cm的有8人,其中有6人发生淋巴结转移(P<0.05)。单因素分析食管腺癌肿瘤长度、T分期、N分期、G分期、TNM分期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对生存时间均有影响(P<0.05)。多因素分析44例食管癌患者,TNM分期及组织学类型是影响其预后的因素(P<0.05)。结论:与食管鳞癌相比,食管腺癌肿瘤平均长度短,生存时间短。食管腺癌有无淋巴结转移与肿瘤长度有关。病变长度、T分期、N分期、G分期、TNM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对食管腺癌预后有影响。TNM分期及组织学类型是影响食管癌预后的因素。 田东 付茂勇 赵泽良 文红英 张霖 施贵冬 罗志林关键词:食管腺癌 临床病理参数 淋巴结转移 盐亭县和清镇市农村居民对食管癌高危饮食生活方式及防治认知现状调查 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比较盐亭县和清镇市两地农村居民饮食状况及对食管癌认知的异同,为食管癌早诊、早治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入户调查食管癌高发区四川省盐亭县和非高发区贵州省清镇市农村居民饮食状况及对食管癌的认知情况,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盐亭县两河镇居民共200人,其中男性103人(51.5%),女性97人(48.5%)。清镇市麦格乡农村居民165人,其中男性83人(50.3%),女性82人(49.7%)。高发区与非高发区农村居民的年龄和性别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地居民饮水来源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食管癌非高发区居民自来水使用率明显高于高发区居民。两地居民2016年及近10年(2006—2016年)饮食状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食管癌认知调查方面,食管癌高发区、非高发区居民了解和清楚食管癌疾病、常见诱因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高发区农村居民的饮食结构有所改善,对食管癌的认知情况比非高发区居民好,但食管癌防治知识的普及度仍较低。 莫帅佳 王喻 田东 黄桁 姜凯元 邓靓雅关键词:食管肿瘤 饮食状况 一种多功能大/小鼠气管插管台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大/小鼠气管插管台,属于动物实验领域。包括固定台、设置在固定台顶端的多组安装槽、设置在安装槽内的悬挂线夹片、设置在固定台上并位于悬挂线夹片下端的身躯固定组以及设置在固定台上的光源组,悬挂线夹片可... 田东 邓诗扬 王喻 黄桁 姜凯元 李红云 郭珂璇 张静秋 杨洁尘 魏桢婷 王小文 文红英文献传递 UICC/AJCC第6、7版食管癌及胃癌TNM分期系统在中国食管胃交界腺癌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比较第6、7版UICC-AJCC(Union for International Cancer Control/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食管癌和胃癌TNM分期系统在中国... 施贵冬 罗志林 付茂勇 田东 马顺然 赵泽良 张霖 贾科喉返神经在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为临床上行食管癌根治术减少喉返神经损伤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40具甲醛固定的成人尸体标本,解剖观测双侧喉返神经的分支、走行、各部横径及到毗邻解剖标志的距离。结果喉返神经在气管食管沟内的走形有垂直上行、由外下向内上斜行和不规则走形,喉返神经分支外形呈干状或袢状;喉返神经各部(起点、第1分支点、人气管食管沟点、入喉点)横径,左侧分别为(2.29±0.91)mm、(0.98±0.60)mm、(1.49±0.57)mm、(1.27±0.53)mm;右倾0分另U为(1.89±0.72)mm、(0.96±0.50)mm、(1.56±0.61)mm、(1.23±0.58)mm;左、右喉返神经各部分别到其毗邻解剖标志(食管纵轴、颈静脉切迹、同侧静脉角、喉结、同侧甲状软骨下角)的距离各不相同;双侧喉返神经起点分别到入喉点、锁骨下动脉起始部的距离有所差异,左、右侧喉返神经在入喉处距同侧静脉角分别为(40.17±6.58)mm和(43.11±7.06)mm。结论了解喉返神经的解剖学特点,对避免食管癌根治术喉返神经损伤所造成的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侯前梅 田东 付茂勇 骆明炎 张娇 蓝乙峰 廖振云 谢兴国关键词:喉返神经 食管癌 外伤性主支气管断裂早期诊治两例 被引量:3 2014年 外伤性支气管断裂是一种严重胸部损伤,发病率约占胸部损伤的1.7% ~2.9%1.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2].2012年9月-2013年7月笔者成功手术治疗2例闭合性胸部创伤致支气管断裂患者,通过分析其诊治经过及临床特点,为临床外伤性支气管断裂的早期诊治积累经验. 田东 付茂勇 张霖 王烈 魏蜀亮 赵泽良关键词:外伤性主支气管断裂 早期诊治 外伤性支气管断裂 闭合性胸部创伤 胸部损伤 手术治疗 三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进展期Siewert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术后生活质量测评的比较 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进展期Siewert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术后生活质量差异,为Siewert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手术方案的选择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进展期Siewert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9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三组,每组各30例,全胃切除组(全胃切除,男23例、女7例,年龄47~79岁),传统远半胃组(经左胸近半胃切除、传统远半胃食管吻合,男19例、女11例,年龄44~80岁)和窄管胃组(近半胃切除窄管状胃食管吻合,男25例、女5例,年龄47~83岁)。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EORTC)制定的癌症患者总体生活质量量表(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Core-30,QLQ-C30)、食管胃结合部癌专用量表(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Oesophagogastric-25,QLQ-OG25)比较上述三组患者在手术后半年和1年的生活质量。结果三组患者临床资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QLQ-C30:窄管胃组总体生活质量、躯体功能及疲倦维度均优于全胃切除组及传统远半胃组(P<0.05),情绪功能优于全胃切除组(P<0.05);全胃切除组角色功能、呼吸困难、疲倦、腹泻维度均差于传统远半胃组及窄管胃组(P<0.05);传统远半胃组食欲丧失重于全胃切除组及窄管胃组(P<0.05)。术后6个月QLQ-OG25:传统远半胃组反流症状重于全胃切除组及窄管胃组(P<0.05);全胃切除组焦虑症状重于传统远半胃组及窄管状胃组(P<0.05)。术后1年QLQ-C30:窄管胃组躯体功能、情绪功能优于全胃切除组及传统远半胃组(P<0.05),总体生活质量优于全胃切除组(P<0.05);全胃切除组腹泻症状重于传统远半胃组及窄管状胃组(P<0.05)。术后1年QLQ-OG25:传统远半胃组反流症状重于全胃切除组及窄管胃组(P<0.05)。余各条目及维度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进展期Sie 周瑜 施贵冬 田东 宁东 程良 刘俊宏 付茂勇关键词:食管胃结合部 腺癌 手术方案 生活质量 T1期食管癌淋巴结转移临床病理特征及手术方式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19年 T1期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率较低,预后较好,其五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随着目前检查手段及患者就诊意识的提高,T1期(早期)食管癌检出率越来越高,有关T1期食管癌的研究也逐渐增多且越来越深入.由于近年来手术方式的规范化,三野淋巴结清扫较过去明显增加,T1期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发现率也随之增多.而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程度、肿瘤位置与病理形态等是T1期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危险因素.对于局限于黏膜层的食管癌首选内镜下切除术,肿瘤突破至黏膜下层,仍选用根治性手术切除.腔镜手术也逐渐应用于T1期食管癌.本文就T1期食管癌淋巴结转移临床病理特征及手术方式做一综述,为评估T1期食管癌淋巴结转移风险,制定最佳的手术方案提供理论基础. 姜凯元 王喻 莫帅佳 黄桁 邓靓雅 田东关键词:T1期 食管癌 淋巴结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