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风斌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潍坊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毒性
  • 2篇胸痹
  • 2篇胸痹通胶囊
  • 2篇神经毒
  • 2篇神经毒性
  • 2篇溴甲烷
  • 2篇胶囊
  • 1篇电生理
  • 1篇电生理变化
  • 1篇毒理
  • 1篇毒理学
  • 1篇毒理学研究
  • 1篇心病
  • 1篇血液
  • 1篇血液流变
  • 1篇血液流变学
  • 1篇诱发电位
  • 1篇职业病
  • 1篇治疗冠心病
  • 1篇神经系

机构

  • 4篇潍坊医学院
  • 1篇潍坊市人民医...
  • 1篇潍坊学院
  • 1篇潍坊市中医院

作者

  • 4篇王风斌
  • 3篇王金光
  • 3篇唐可欣
  • 2篇唐可清
  • 1篇姜锋杰
  • 1篇李佩贤
  • 1篇李宁
  • 1篇尹国富
  • 1篇范志涛
  • 1篇王益光
  • 1篇任永清
  • 1篇王玉良
  • 1篇张广学
  • 1篇田立

传媒

  • 1篇中医药信息
  • 1篇潍坊医学院学...
  • 1篇职业医学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3
  • 1篇1998
  • 1篇199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溴甲烷中毒家兔脑电地形图的变化被引量:1
1998年
目的探讨溴甲烷对高级中枢神经系统电生理学的影响。方法采用呼吸道吸入法制成家兔急性溴甲烷中毒模型,观察中毒后家兔脑电地形图各频段功率值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染毒兔的脑电活动明显抑制,脑波慢化且呈弥漫性。地形图表现为δ,θ频段功率值明显升高(P<0.01),而反映大脑皮层兴奋过程的β频段功率则明显降低(P<0.05),α频段染毒后功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溴甲烷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一定的毒性作用,可明显抑制大脑的生物电活动,从而影响脑的高级功能。
唐可欣王益光王风斌王金光王玉良
关键词:溴甲烷神经毒性脑电地形图职业病
溴甲烷对家兔周围神经系统电生理变化的毒理学研究被引量:1
1997年
观察了溴甲烷急性染毒家兔后遗周围神经电生理的改变。实验组家兔溴甲烷染毒8周后,体感诱发电位表现为,刺激胫后神经引起的皮层和腰髓诱发电位主波波幅下降,皮层主波潜伏期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四肢肌电图表现为时程延长,幅值升高和多相百分比增加,特别是双侧后肢出现束颤和纤颤的失神经电位及代表神经元损伤的特征性巨大电位。结果提示,急性溴甲烷中毒后对周围神经,特别对脊神经有一定的实质性损害作用。
范志涛李佩贤王风斌李宁张广学任永清姜锋杰候光萍
关键词:溴甲烷神经毒性体感诱发电位周围神经系统
胸痹通胶囊对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被引量:7
2003年
目的 :观察胸痹通胶囊 (XBTC)对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 3 0只 ,随机分为药物实验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 ,分别灌服胸痹通胶囊和生理盐水 ,1周后取血测定两组大鼠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 (A)、红细胞变形指数 (IF)及血浆纤维蛋白原 (Fg)的含量。结果 :与生理盐水组比较 ,胸痹通胶囊组大鼠全血黏度明显降低 (P <0 0 1,P <0 0 5 ) ,红细胞聚集被明显抑制 (P <0 0 5 ) ,红细胞的变形指数和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含量显著降低 (P <0 0 5 )。结论 :降低血液黏度 ,改善血液流变状态 ,可能是胸痹通胶囊抗心肌缺血作用的机制之一。
唐可清唐可欣王金光田立王风斌
关键词:胸痹通胶囊血液流变学
胸痹通胶囊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唐可欣王金光唐可清王风斌尹国富
该研究在临床初步应用的基础上,应用现代医学研究技术,从生化学、电生理学、分子生物学等层面,进一步阐明该中药组方的心肌保护机制。并通过急性、慢性毒性实验,探讨该药发挥药理作用的最佳剂量和使用的安全性。并确定最经济、使用方便...
关键词:
关键词:胸痹通胶囊冠心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