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铁刚
- 作品数:11 被引量:62H指数:3
-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基于不同人群的针灸康复训练设备及康复训练系统
- 本发明涉及针灸康复训练技术领域,具体是基于不同人群的针灸康复训练设备及康复训练系统,包括外壳组件,所述外壳组件包括第一套管,且第一套管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套管,包括针体安装组件,所述针体安装组件设置在第二套管内部;针体发射组...
- 戴缙孟悦彭泽名霍宏赵楠贾洪涛许嘉犇宋琦崔博李树森王铁刚王若愚赵玥李南
- 医学生中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功能磁共振ReHo特征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通过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rs-fMRI)技术采集脑功能数据,利用局部一致性(ReHo)分析方法,探讨医学生群体中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患者与健康对照人群之间的脑功能差异,及其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从在读医学研究生中招募健康被试20名和符合CFS诊断的患病被试20例,对所有被试进行临床症状对应的量表评价和脑功能MRI检查,对比健康被试与CFS患者之间不同的脑功能激活状态,发现差异脑区,将差异脑区的ReHo强度值与临床症状量表评分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对比,CFS组在右侧丘脑和旁扣带脑回出现ReHo增高,而在双侧的颞中回出现ReHo降低。CFS组ReHo增高脑区的强度值与临床症状量表评分存在相关性,其中右侧丘脑与疲劳量表-14(FS-14)评分存在正相关(r=0.7128,P=0.0004),与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存在正相关(r=0.4303,P=0.0498),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结果存在正相关(r=0.4924,P=0.0274),右侧旁扣带脑回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存在负相关(r=-0.4510,P=0.0460),而ReHo降低的脑区与临床量表评分无明显相关。结论ReHo分析发现,相较于健康对照组,CFS患者边缘系统、基底节区等有异常激活状态出现,CFS患者脑功能ReHo存在明显差异,涉及到的脑区与情感、感觉、觉醒-睡眠、记忆任务有关,且与临床症状存在明显相关性。
- 王铁刚王铁刚孙忠人曾祥新戴缙戴缙王丰曹丹娜孙维伯屈媛媛李彬彬杨添淞
- 关键词:医学生慢性疲劳综合征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 经颅重复针刺刺激疗法对慢性疲劳综合征脑功能调控的fMRI研究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通过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技术记录脑功能信息,使用磁共振局部功能活动特性分析方法比率低频振幅(fALFF),研究经颅重复针刺刺激疗法(rTAS)对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患者自发脑活动的调控作用及其与临床症状改善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在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面向在读研究生招募符合CFS诊断标准的患病被试20例,纳入rTAS治疗组。对该组患者实施rTAS治疗8周,治疗前、后对所有被试进行症状学量表测评及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扫描,评价rTAS对CFS的疗效,并使用fALFF分析比较CFS患者脑功能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过8周治疗,CFS患者症状相关量表评分结果均有显著变化,其中疲劳量表FS-14、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降低(P<0.05),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评分升高(P<0.05);此外,左侧中央后回fALFF升高,右侧小脑上部fALFF降低;且以上差异脑区的fALFF值与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变化存在一定相关,左侧中央后回fALFF值与FS-14、SCL-90、PSQI存在负相关(均P<0.05),与MoCa存在正相关(P<0.05);右侧小脑上部fALFF值与FS-14、PSQI存在负相关(均P<0.05),与MoCa存在正相关(P<0.05)。结论rTAS能改善CFS患者临床症状,改变患者脑功能的自发活动状态,CFS患者治疗前后的fALFF改变与临床症状相关,提示rTAS治疗CFS是通过中枢神经调控机制实现的。
- 王铁刚王铁刚孙忠人戴缙王丰王军于晓东屈媛媛李彬彬冯楚文杨添淞
- 关键词:慢性疲劳综合征功能磁共振
-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针灸调节突触可塑性研究领域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基于文献计量学探讨近20年针灸调节突触可塑性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方法:以2002~2022年期间发表于CNKI的针灸调节突触可塑性实验研究为文献来源,应用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对作者、机构及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纳入文献169篇,来源于73种期刊,《针刺研究》发文量最高;涉及作者421位,以孔立红为代表;研究机构148家,以福建中医药大学为代表;关键词325个,电针出现频次最高;关键词聚类效果显著,主要包括针灸调节突触可塑性的干预手段、研究疾病、作用靶点及机制;近年来突现词聚焦于针药结合、认知功能、长时程增强,且持续性可观。结论:近20年我国针灸调节突触可塑性研究领域发展迅速,已形成相对稳定的研究团队及研究方向。
- 冯楚文屈媛媛孙忠人孙维伯王铁刚杨添淞
- 关键词:针灸突触可塑性可视化分析知识图谱CITESPACE
- 基于《黄帝内经》“治痿独取阳明”探析脊髓损伤的治疗被引量:13
- 2022年
- 脊髓损伤是当今医学领域尚未解决的难题之一,通过对《黄帝内经》中"治痿独取阳明"理论的丰富内涵进行梳理总结,从病因病机等方面详细阐述脊髓损伤与痿证的关系。进一步运用该理论对脊髓损伤进行辨证指导,以"取阳明"为治疗脊髓损伤的基本法则,从中药及针灸治疗两方面具体阐述其临床应用,以期为脊髓损伤治疗及预后提供临床指导。
- 孙忠人胡其回郭峥孙志新卢英琦王铁刚马瑀彤尹洪娜
- 关键词:脊髓损伤痿证阳明经针灸
-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1例治愈报告被引量:1
- 2008年
-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dysuophy myommic,DM)属于疑难病,长期服用西药对肝肾有较大副作用。在孙申田教授指导下,笔者运用针灸推拿加口服中药汤剂治疗DMI型(DMI)患者1例,取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 王铁刚刘宏洋孙申田
- 关键词:强直性肌营养不良治愈口服中药汤剂服用西药针灸推拿疑难病
- 针灸治疗围绝期综合征的概况及特色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方法:分析国内外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现状,结合文献详细阐述国内外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具体方法及其研究。结论: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有着极大的潜在效益。
- 刘宏洋孙远征王铁刚
- 针刺足运感区及四白穴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病疼痛的临床观察
- 目的:本文探讨针刺足运感区及四白穴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病疼痛的疗效,并且试图证明此取穴方法的科学性。尤其是此法在短时间内迅速改善膝关节功能的确切性。研究方法:本研究选择了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病患者并经过临床查体及结合影像学...
- 王铁刚
-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针刺足运感区四白穴
- 文献传递
- 基于不同人群的针灸康复训练设备及康复训练系统
- 本发明涉及针灸康复训练技术领域,具体是基于不同人群的针灸康复训练设备及康复训练系统,包括外壳组件,所述外壳组件包括第一套管,且第一套管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套管,包括针体安装组件,所述针体安装组件设置在第二套管内部;针体发射组...
- 戴缙孟悦彭泽名霍宏赵楠贾洪涛许嘉犇宋琦崔博李树森王铁刚王若愚赵玥李南
- 棒击推拿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成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盆底肌表面肌电值的变化被引量:35
- 2022年
- 背景:棒击推拿治疗压力性尿失禁临床有效,但与电刺激生物反馈的联合治疗方案尚未见报道。目的:评估棒击推拿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对成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21年1-9月在大庆市中医医院女性康复门诊就诊的尿失禁确诊患者72例,使用随机数字法对患者进行分组,每组36例,治疗组患者接受棒击推拿及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仅接受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两组患者均接受20 d的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接受盆底肌表面肌电图检查、1 h尿垫试验、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评分及改良牛津肌力分级测试,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20 d观察指标的变化情况,评估患者病情及疗效,并在疗程结束后6,12周进行随访。结果与结论:(1)治疗20 d后,两组患者在表面肌电、1 h尿垫试验、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评分及牛津肌力分级方面均有改善,且治疗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高(P<0.05);(2)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2%)高于对照组(67%),其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经过6,12周随访,治疗组的尿失禁问卷简表评分依旧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4)提示棒击推拿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能有效减少患者的尿失禁频率及程度,提高盆底肌肌力,改善盆底功能,且棒击推拿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方案还能改善患者压力性尿失禁的伴随症状,维持更长的治疗效果;(5)此外引入神经肌肉电生理指标评估疗效较为客观,棒击推拿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作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尿失禁的治疗方案,有一定深入研究和推广价值。
- 王铁刚潘丽娜王海杨添淞杨添淞
- 关键词:压力性尿失禁内功推拿盆底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