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宝
- 作品数:35 被引量:382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 黄、东海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学现状及10年间变化
- 本研究根据2001年3、8月和2011年4、8月在黄、东海海域进行的大型底栖生物大面站调查资料。虽然2001年和2011年的调查断面和站位设置稍有差异,但调查范围基本一致。本研究在做10年间比较时,除了整个黄东海海域的调...
- 李新正王洪法王金宝董栋马林张宝琳
- 关键词:大型底栖生物生态学生物多样性
- 文献传递
- 胶州湾棘皮动物的数量变化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被引量:17
- 2004年
- 利用 1998~ 2 0 0 2年 19个季度月胶州湾 10个站的海洋调查资料 ,对底栖棘皮动物的数量变化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 .胶州湾棘皮动物平均总生物量 11.82 g/m2 ,平均总栖息密度 5 .6 3个 /m2 .分布区主要在 1、3、4、7号站 ,底质沉积类型为粉砂 -粘土、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区域 .棘皮动物的分布除与底质有关外 ,其数量变化与温度、初级生产力关系较明显 ,二者升高 ,其生物量、密度也较明显升高 .图 5表 3参
- 李新正王洪法于海燕李宝泉王金宝
- 关键词:棘皮动物环境因子
- 胶州湾辛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学调查被引量:25
- 2007年
- 利用2003年8月至2004年5月(夏、秋、冬、春季)4个季度月在胶州湾辛岛潮间带的3个不同潮区的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获得大型底栖动物43种,其中低潮区出现27种,中潮区和高潮区20种和19种,有6种属于3个潮区共有种。大型底栖动物总平均栖息密度为102.5个/m2,5月最高,为144.67个/m2,2月最低,为52.66个/m2;总平均生物量为60.01g/m2,11月最高,为102.99g/m2,2月最低,仅为11.87g/m2。本区大型底栖动物的栖息密度和生物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 张宝琳王洪法李宝泉王永强王金宝李新正
- 关键词: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学研究
- 青岛近海浒苔暴发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生态研究被引量:13
- 2011年
- 利用2008年7月3日至25日在青岛附近海域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Muell.)J.Ag]暴发期间进行的大型底栖动物定量分析资料,研究了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在物种组成、生物量和丰度以及物种多样性方面的动态变化,以了解浒苔暴发对大型底栖动物的生态学影响。结果表明,本项目调查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152种,其中优势类群是环节动物多毛类78种,占51.32%。在调查期间,底栖动物的物种数量、平均栖息密度和生物量及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发生较大的变化,其中环节动物多毛类的变化尤其明显。ABC曲线分析也表明,胶州湾口附近取样站的底栖动物群落在当时已受到中等程度干扰,其他某些站位在某次调查中也显示出一种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倾向于受到中等程度干扰的状况。
- 王洪法李新正王金宝李宝泉
- 关键词:青岛近海大型底栖动物
- 胶州湾多毛类环节动物数量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被引量:23
- 2006年
- 根据1998—2002年胶州湾10个站各季度大型底栖动物调查结果,讨论了多毛类环节动物在各站出现种数、生物量、栖息密度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海底底质是影响多毛类数量分布与变化的重要因子,沙质软泥有利于多毛类生长,而粗沙砾石底质多毛类分布较少;春季多毛类种数、生物量和栖息密度均较高;在一定条件下,盐度是多毛类的限制因子,当盐度升高时,其生物量和栖息密度呈增加趋势.
- 王金宝李新正王洪法于海燕李宝泉
- 关键词:多毛类生物量栖息密度环境因子
- 南海北部浮游生物中的放射虫分类学和生态学研究
- 对南海北部湛江海区和榆林海区1959年全年各月所取浮游生物小网样品中多孔射虫进行了研究,对放射虫种类进行了系统鉴定和定量统计,研究了放射虫的种类组成与类群特征及其丰度和种类多样性,并讨论了放射虫的季节变化,初步分析了环境...
- 王金宝
- 关键词:浮游生物放射虫分类学生态学
- 文献传递
- 南海北部浮游生物中的放射虫分类学和生态学研究
- <正> 放射虫是一类大洋性浮游原生动物,广泛分布于从赤道到两极的各种海域,同时垂直分布于从海洋表层到几千米的深层水体中。放射虫也是海洋微体古生物中的一个重要类群,沉积物中的化石放射虫蕴涵大量的古环境和古气候信息,在古海洋...
- 王金宝
- 关键词:放射虫南海北部生态学分类学
- 文献传递
- 不同孔径底层筛对胶州湾大型底栖动物取样结果的影响被引量:18
- 2005年
- 利用2003年11月在胶州湾所设的20个站,每站成功取4个定量采泥样品,每两个样品分别用底层筛孔径0.5 mm和1.0 mm的套筛冲洗所得的大型底栖动物样品,进行大型底栖动物栖息密度、生物量及种数比较分析。结果显示,0.5 mm孔径底层筛样品的总平均栖息密度、总平均生物量、总种数分别是1.0 mm底层筛的样品的1.36,1.19,1.15倍;两种筛所获的样品对大型底栖动物的栖息密度影响最明显,对生物量、种数影响较小;环节动物多毛类、甲壳动物类群中的钩虾类个体较细小,是受底层筛孔径影响最明显的类群;0.5 mm孔径底层筛的取样质量明显好于1.0 mm孔径底层筛。
- 李新正王洪法王金宝张宝琳李宝泉
-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
- 黄河口岔尖岛、大口河岛和望子岛潮间带秋季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学调查被引量:16
- 2008年
- 2005年11月(秋季)对位于黄河口的岔尖岛、大口河岛和望子岛三岛的高、中、低潮带(岔尖岛:C1、C2、C3;大口河岛D1、D2、D3;望子岛W1、W2、W3)所设的9个采样站进行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分析所获得的样品。结果表明,本次秋季调查共采到大型底栖动物34种,其中多毛类种类最多,13种,软体动物11种,甲壳动物8种,其他类群2种;大型底栖动物总平均栖息密度为164ind./m2,总平均生物量为61.12g/m2;9个采样站底栖生物的种类组成和数量特征有较大差异,其中物种数最高的为D3站,最低的为C1站。黄河口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生态特征主要受底质、潮汐、季节和人为干扰等因素的影响。
- 王晓晨李新正王洪法李宝泉王金宝于子山
- 关键词: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黄河口
- 1997年秋季南沙群岛海域上层水体中多孔放射虫物种多样性及分层分布
- 王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