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伟
- 作品数:18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 唐圭璋对李清照研究的贡献及方法论意义被引量:1
- 2012年
- 李清照是唐圭璋先生词学研究中用力甚勤的词人之一。唐老对清照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丰富详实,对清照生平事迹的考论扎实详细,对易安词文学成就的评价全面客观,对我们作词学个案研究具有方法论意义。
- 张再林王金伟
- 关键词:唐圭璋
- 笔记野史对古代文学研究的价值管窥——从袁编《文学史》对笔记野史类著作的征引说起
- 2012年
- 笔记与野史是两种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文献类型,其不同主要在于文史有异,而相似性则在于内容杂糅、组排形式随意以及撰述角度的兼容,故两者"分"与"合"应参考量的因素依情况而定。相关的研究重视对当时代和有影响的笔记野史类著作的使用。笔记野史之于古代文学研究有反映文学事实、对学术概念与学说正源清流及"粗线勾勒"作家形象等方面的价值。
- 王金伟
- 关键词:野史古代文学研究
- 北宋后期文人结盟及其文学意义被引量:1
- 2015年
- 宋代文人结盟风气的兴盛,与独特的政治模式和文人心态密切相关。对朋党观念的接受与北宋后期极端的文学生态,刺激了文人借助群体力量来开拓创新的追求。苏轼凭借巨大的个人感召力聚集了众人,但其卒后苏门趋于式微;江西派文人因服膺黄庭坚颇具实用性的文法主张而汇聚成群,绵延不绝;理学派文人则关注儒学思想的承传,重道轻文。苏门凸显了苏轼风格,为"苏学"的兴起奠定了基础。山谷诗学主张促进了宋诗的定型与嬗变。伊洛文人结盟,形成北宋理学思想体系,对文学也影响深远。
- 王金伟
- 李商隐诗中的“莫愁”形象——兼及李诗的用典特点等问题
- 2012年
- "莫愁"这一形象在唐之前大致有两种原型:石城莫愁和洛阳莫愁。李商隐的诗有6首直接写到莫愁。考辨历来研究者的观点并精析诗中之所用,可见李商隐使用"莫愁"典故大致暗循此两者,而又在具体情况下丰富灵活。由此亦可进一步理解李诗曲折朦胧的特点。
- 王金伟
- 关键词:用典
- 勾漏洞的历史文化价值刍论——以古代勾漏诗为考察中心被引量:2
- 2013年
- 勾漏洞是广西著名旅游胜地。古代勾漏诗描绘了洞中自然人文景致,展现了其美的外貌与内涵,亦联络了历来游客,丰富了其文化蕴涵,具有重要意义。来此游览的士人通过诗歌表现了对道家思想的追慕,也反映了他们对儒家本位思想的固守。勾漏诗在艺术上颇具特色,在文学与史学方面也有一定文献价值。
- 崔晶王金伟
- 关键词:历史文化价值
- 略论元代山东曲作家之散曲创作
- 2014年
- 元曲呈现出一定的地域性特点,山东是其创作的重要区域。对元代山东曲作家的散曲创作,当今研究界之关注多在单独作家上,群体性的研究稍显不足。深入探讨,可见元代山东曲作家多身有功名、曲作豪爽幽默并表现出一定的"矛盾"性特征。
- 王金伟
- 关键词:元代散曲
- 苏轼与西湖被引量:2
- 2016年
- 西湖,是苏轼文学生命中不断出现、反复歌咏的标志性地理意象。他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抒写游览杭州、颍州、惠州等各地西湖的真切感受,体现出心态、情趣的变迁。西湖是慰藉诗人的情感港湾,温润怀抱,滋养心田,既彰显出风雅文士的潇洒风度,也成为其漂泊人生当中魂牵梦绕的精神家园。
- 高峰王金伟
- 关键词:地理意象
- 北宋边塞诗词研究
- 宋代边塞诗、词的创作具有自身的特色和成就,其形成、发展深受宋代军政制度与外交政策的影响。宋代兵学研究与宋人的边塞诗观也起了一定作用。方回《瀛奎律髓》对于边塞诗更是进行了专门而细致的选、评,对边塞诗类别的形成与研究有重要意...
- 王金伟
- 关键词:北宋边塞诗边塞词作家群体
- 文献传递
- 宋代边塞诗词文献及其研究评述被引量:2
- 2015年
- 宋代边塞诗词具有异于其他历史时期的特色,但相关研究不足。宋代边塞诗词的基础文献整理不够,黄麟书《宋代边塞诗钞》等文献有重要价值但未引起足够重视。近年来,宋代边塞诗、边塞词的研究出现了一些成果,港台地区和域外学界也有颇多重要的相关研究。对于宋代边塞诗词,系统而有针对性的研究非常必要。
- 王金伟
- 北宋晚期的文人结盟与诗歌嬗变研究
- 北宋晚期的文人结盟在诸多方面呈现出不同于前的一些新的特点。其形成有特定的复杂原因。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外界因素以及当时文人的心理状态等内在原因共同作用,造成了此间文人群体的分野。这一时期的文人结盟群体,主要有苏门文...
- 王金伟
- 关键词:北宋晚期诗歌嬗变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