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菡

作品数:9 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超声
  • 4篇血管
  • 3篇动脉
  • 3篇颈部
  • 3篇颈部血管
  • 3篇颈动脉
  • 2篇血管超声
  • 2篇血管造影
  • 2篇血性
  • 2篇造影
  • 2篇缺血
  • 2篇颈部血管超声
  • 2篇老年
  • 2篇老年人
  • 1篇动脉超声
  • 1篇动脉狭窄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多发病
  • 1篇多普勒
  • 1篇心病

机构

  • 8篇南阳市第一人...

作者

  • 8篇王菡
  • 2篇王宏伟
  • 1篇张宏图

传媒

  • 2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现代医用影像...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肝脏
  • 1篇包头医学院学...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四川解剖学杂...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颈部血管超声在脑梗塞合并颈动脉狭窄病变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颈部血管超声在脑梗塞合并颈动脉狭窄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收治的脑梗塞患者220例作为研究组,随机挑选同期入院体检的健康者158例作为对照组,分别使用颈部血管超声检测各组患者颈动脉狭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颈部血管狭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其血管狭窄发生率为94.09%(185/220),明显高于对照组7.59%(12/158)(P<0.05)。结论颈部血管超声诊断脑梗塞合并颈动脉狭窄病变可行性较好,可用于脑梗塞高危人群的早期筛查。
王菡
关键词:脑梗塞颈动脉狭窄颈部血管超声
颈动脉超声与脑血管造影在缺血性脑血管病应用价值评估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脑血管造影以及颈动脉超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2月间在我院治疗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200例)当作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都进行脑血管造影检查和颈动脉超声检查,甲组是进行脑血管造影检查,乙组是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对两组检查结果进行评价。结果:甲组颈动脉闭塞的检出率(6.00%)大于乙组(5.50%),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X2=0.046,P=0.830)。甲组颈动脉狭窄<70.0%的检出率(31.50%)大于乙组(27.50%),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X2=0.769,P=0.380)。甲组颈动脉狭窄70.0%-99.0%的检出率(62.50%)大于乙组(52.00%),具有统计学意义(X2=4.505,P=0.034)。乙组颅外颈动脉斑块检出率(75.50%)大于甲组(51.50%),具有统计学意义(X2=24.582,P=0.000)。结论: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脑血管造影、颈动脉超声对于颈动脉闭塞和颈动脉狭窄<70.0%检出率上差异不显著,在颈动脉狭窄70.0%-99.0%上的检出率上两种检查方式均较高,而在颅外颈动脉斑块上颈动脉超声的检出率要高于脑血管造影。
王菡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脑血管造影颈动脉超声
超声对绝经前后女性无症状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同龄男性对比研究
2014年
目的:超声对女性绝经前后无症状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同年龄组男性对比观察研究。方法应用高频超声对160例体检人群颈动脉普查,进行颈部动脉的横切面扫查、测量并严格记录。结果在45~50岁组中,女性发病率明显低于同年龄组的男性;51~60岁组,内中膜增厚程度和斑块的发生率略低于相同年龄组的男性内中膜厚度和斑块的发生率;而61~70岁组及70岁以上组的女性和男性内中膜增厚和斑块发生率之比均为1:1。结论女性绝经前期颈动脉硬化发生率明显低于同年龄组男性;女性绝经2年之后颈动脉硬化发生率略低于同年龄组男性,随着绝经时间的增加,颈动脉硬化程度明显加快,60岁以后女性、男性颈动脉硬化发生率无差异。
王菡
关键词:高频超声绝经前后
超声-CT/MRI融合成像技术对肝癌射频消融术疗效的评估价值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探讨超声-CT/MRI融合成像技术对肝癌射频消融术(RFA)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5月至2016年7月于我院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肝癌的90例患者共109个病灶,在RFA术中采用超声-CT/MRI融合成像技术评估消融范围及指导补针。以术后3个月内的增强CT或MRI、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判断的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价超声-CT/MRI融合成像技术对评估RFA疗效的准确性,并随访术后局部肿瘤复发或转移情况。结果 (1)109个病灶中有3个单发病灶因图像融合不成功而采用常规超声造影评估,消融术后均未补针,术后复查增强CT或MRI示2个病灶有肿瘤残留,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肝细胞癌。(2)余下106个病灶消融术后经融合成像技术评估,23个病灶符合补针条件,补针率21.7%,术后经金标准证实完全消融率为100%,融合成像技术评估RFA效果的准确性为100%。(3)术后随访(14.7±1.6)个月,达到消融安全边界者的复发率为0%(0/81),未达到安全边界者及采用常规超声造影评估者的复发率为7.8%(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CT/MRI融合成像技术可成功应用于多数肝癌患者,能准确评估消融是否到位,提高完全消融率,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王菡王宏伟
关键词:肝癌射频消融
老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超声诊断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老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超声诊断方法与效果。方法:2011年9月~2013年11月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老年肺心病患者80例,均进行彩色超声诊断与造影确诊。结果:所有患者超声表现为程度不等的心房或心室增大,而彩色超声显示肺动脉压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通过判断,老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超声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97.7%和91.9%。结论:老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超声诊断能有效鉴别冠心病发病情况,从而指导治疗。
王菡
关键词:老年人肺心病冠心病超声诊断
泌尿系统多发病尿流动力学彩色多普勒变化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为了拓宽泌尿系统疾病的彩色多普勒技术在诊断中的应用范围。方法:利用超声多普勒技术重点对肾脏、输尿管常见病进行开口喷尿异常活动的尿流动力学分析。结果:CDFI观察输尿管开口喷尿活动可以间接或直接反映肾脏输尿管功能状态和病理状态,所导致的尿流动力学改变。结论:彩色多普勒对泌尿系多发病尿流动力学诊断有重要价值。
王菡王宏伟
颈部血管粥样斑块超声检查对早期防治老年人缺血性脑病的意义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颈部血管粥样斑块超声检查对老年人缺血性脑病早期防治的启示。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220例缺血性脑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220名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人员的超声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软斑、扁平斑、硬斑检出率分别为39.5%、13.2%、19.1%,分别高于对照组的0.9%、0.5%、0.9%(P<0.05);观察组左、右颈总动脉内径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左、右颈内动脉颅外段内径均值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部血管粥样斑块超声检查能够较好地检查出患者的左、右颈总动脉内径与颈内动脉颅外段内径参数,在老年人缺血性脑病中具有较高的检出率,从而为缺血性脑病的早期防治提供参考。
王菡
关键词:缺血性脑病超声检查
颈部血管超声联合CTA对急性脑卒中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分析颈部血管超声(CVUS)联合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对急性脑卒中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选择在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完成急诊溶栓介入术的急性脑卒中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访至2023年1月1日,将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患者纳入观察组,未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者纳入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的CVUS、CTA检查指标,并评估CVUS联合CTA检查对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患者颈内动脉的阻力指数(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搏动指数(PI)明显高于对照组,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期末流速(Vd)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颈内动脉血流量(BF)、血容量(BV)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平均通过时间(MTT)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显示,CVUS联合CTA对急性脑卒中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测最大曲线下面积为0.705。结论:急性脑卒中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比较高,可伴随有CVUS联合CTA参数指标异常,CVUS联合CTA对急性脑卒中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刘怡之王菡张宏图张青
关键词:急性脑卒中心血管不良事件颈部血管超声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