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耿

作品数:31 被引量:64H指数:5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汕头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社会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1篇内障
  • 11篇近视
  • 11篇白内障
  • 6篇合并白内障
  • 6篇高度近视
  • 5篇青光
  • 5篇青光眼
  • 4篇原发性
  • 4篇手术
  • 4篇术后
  • 3篇眼科
  • 3篇摘除
  • 3篇切口
  • 3篇屈光
  • 3篇接触面积
  • 3篇晶状体
  • 3篇患者术后
  • 3篇急性
  • 3篇急性闭角型
  • 3篇急性闭角型青...

机构

  • 31篇汕头大学
  • 1篇上海市儿童医...

作者

  • 31篇王耿
  • 15篇张铭志
  • 6篇邱坤良
  • 5篇黄育强
  • 4篇黄楚开
  • 4篇张婉琪
  • 3篇杜雅莉
  • 3篇张日平
  • 3篇王振茂
  • 3篇黄惠春
  • 2篇刘应鹏
  • 2篇马迪
  • 2篇陈彬
  • 2篇邵运良
  • 2篇林建伟
  • 1篇孙丽霞
  • 1篇张庆英
  • 1篇张少斌
  • 1篇刘丽芳
  • 1篇杨冰芝

传媒

  • 4篇眼科新进展
  • 2篇眼科学报
  • 2篇中华实验眼科...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汕头大学医学...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中华眼视光学...
  • 1篇临床医学进展
  • 1篇眼科学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4
  • 4篇2009
  • 2篇2006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眼前节OCT对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晶体虹膜接触面积的分析
刘扶摇林丹婷王耿
改良式大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评价改良式大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8例(32眼)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行改良式大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核硬度Ⅲ级20眼,Ⅳ级11眼,Ⅴ级1眼,术后随访212个月,观察视力、屈光度及手术并发症。结果所有32眼中,28眼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明显优于术前;4眼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无改善,眼底检查均发现较严重的高度近视性眼底病变。术后和术前最佳矫正视力(logMAR)为0.84±0.71和1.43±0.73,等效球镜度数(-1.86±1.41)D和(-15.33±5.0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中发生部分悬韧带离断者1眼,1眼娩核时出现虹膜出血;术后轻度角膜水肿11眼、前房积血1眼、短暂性高眼压1眼、葡萄膜炎症反应3眼,经处理均在1周内病变消失。术后1眼人工晶状体植入于睫状沟,其余病例人工晶状体均植入囊袋内。随访期间未发现人工晶状体偏移。结论改良式大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安全有效,适用于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
杜雅莉马迪黄育强黄楚开张婉琪王耿
关键词:高度近视白内障前房维持器
眼前段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分析正常人中虹膜与晶状体的接触面积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林丹婷刘扶摇王耿
一种清晰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的合成方法及其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清晰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的合成方法及其系统,方法包括:对受试者的眼底进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分别得到真实的模糊图像和清晰图像;基于所述清晰图像,通过视网膜结构中的内界膜对所述模糊图像进行图像配准,得到已配准...
王耿石丽品林建伟邱坤良张铭志邱珈莉
白内障手术并发角膜后弹力层脱离行前房注气术治疗效果的回顾性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后弹力层脱离(Descemet’s membrane detachment, DMD)患者接受前房注气术的解剖复位和视功能恢复情况。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4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在汕头国际眼科中心诊断白内障术后角膜后弹力层脱离并接受了前房注气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观察指标为角膜后弹力层是否重新附着以及术后最佳矫正视力。结果:患者平均年龄为70.16 ± 9.99岁,男女比例为9:16。在首次前房注气术后,25例患者中有18例(72%)角膜后弹力层成功复位。常见并发症包括持续性DMD (24%)、气体相关性瞳孔阻滞(8%)、接触式房角关闭(4%)、角膜内皮失代偿(4%)和葡萄膜炎(4%)。复位成功率与患者年龄、性别和干预时间无显著相关性。6例患者因持续性DMD接受了二次的前房注气术,6名(100%)均成功重新附着。在解剖上成功复位的患者,72%在术后一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优于0.5。结论:前房注气术是治疗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即便面对脱离时间长的病例。Purpose: To evaluate the anatomical reattachment and visual recovery outcomes of Descemet’s membrane detachment (DMD) after phacoemulsification cataract surgery treated with anterior chamber air injection. Methods: This retrospective study analyzed the clinical data of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post-cataract surgery DMD who underwent anterior chamber air injection at Joint Shantou International Eye Center of Shantou University and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from October 2014 to October 2019. The primary outcomes included the rate of anatomical reattachment of Descemet’s membrane and the postoperative 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 (BCVA). Results: The mean age of patients was 70.16 ± 9.99 years, with a male-to-female ratio of 9:16. After the first anterior chamber air injection, 18 of 25 patients (72%) achieved successful Descemet’s membrane reattachment. Common complications inclu
杨剑玲陈镔瑶刘昕宇王耿
关键词: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白内障术后
眼前节OCT对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晶体虹膜接触面积的分析
刘扶摇王耿林丹婷郑策
后巩膜葡萄肿深度与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后屈光误差的关系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研究后巩膜葡萄肿深度与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后屈光误差的关系。方法选取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伴后巩膜葡萄肿的患者共56例(70眼)。术前B超测量后巩膜葡萄肿深度。术后2个月时测量患者屈光状态,计算平均绝对屈光误差值(mean absolute refractive error,MAE),并将后巩膜葡萄肿深度与MAE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预期屈光度为(-2. 91±0.85) D,术后实际屈光度为(-2.63±1. 15) D,MAE为(-0.74±0.56) D,实际屈光度与预期屈光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 723,P=0.008)、。本组患者后巩膜葡萄肿深度为0~6.27 (2. 13±1.45)mm,其中64眼能测出后巩膜葡萄肿深度;6眼无法测量其后巩膜葡萄肿深度。后巩膜葡萄肿深度与眼轴长度呈正相关关系(r=0. 776,P=0.00);后巩膜葡萄肿深度与MAE呈正相关关系(r=0.522,P=0.00);MAE与眼轴长度呈正相关关系(r=0.540,P=0.00)。结论随着高度近视后巩膜葡萄肿深度增加,术后屈光误差增大。
杜雅莉金创林丽瑜黄惠春王耿
关键词:高度近视后巩膜葡萄肿眼轴长度
RNA测序法比较POAG与非POAG供体眼球小梁网基因表达的差异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使用RNA测序技术比较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与正常人小梁网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差异,探讨POAG可能的基因学病因。方法实验组小梁网组织来自汕头国际眼科中心行小梁切除术的3例POAG患者,对照组小梁网组织来自汕头眼库的2例非POAG供体眼球。提取2个组小梁网组织RNA进行测序获得基因表达谱,用R软件包edgeR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基因表达的差异,用DAVID生物信息分析网站对差异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及功能注释聚类分析。采用KOBAS 3.0进行PANTHER富集通路分析,揭示POAG可能的基因学病因。结果(1)RNA测序共得到28821条基因,2个组间有统计学差异的基因22条[错误发现率(FDR)<0.05],其中转录表达上升的基因1条,转录表达下降的基因21条;(2)表达差异的基因功能集中,生物学过程涉及角化、表皮发育、中间丝细胞骨架组织等,细胞成分涉及角蛋白丝、中间丝、细胞外泌体、触珠蛋白-血红蛋白复合体等,分子功能涉及结构分子活性、细胞骨架结构组成等;(3)与差异基因相关的PANTHER富集通路主要包括纤溶酶原激活级联反应、p38 MAPK、氧化应激反应及p53通路等。结论角蛋白表达异常、中间丝细胞骨架结构改变、血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级联反应以及p38 MAPK等通路调控改变引起的小梁网及细胞外基质重塑可能是POAG发病的原因。其中,与发病机制相关的差异基因主要包括细胞骨架相关基因及细胞外基质重塑相关基因,细胞骨架及细胞外基质可作为青光眼治疗的靶组织。
刘丽芳曾锦惠黄楚开王耿张铭志
关键词: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小梁网
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后人工晶状体位移对屈光度的影响被引量:18
2019年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人工晶状体位移对屈光度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21例27眼,记录术后1 d、1周、1个月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及屈光度,使用IOL Master生物测量仪测量眼轴长度、晶状体厚度及角膜曲率,使用Tomey SS1000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anterior segment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AS-OCT)测量有效晶状体位置,观察术后人工晶状体在囊袋内的位移,并分析其对术后屈光度的影响。结果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后1 d、1周、1个月屈光度分别为(-1.59±1.64)D、(-1.80±1.66)D、(-1.47±1.39)D,术后各时间点屈光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95,P=0.746)。运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发现,术后屈光度变化与人工晶状体位移呈正相关(r=0.355,P=0.008),且术后1个月绝对屈光度误差与眼轴长度呈正相关(r=0.514,P=0.006),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术后1个月绝对屈光度误差与术前角膜曲率及晶状体厚度均无相关性(均为P>0.05)。结论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后人工晶状体位移是术后屈光度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手术患者眼轴越长术后绝对屈光误差越大。
张婉琪程缨淋黄惠春王耿王振茂
关键词:高度近视屈光度
眼科专科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与思考被引量:4
2022年
眼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规培”)是培养眼科医师的必要环节。我国规培模式日臻成熟,但眼科规培过程管理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包括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的规培协调问题、师资激励、规培学员类型多样、研究生和规培“双轨制”、如何开展显微手术技能培训等,很多具体方案和措施仍在摸索中。眼科专科医院学科体系建设相对完善,配备更充足的教学资源,有一定的规培经验,是眼科规培的主力军。汕头国际眼科中心结合国家要求创建了一套规培模式,注重规范化、标准化和个性化相结合,并通过借鉴香港及海外住院医师培训经验,丰富理论培训形式,优化操作培训环境,突出外语和科研能力训练,强调系统性临床思维。本文基于汕头国际眼科中心五年来开展眼科规培的实践经验与思考,总结当前眼科专科医院规培现状,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王泓熹李东青林舜岑令平朱晓琳王耿陈浩宇张铭志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