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群英
- 作品数:24 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金华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ROC曲线评价血清CA19—9、CEA及粪便K—ras12基因突变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评价血清CA19-9、CEA及粪便K—ras12基因突变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8例胰腺癌和175例胰腺良性疾病患者的血清CA19—9、CEA、粪便K—ras12基因突变结果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血清CA19—9、CEA、粪便K—ras12基因突变单一指标诊断胰腺癌的敏感度分别为73_7%、658%、78.9%,特异度分别为77.1%、811%、89.7%,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4、0.709、0.843,三个指标联合检测(平行试验)诊断胰腺癌的敏感度为97.4%、特异度为60.6%,ROC曲线下面积为0.902。结论血清CA19—9、CEA、粪便K—ras12基因突变三个指标的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诊断胰腺癌的敏感性。
- 滕卫军朱以军陈燕萍施昕俞翁非厉学民许英王群英
- 关键词:CEAROC曲线
- 吸烟及饮酒与肝外胆管细胞癌相对风险的荟萃分析
- 目的通过荟萃分析评估吸烟及饮酒在肝外胆管细胞癌中的相关性。方法系统检索Emabse及Medline数据库,并手工检索相关文献的参考文献。纳入包括吸烟或饮酒为研究对象的病例对照研究及队列研究。通过Newcastle—Ott...
- 叶晓华丁进陈燕萍王群英华宏军
- 关键词:肝外胆管癌吸烟者
- 文献传递
- 成人乳糜泻
- 2008年
- 患者男,28岁,因反复腹泻伴消瘦4个月入院。患者每天解黄色糊状便2~5次,纳差、乏力、恶心,呕吐少量胃内容物,体重下降15kg。体检:体型偏瘦,精神差,生命体征平稳,无明显阳性体征。血常规示轻度大细胞性贫血。红细胞2.45×10^12/L,血红蛋白92g/L,红细胞压积25.3%,平均血红蛋白量3706pg,平均血红蛋白浓度364g/L。
- 姜玲玲张冰凌王群英厉有名
- 关键词:乳糜泻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量成人大细胞性贫血体重下降
- 疣状胃炎电灼治疗效果分析
- 2010年
- 目的评价内镜高频电灼治疗疣状胃炎(verrucous gastritis,VG)的疗效。方法 90例VG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埃索美拉唑加替普瑞酮治疗。观察组高频电灼治疗,术后给予埃索美拉唑和替普瑞酮。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4%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4.42%,具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疣状结节病灶数目均明显减少,差异显著(P<0.01);治疗后,观察组病灶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不良反应:观察组上腹部胀痛3例、上腹不适3例和嗳气1例。两组均未见穿孔、出血等其他明显副作用。结论内镜高频电灼治疗VG患者疗效佳,也比较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陈燕萍王群英滕卫军
- 关键词:疣状胃炎高频电灼埃索美拉唑替普瑞酮
- 大肠癌相关基因甲基化与疾病发生、发展相关性的定量研究
- 王群英黄伟陈燕萍柳锡英朱景倩黄静芳楼跃仙杜金林
- 通过进行大肠癌患者相关基因甲基化定量分析,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大肠癌组、癌前病变组(结肠腺瘤)及正常对照组的APC、p16及大肠癌特异性基因Vimentin基因甲基化水平,结果显示大肠癌组中APC、p16及Vi...
- 关键词:
- 关键词:大肠癌肿瘤治疗
- 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与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6
- 2010年
- 目的比较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与阿莫西林三联疗法分别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 20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左氧氟沙星+奥美拉唑+呋喃唑酮;对照组:阿莫西林+奥美拉唑+呋喃唑酮。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00%,与对照组总有效率86.00%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也不显著(P>0.05)。观察组每日用费少于对照组每日用费。阿莫西林的耐药菌株是11.5%,但这些菌株对左氧氟沙星均敏感。结论左氧氟沙星、奥美拉唑与呋喃唑酮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疗效佳、安全,也相对实惠。在阿莫西林耐药的情况下,消化性溃疡患者可选择左氧氟沙星抗菌治疗。
- 陈燕萍王群英滕卫军郑小娟
- 关键词:三联疗法消化性溃疡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呋喃唑酮
- fgl2参与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微血栓形成并与胰腺损伤程度相关
- 目的研究fgl2凝血酶原酶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大鼠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48只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假手术(SO)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每组24只。SA...
- 叶晓华怀佳萍陈燕萍丁进王群英
- 关键词:SAP微血栓形成胰腺损伤
- 文献传递
- IL-19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群克罗恩病的相关性研究
- 王群英丁进郭茂东胡敏鹂沈敏瑾马拥军杨小云郑小娟吴珍萍叶晓华陈波
-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一类病因未明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认为CD是遗传、环境、免疫、肠道菌群等多因素综合作用于遗传易感者,使机体产生针对自身肠道菌群抗原的异常免疫应答,结果导致肠组织发...
- 关键词:
- 关键词:肠道炎症性疾病克罗恩病治疗药物
- 炎症性肠病合并恶性肿瘤的治疗现状及研究进展
- 2025年
-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主要累及胃肠道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我国IBD发病率逐年升高,IBD患者发生恶性肿瘤的风险也明显增加,严重影响预后。随着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的应用,IBD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但IBD的药物治疗会增加发生淋巴瘤等恶性肿瘤的风险,成为临床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本文就IBD及其治疗方案相关恶性肿瘤风险以及患有恶性肿瘤的IBD患者的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陈锋丁进王群英胡益冰
-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恶性肿瘤
- 1例反复腹痛患者诊治分析
- <正>~~
- 王群英
- 关键词:反复腹痛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