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磊 作品数:29 被引量:381 H指数:12 供职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电子电信 更多>>
贵州梵净山黔金丝猴生境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4 2013年 以GIS为平台,建立了包括坡度、坡向、海拔、植被类型在内的黔金丝猴生境数据库,建立了黔金丝猴生境适宜性评价模型,并利用ArcGIS软件对各图层进行了叠加分析。结果表明,在不考虑人为干扰的情况下,适宜黔金丝猴生存的面积为204.53 km2,约占保护区总面积的47.27%,不适宜面积为229.00 km2,约占保护区面积的52.73%。 杨海龙 李迪强 成钢 朵海瑞 张于光 王秀磊关键词:黔金丝猴 生境评价 气候变化下的三江源地区保护优先区研究 运用系统保护区规划方法,选择三江源最重要的优先保护物种和生态系统,分析了三江源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并利用国际通用的气候情景数据,运用物种分布与生境关系的最大熵模型,预测了气候变化对优先区的影响.提出在协调生物多样性... 李迪强 王秀磊 曲艺关键词:生物多样性 气候变化 青海湖东-克图地区普氏原羚生境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38 2005年 普氏原羚(Procapraprzewalskii)是我国特有珍稀濒危动物,历史上曾分布于我国的内蒙古、甘肃、宁夏和青海等地,现仅分布在青海湖周边地区。作者通过2002–2004年不同季节的实地调查,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支持下,以可食植物丰富度、坡度、隐蔽条件和人类活动等为评价因子,采用生境评价模型,对普氏原羚的主要分布区之一青海湖东-克图地区进行了适宜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不考虑人类活动影响时普氏原羚的适宜和次适宜生境面积分别为2493.76hm2和18624.06hm2,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8.05%和60.15%;考虑人类活动影响时,普氏原羚的适宜和次适宜生境面积分别减少了5.81%和33.09%,而不适宜生境面积增加了38.90%。由于普氏原羚的生境受到居民地、道路、围栏等人类活动的强烈影响,导致大量适宜生境丧失,生境隔离和破碎化日益加剧,建议重新规划保护区,将普氏原羚的适宜生境划入保护区的核心区;建立生境廊道,拆除部分围栏,以提高普氏原羚的生境质量,促进其种群的发展。 王秀磊 李迪强 吴波 杨洪晓关键词:普氏原羚 珍稀濒危动物 面积分 居民地 破碎化 普氏原羚的食性研究 被引量:9 2005年 为了给普氏原羚的生境评价、迁地保护和管理对策的制定提供依据,采用笼养饲喂法,在青海湖鸟岛选择优势植物20种,于2004年8~9月对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岛保护站2只人工饲养的普氏原羚的食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受试2只普氏原羚日取食量最大的植物是苣荬菜,(1.93±0.10)kg,最少的植物是冷蒿,(0.13±0.04)kg.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豆科、菊科、禾本科植物是普氏原羚采食的主要植物类群,其次是蔷薇科、蓼科等植物.根据选择性指数平均值(SI),主要植物的喜食性顺序可分嗜食、喜食、可食和厌食4个等级:嗜食苜蓿、青海棱子芹、苣荬菜、西伯利亚滨藜、蕨麻(SI>1.5);喜食野滨藜、二裂委陵菜(1.0<SI≤1.5);可食披针叶黄华、猪毛菜、弯齿风毛菊、碱韭、中亚紫菀木、针茅、苔草、星星草(0.5<SI≤1.0);厌食西伯利亚蓼、冷蒿、贫花鹅观草、垂穗披碱草、芨芨草(0<SI≤0.5).通过食性研究,可粗略地判断出普氏原羚的适宜生境. 易湘蓉 王秀磊 周慧 李迪强 刘毅关键词:普氏原羚 食物选择 取食量 长江上游森林生态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确定——基于生态区保护方法 被引量:53 2006年 邀请110位在长江上游地区开展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的专家,分4个阶段进行了参与式研讨,采用生态区保护方法确定了兽类、鸟类、两栖和爬行类、昆虫、真菌和维管植物等生物类群的指示物种和保护优先区,最后确定了长江上游森林生态区内16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和5个连接带。16个优先区中,7个具有最高优先性,即秦岭、大巴山、金佛山-梵净山-武陵源区、岷山、邛崃山-大相岭、贡嘎山、三江并流核心区;9个具有高优先性,即伏牛山、米仓山、若尔盖高原、凉山、攀西地区、中甸-木里地区、川西北高原、金沙江上游高山峡谷区、怒江—澜沧江高山峡谷区。目前这些优先区及连接带内保护区的分布很不平衡:某些优先区和连接带内保护区面积所占比例很小甚至没有保护区分布;某些优先区人为干扰比较强烈,生境破碎化比较严重。建议通过新建自然保护区和调整已有的保护区,填补保护空缺,完善自然保护区系统;结合国家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保护天然林,恢复退化植被,在优先区和连接带内限制人类经济活动,以确保优先区和连接带发挥应有的生态功能。 吴波 朱春全 李迪强 董珂 王秀磊 石培礼关键词:指示物种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阿尔金山保护区祁曼塔格山兽类和鸟类多样性监测的初步研究 2024年 为了解新疆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基本情况,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和2022年12月至2024年1月,在保护区东北部的祁曼塔格山采用红外相机技术开展野生动物资源调查。调查期间,红外相机累计工作17529个有效相机日,拍摄到7237张野生动物有效独立照片。结果表明:(1)拍摄到6045张野生兽类有效独立照片,鉴定出5目8科19种野生兽类,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3.05,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71;相对多度指数(R_(AI))排名前5的野生兽类物种依次为藏野驴(Equus kiang,R_(AI)=85.85)、灰尾兔(Lepus oiostolus,R_(AI)=82.26)、岩羊(Pseudois nayaur,R_(AI)=44.04)、野牦牛(Bos mutus,R_(AI)=35.26)和狼(Canis lupus,R_(AI)=26.41)。(2)拍摄到1182张野生鸟类有效独立照片,鉴定出10目21科50种野生鸟类,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4.31,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76;排名前5的野生鸟类物种依次是暗腹雪鸡(Tetraogallus himalayensis,R_(AI)=9.81)、漠䳭(Oenanthe deserti,R_(AI)=8.04)、红嘴山鸦(Pyrrhocorax pyrrhocorax,R_(AI)=7.25)、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R_(AI)=6.33)和角百灵(Eremophila alpestris,R_(AI)=5.42)。(3)国家Ⅰ级和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分别为11种和18种;《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列为濒危物种6种,易危7种,近危13种;石貂(Meles fonia)、豺(Cuon alpinus)、白翅百灵(Alauda leucoptera)和乌鸫(Turdus mandarinus)为阿尔金山保护区新增记录。(4)日活动节律表明,岩羊、野牦牛和狼为昼行性动物,灰尾兔为偏夜行性动物,藏野驴则为昼夜兼性动物。研究结果为创建昆仑山国家公园和野生动物资源监测提供基础数据,也为加强阿尔金山保护区的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王秀磊 徐俊泉 张圣发 李欢 李佳关键词:物种名录 濒危物种 人工饲养普氏原羚的食物选择和食物量研究 <正>采用笼养饲喂法,利用25种植物,对青海省鸟岛保护站两只人工饲养的普氏原羚的食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其夏季食性。实验研究了普氏原羚的食物选择及其取食量,结果表明:在植物生长季,禾本科植物是普氏原羚的主要植物类群,其次是... 易湘蓉 李迪强 刘毅 王秀磊文献传递 库姆塔格沙漠地区的昆虫多样性 被引量:4 2012年 干旱、半干旱区约占全球陆地表面的41%(Reynolds et al.,2007),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干旱荒漠地区土壤水分含量低,而且降水稀少,因此不能支撑大面积、连续分布的植被(Schulze et al.,2005),植物群落通常较为单一,不同类型灌木的斑块状分布格局是荒漠区植被的显著特征(Whitford,2002)。昆虫多样性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Lewinsohn et al.,2008),而其中的荒漠昆虫是随着荒漠的出现,适应环境改变演化而来的一支特殊旱生昆虫类群(黄人鑫等,2005),是荒漠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杨海龙 张于光 朵海瑞 王秀磊 李迪强关键词:昆虫 植物群落 多样性 库姆塔格沙漠 普氏原羚生境的景观动态与适宜性评价研究 普氏原羚是中国特有珍稀濒危动物,历史上曾分布于中国的内蒙、甘肃、宁夏和青海,现仅分布在青海湖周边地区.该文通过2002-2003年不同季节的多次种群调查,初步摸清了普氏原羚种群数量与分布状况;在植物群落调查基础上,对湖东... 王秀磊关键词:普氏原羚 生境 生境选择 景观动态 生境评价 文献传递 神农架川金丝猴栖息地森林类型与植物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0 2012年 在神农架川金丝猴生境典型地段设立样方,分析了植物群落种群的物种多样性和垂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α多样性,乔木层在低海拔的常绿阔叶林带最高,灌木层随海拔升高呈单峰格局,草本层在较高海拔物种多样性较高;β多样性总体上呈单峰变化,在中海拔建群种发生更替的落叶阔叶混交林区最高,物种更替速率最快,其次是山顶附近。沿海拔梯度升高,水热组合发生变化,在建群种发生更替的中海拔过渡带形成混交林带,总体上体现了过渡带具有高的物种多样性和更替速率,总物种丰富度呈沿海拔先升高而后降低的单峰格局。 李广良 薛亚东 张于光 宿秀江 杨敬元 王秀磊 李迪强关键词:川金丝猴 栖息地 群落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