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璟
- 作品数:11 被引量:34H指数:4
- 供职机构: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环氧合酶-2在胃癌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5年
- 我国胃癌发病人数居全球首位,其发生机制及安全有效的治疗是研究重点。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过度表达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和抑制细胞凋亡,并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淋巴转移、分化程度、病理分期及预后密切相关。随着COX-2与胃癌关系的研究的深入,COX-2已逐渐成为胃癌治疗的新的靶点。近年来,针对细胞受体、信号传导、细胞周期和血管生成等靶点的抗肿瘤治疗已成为肿瘤治疗研究的新方向。因此,以COX-2为特异靶点的治疗策略有望为胃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王璟韩晓鹏李洪涛于建平刘宏斌
- 关键词:胃癌环氧化酶-2塞来昔布
- siRNA靶向沉默胃癌MKN45细胞COX-2基因对Notch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siRNA靶向沉默COX-2基因表达对人胃癌MKN45细胞增殖和凋亡能力的影响和相关机制研究。方法:通过COX-2小干扰RNA转染胃癌细胞MKN45为实验组,转染siRNA control为阴性对照组,以未转染细胞为空白组,转染48h后,RT-PCR法检测靶向沉默COX-2基因的效果以及Notch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MTT法检测各组MKN45细胞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分析各组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COX-2,N1ICD,N2ICD和Hes-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靶向沉默COX-2基因可明显抑制MKN45细胞增殖和提高凋亡率。靶向沉默COX-2基因可明显下调COX-2和Hes-1 mRNA水平,而对Notch1和Notch2 mRNA水平无明显影响。靶向沉默COX-2基因可明显下调COX-2,N1ICD,N2ICD和Hes-1蛋白表达水平。结论:靶向沉默COX-2基因可抑制胃癌细胞MKN45增殖和促进凋亡,可能是通过抑制Notch信号通路实现的。
- 王璟刘宏斌韩晓鹏苏琳李洪涛于建平李三党
- 关键词:胃癌环氧合酶-2NOTCH信号通路
- siRNA靶向干扰COX-2基因对胃癌BGC823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siRNA靶向干扰COX-2基因对胃癌细胞BGC823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应用Lipofectamine 2000将COX-2 siRNA(siRNA-COX-2组)阴性对照siRNA(siRNA-control组)转入到细胞BGC823中,应用Transwell小室分析胃癌细胞BGC823转染前后对胃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变化。应用RT-PCR检测胃癌细胞转染前后COX-2、β-catenin的mRNA水平,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胃癌细胞转染前后COX-2、β-catenin、MMP-2、MMP-9的蛋白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 siRNA-COX-2组穿过Transwell小室微孔膜的细胞数明显下降,COX-2、β-catenin的mRNA水平及COX-2、β-catenin、MMP-2、MMP-9的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减少(P<0.05)。结论 COX-2基因的表达与胃癌细胞BGC823的侵袭、迁移密切相关,可能与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MMP2、MMP9有关。
- 于建平刘宏斌韩晓鹏苏琳李洪涛李坤王璟
- 关键词:Β-CATENIN迁移SIRNA
- 应用siRNA干扰胃癌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5年
- 胃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而我国是胃癌高发区,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在我国大多数患者明确诊断时已进入进展期,所以大多数患者再行手术切除后还需放化疗治疗。近来随着对胃癌的研究深入,可通过对胃癌肿瘤标本行分子检测给予患者药物靶向治疗,实现个体化治疗。RNA干涉(RNAi)技术被广泛用于基因功能的研究,并且在哺乳动物研究中得到飞速发展.si RNA是在RNAi中起中心作用,其可抑制特定m RNA,以调节不同蛋白在肿瘤发生时的异常表达。对si RNA的研究将为胃癌的基因治疗供更广阔的空间。
- 于建平韩晓鹏王璟李三党刘宏斌
- 关键词:胃癌RNAISIRNA基因治疗
- 腹腔镜探查并治疗腹部恶性肿瘤术后肠梗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探查并治疗腹部恶性肿瘤术后肠梗阻患者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应用腹腔镜技术对我院42例腹部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包括良性粘连性肠梗阻14例、肿瘤复发16例、原发性结肠癌1例、恶性肠粘连11例。结果:42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明确诊断,其中18例患者在完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13例患者在腹腔镜辅助下行手术治疗,6例患者腹腔严重粘连中转开腹手术治疗,5例患者腹腔广泛转移行保守治疗。腹腔镜手术时间为35~290min,平均住院日9.2±1.7d。患者术后疼痛较轻、下床活动时间及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结论:恶性肿瘤术后肠梗阻患者仍需手术治疗,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下,应用腹腔镜技术对恶性肿瘤术后肠梗阻病人的治疗是安全、可行的。
- 于建平刘宏斌韩晓鹏苏琳李坤王璟孔延龙
- 关键词:腹腔镜恶性肿瘤术后肠梗阻
- 急诊胃癌穿孔腹腔镜手术方式选择的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对急诊胃癌穿孔腹腔镜手术方式的选择进行探讨,为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6月-2013年6月经治的21例胃癌穿孔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病历资料完整,术式选择、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术后存活时间进行分析。结果:21例均成功行腹腔镜手术。3例行单纯腹腔镜修补术,12例行经腹腔镜胃癌根治术(Ⅰ期7例+Ⅱ期5例),6例行姑息性远侧胃大部切除术(Ⅰ期5例+Ⅱ期1例)。结论:胃癌穿孔患者,全身情况较好可耐受全麻及腹腔镜根治性切除者,可积极行Ⅰ期腹腔镜根治行切除术。无条件者行穿孔修补术后2-3周再施行Ⅱ期经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 王璟刘宏斌韩晓鹏苏琳李洪涛于建平李三党
- 关键词:胃癌穿孔腹腔镜
- 肥胖及超重患者行腹腔镜胃癌D_2根治术的安全性、近期效果及手术策略
- 2014年
- 目的:探讨肥胖及超重患者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及近期效果,并针对肥胖及超重患者制定手术对策。方法:回顾性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8月接受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患者,其中超重或肥胖组42例(BMI≥25 kg/m2),正常及低体重组174例(BMI<25 kg/m2),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结果。结果:超重及肥胖组BMI平均(26.0±1.4)kg/m2,正常及低体重组平均(22.0±2.1)kg/m2,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糖尿病史、肿瘤类型、淋巴结清扫数量、淋巴结转移数量或淋巴结转移率、术后感染、术后并发症、术后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应用于肥胖或超重患者虽然手术难度相应增加,在术者具备丰富腹腔镜手术经验、遵循根治原则的基础上,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 黄海涛刘宏斌韩晓鹏朱万坤于建平王璟
- 关键词:胃癌根治术腹腔镜检查肥胖安全性手术后并发症
- Notch信号通路及其与胃癌相关性研究的进展被引量:3
- 2014年
- 胃癌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它是第4大常见的恶性肿瘤和第2大常见的癌症相关死因。由于Notch基因在不同肿瘤中有起原癌基因作用和抑癌基因两种作用,所以探求Notch信号通路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分子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可为针对Notch信号通路的分子靶向药物的开发和临床试验提供理论指导,从而达到有效干预胃癌发生、发展并进行安全有效的靶向治疗。
- 王璟刘宏斌
- 关键词:NOTCH胃肿瘤受体信号通路
-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转开腹的原因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分析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转开腹手术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月300例采用腹腔镜行胃癌根治手术患者的资料,总结分析其中11例行中转开腹手术的原因。结果:因腹腔内出血中转4例,腹内脏器损伤2例,腹腔严重粘连3例,气腹造成难以控制的高碳酸血症1例,器械损伤1例。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患者易接受等优点,但也存在一定的中转开腹手术率,主要与患者原因、术者原因和器械原因有关。
- 李三党韩晓鹏王璟于建平刘宏斌
- 关键词: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转开腹
- siRNA靶向沉默TAK1基因对胃癌细胞BGC823药物敏感性增强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研究siRNA沉默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TAK1)基因对胃癌细胞BGC823增殖及药物敏感性的影响,初探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用Lipofectamine2000将TAK1 siRNA(siRNA-TAK1组)及阴性对照siRNA(siRNAcontrol组)序列转入细胞BGC823中,用MTT法检测两组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同时检测其对多西紫杉醇(docetaxel艾素)、奥沙利铂(L-OHP)、5-氟尿嘧啶(5-FU)的敏感性的变化,应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TAK1、COX-2、Bcl-2、Pgp蛋白的表达。结果 siRNA-TAK1组细胞增殖能力显著低于siRNA-control组(P<0.05),siRNA-TAK1组对艾素、L-0HP、5-FU的24 h、48 h、72 h IC50分别为(mg/L):1.31±0.08、13.00±0.41、17.14±0.91;0.78±0.03、4.92±O.16、5.80±0.58;17.14±0,91、5.80±0.58、3.67±0.19;siRNA-control组分别为(mg/L):2.74±0.17、26.55±0.82、39.58±1.94:14.42±1.19、10.45±0.40、1.66±0.11;0.99±0.09、4.87±0.32、7.94±0.43,siRNA-TAK1组的IC50明显低于siRNA-control组(P<0.05),转染72 h后siRNA-control组TAK1、COX-2、Bcl-2、p-gP蛋白的表达显著低于siRNA-control组(P<0.05)。结论沉默TAK1蛋白表达可能通过调节COX-2信号通路降低细胞增殖能力,增强细胞BGC823的药物敏感性。
- 于建平刘宏斌韩晓鹏许斐苏琳李洪涛李坤王璟
- 关键词:SIRNA药物敏感性CO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