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永强

作品数:25 被引量:171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会议论文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篇生物学
  • 2篇天文地球
  • 2篇农业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7篇大型底栖动物
  • 7篇底栖动物
  • 3篇区系
  • 3篇南沙群岛
  • 3篇近海
  • 3篇近海域
  • 3篇海域
  • 3篇海藻
  • 2篇底栖海藻
  • 2篇多毛类
  • 2篇珊瑚
  • 2篇生物多样性
  • 2篇物种
  • 2篇邻近海域
  • 2篇海洋底栖生物
  • 2篇红藻
  • 1篇动物区系
  • 1篇多管藻
  • 1篇多管藻属
  • 1篇幼年

机构

  • 25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极地研究...
  • 1篇国家海洋局
  • 1篇泰山气象站

作者

  • 25篇王永强
  • 12篇夏邦美
  • 10篇李新正
  • 6篇张宝琳
  • 4篇帅莲梅
  • 4篇于海燕
  • 3篇刘瑞玉
  • 3篇王广策
  • 2篇曾呈奎
  • 2篇王洪法
  • 2篇王金宝
  • 2篇李宝泉
  • 2篇李笑红
  • 2篇赵勇
  • 1篇张宝玉
  • 1篇牛建峰
  • 1篇周晓英
  • 1篇夏恩湛
  • 1篇冯佳
  • 1篇赵勇

传媒

  • 3篇十万个为什么...
  • 3篇中国藻类学会...
  • 2篇海洋与湖沼
  • 2篇海洋科学集刊
  • 2篇中国海洋与湖...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植物分类学报
  • 1篇Curren...
  • 1篇海洋科学
  • 1篇第五届全国生...
  • 1篇甲壳动物学分...
  • 1篇中国藻类学会...
  • 1篇21世纪海上...

年份

  • 3篇2020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 3篇2007
  • 4篇2002
  • 2篇2001
  • 4篇2000
  • 3篇1999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隐丝藻属的分类研究
<正> 隐丝藻属 Cryptonemia隶属海膜科 Halymeniaeae,为薄的膜质叶片状藻体,多具柄,中肋有或无,内部有平行于体表面的髓丝,围以背斜排列的2-4层细胞的皮层,髓层有反光折射细胞。 目前世界已知本属种...
夏邦美夏恩湛王永强
文献传递
中国礁膜属一新种—张氏礁膜Monostroma zhangii sp.nov.
<正>本新种的主要特征是藻体极厚,是目前已知礁膜种类中最厚的一种,体下部厚度可达90-100μm;其次是叶缘多少有些短小的片状突起,致使边缘部分显出较多的波状扭曲;再就是它的体质硬,常被视为石莼,只有经过切片观察后,才能...
夏邦美王永强
文献传递
螺旋枝藻属—中国仙菜目松节藻科新记录
近年来,我们正在系统地编研中国海藻志,最近发现一些采白海南岛的标本尚不知其分类地位,经研究该类群应该属于红藻门仙菜目松节藻科螺旋枝藻属 Spirocladia,此属是丹麦藻类学家 Boergesen1933 年根据印度标...
夏邦美王永强
关键词:仙菜目松节藻科
文献传递
我国三沙市南海诸岛底栖海藻区系分析
三沙地处南海,除广阔的海域外,还有众多的岛屿(礁),自然资源丰富.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和中沙群岛等组成了我国三沙市南海诸岛.根据多年来我国科研人员在该海区的调查研究,我们对我国三沙市南海诸岛海区的海藻区系进行了植物地理学研...
夏邦美王广策王永强王旭雷
江蓠属—新种—莺歌海江蓠
夏邦美王永强
关键词:江蓠属
风有多厉害
2020年
南极是地球上大风最多、最强的地区,每年平均有300天8级(17.2米/秒)以上大风。1978年6月南极阿德利地区的法国迪迪尔维尔基地风速达96米/秒,相当于12级台风风速的3倍。
周晓英赵勇王永强
关键词:大风
中国多管藻属Polysiphonia一新种被引量:2
2012年
近期在对2007年和2008年两次采自海南岛的多管藻类的标本进行分类研究时,发现有数号标本,它们的藻体形态及内部构造特征有些不同于已知的多管藻属Polysiphonia的种类。经研究鉴定,结果表明,这些标本应是目前尚未报道的多管藻属的一个新种,命名为海南多管藻Polysiphonia hainanensis sp.nov.。
夏邦美王永强
不可思议的小小磷虾
2020年
冰雪覆盖的海面下生活着小小的磷虾。整个冬天它们都待在那里,在一片漆黑的日子里,它们靠吃从冰层上刮擦下来的海藻活着。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它们为了减少能量消耗,还会收缩身体,把自己恢复到幼年时期的大小。
赵勇王永强
关键词:活着幼年时期不可思议磷虾
胶州湾辛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学调查被引量:25
2007年
利用2003年8月至2004年5月(夏、秋、冬、春季)4个季度月在胶州湾辛岛潮间带的3个不同潮区的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获得大型底栖动物43种,其中低潮区出现27种,中潮区和高潮区20种和19种,有6种属于3个潮区共有种。大型底栖动物总平均栖息密度为102.5个/m2,5月最高,为144.67个/m2,2月最低,为52.66个/m2;总平均生物量为60.01g/m2,11月最高,为102.99g/m2,2月最低,仅为11.87g/m2。本区大型底栖动物的栖息密度和生物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张宝琳王洪法李宝泉王永强王金宝李新正
关键词: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学研究
长江口附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被引量:58
2007年
利用2002年9月在长江口附近海域进行的大型底栖动物定量采集样品,采用物种优势度计算方法和大型多元统计分析软件PRIMER,研究了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优势种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生物量和丰度、群落等级聚类分析(CLUSTER)和非度量MDS标序以及群落受污染扰动情况。本次调查共获得长江口附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154种,其中多毛类环节动物60种,甲壳动物30种,软体动物28种,棘皮动物25种,其它类群动物11种。群落中优势种的地位都不明显,只有虫(Listriolobussp.)、豆形短眼蟹(Xenophthalmus pinnotheroidesWhite)、拟单指虫(Cossurella dimorphaHartman)为相对重要的种类。栖息种数、平均生物量和丰度以及3个多样性指数H′、D和J的空间分布无明显的规律,在122°E以东海域呈不连续的斑块或镶嵌状分布。群落结构聚类分析和MDS标序表明,20个取样站的群落结构相似性程度都非常低,为10%-30%,仅有A12和E4两个站Bray-Curtis相似性系数达到50%。ABC曲线表明,近长江口的A4站和A14站的底栖动物群落已有受到一定程度的轻微污染扰动的趋势;而距长江口较远的P9和P5两站ABC曲线状况正常,表明该处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尚未受到干扰。
李宝泉李新正王洪法王永强王金宝张宝琳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生物多样性长江口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