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正

作品数:7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台州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语言文字
  • 3篇文学

主题

  • 6篇写作
  • 2篇写作学
  • 1篇雕龙
  • 1篇玄妙
  • 1篇学科
  • 1篇学科建设
  • 1篇学科理论
  • 1篇语感
  • 1篇语言
  • 1篇语言表达
  • 1篇语言风格
  • 1篇语言环境
  • 1篇思维
  • 1篇思维过程
  • 1篇人格
  • 1篇人格意识
  • 1篇人格魅力
  • 1篇文化学
  • 1篇文心
  • 1篇文心雕龙

机构

  • 7篇台州师范专科...

作者

  • 7篇王正

传媒

  • 1篇信阳师范学院...
  • 1篇上海大学学报...
  • 1篇阜阳师范学院...
  • 1篇山西青年管理...
  • 1篇浙江师大学报...
  • 1篇写作(中)
  • 1篇台州学院学报

年份

  • 3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辞达而已”的现代阐释──写作语言新论
1999年
王正
关键词:写作语言语言表达语感语言风格语言环境锤炼语言
论“写作冲动”的潜在基因被引量:2
2001年
作者个人气质禀赋的独特性 ,是其他人不可复制 ,也无法模仿的 ,它在写作中构成了特定的“文气”。古人之所以提倡“文以气为主” ,是因为作者的个人气质、性格和才华在写作中起主导作用 ,是“写作冲动”的内在动力。“文气”是天赋才情与学问修养的综合 ,是作者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 ,是作者不断地自我学习、自我培养、获得“语感”
王正
关键词:写作动因
“风骨”范畴的审美新质被引量:1
1997年
本文中心论点是“风骨即精神”。“风骨”作为《文心雕龙》里上承文体下启笔法的核心概念,在范畴内涵上强调精、气、神的三位一体,风由气始,气由精生,而骨又是藏精之府,所以“风骨”是生命力的集中体现,是“精神”的本义指归,而文学与现实之间的若即若离关系又赋予“风骨”幽愤与超逸、写实与虚灵的共生内涵,构成刚柔和谐的审美理想。本文在综述和梳理“风骨”范畴发展轨迹的基础上,评析“刚健”说的片面性,还原其“劲秀”的精神风格。
王正
关键词:风骨文心雕龙
“写作”辨义
2001年
写作历来被认为是“经国之大业 ,不朽之盛事”。在现代社会 ,更成为一个人必须具有的素质。从写作学的现代观念出发 ,对写作概念进行溯源 ,并描述它嬗变的轨迹 ,梳理“写作”的各种不同称谓 ,弄清现代“写作学”和传统“文章观”、“作文论”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
王正
关键词:写作创作论文章学写作学文化学
悟:写作构思的玄妙之门
2001年
构思是写作的酝酿和设计阶段。这个阶段大体是由“浮想”到“深思”再到“收束”,是由“感”到“思”的过程。写作的思维过程 ,具有“非线性和非稳态”的特征 ,体现出一定的模糊性、混沌性。写作思维由混沌到有序的关键是“领悟”,是“构思”过程中作者对形象的特定内涵和事物的本质意义的独到“领悟”
王正
关键词:写作悟性思维过程文学创作
确立并完善写作学科理论话语体系——写作学理论体系研讨会述评被引量:1
2000年
写作学向传统、向现代其他学科借用一些概念的名称,是理论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但直接的套用和搬用则会模糊写作学与其他学科的界限,甚至沦为其他学科的附庸。因此,需要对借用的概念进行改造,需要从写作学科的角度作出新的界定;对“猜想”与“发现”的新概念,需要从写作学科特性和科学规范出发加以锤炼。一旦范畴研究进入成熟的阶段,就可以说出写作学自己的理论话语,使之具有“非共享性”的特征。
王正
关键词:现代写作学学科建设话语体系学科理论写作学科
论写作主体的人格魅力
2000年
理想是写作主体“人格意识”的核心,也是激励写作主体投入精神创造的动力。写作是写作主体以“人格意识”去统摄其他写作因素的综合性“创化”活动。写作主体的人格理想对其他因素具有“辐射”的功能,既制约和影响其他因素,又吸附、化合和重塑其他因素,从而产生写作活动的意向性与向心力,使写作活动闪烁着作者的人格魅力。
王正
关键词:写作主体人格意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