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勇
- 作品数:22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江西省图书馆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江西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 萧敷政的家世、藏书及刻书考略
- 2022年
- 萧敷政,清末民国重要的藏书家和刻书家。光绪末年,他从湖南还乡,在江西泰和建筑别墅,专事藏书与刻书。其遐观楼藏书数量可观,独具特色,后遭兵火,逐渐散佚。目前国内外有10家公藏单位共计收藏萧氏藏书47种,皆为善本。其刻书堂号为“趣园”,刊刻乡邦文献、启蒙读物及医学书籍共17部37种。萧敷政为传统典籍文化作出积极贡献,在藏书史和出版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 王昭勇
- 关键词:藏书刻书
- 景德镇瓷上绘画的历史发展被引量:1
- 2014年
- 景德镇是驰名天下的瓷都,其瓷上绘画历史悠久,独具特色。元代青花瓷画雄浑壮美,开创了白瓷彩绘的新时代。明清瓷上绘画繁荣发展,百花齐放,绚丽斑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艺术高度。鸦片战争以后,瓷艺仿古之风和俗艳之气大盛,但仍有一批优秀的美术工作者,回归艺术的本真,推陈出新,使传统瓷画艺术重焕生机,成功转型。
- 王昭勇
- 关键词:历史发展
- 晚清民国时期上海媒介视野中的白鹿洞形象:呈现与建构
- 2023年
- 1901年,清政府颁发政令改书院为学堂,白鹿洞书院发展进入一个急剧变化的历史阶段。上海近现代报刊发挥媒介优势,对书院停办之后的白鹿洞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与描绘。以上海媒介为视角研究白鹿洞,可以更全面、更立体地展现1901—1949年白鹿洞书院沧桑变化的历史图景和丰富深刻的历史形象,从而深化对白鹿洞的研究。
- 王昭勇
- 关键词:白鹿洞书院
- 责任与使命——抗战时期江西省立图书馆古籍播迁纪略
- 2016年
- 抗战时期,国难当头,为保存传统文化,以免遭日寇毁掠,江西省图书馆先贤与国家共命运,与时代共进退,抢救保护馆藏珍籍,风雨兼程曲折前行,南下吉安,辗转永新,完璧迁回,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历史壮歌。
- 何振作程学军王昭勇
- 关键词:抗战时期古籍保护
- 江西“读好书”活动的实践与探索
- 2013年
- 江西首届"读好书"活动在保障措施、组织形式及阅读推广等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未来,"读好书"活动应进一步强化政府责任,注重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凸显赣鄱文化特色。
- 王昭勇
- 关键词:阅读文化
- 德化李氏木犀轩刻书考略被引量:1
- 2022年
- 清代德化李氏木犀轩藏书,至李盛铎时为最盛,蜚声中外,为其刊刻书籍创造了良好条件。木犀轩刻书,由李明墀、李盛铎父子接续完成,先刻有《范家集略》《先正遗规》《四声切韵表》《敦拙堂诗集》《香苏山馆诗钞》5种,后刊有《木犀轩丛书》33种。木犀轩刻书具有鲜明特点,在底本选择上,求善而刊,注重罕见之稿本、珍稀之原本、精校之完本;在刊刻内容上,除了有关家风及乡邑先贤著述,大多为清代学者的经史撰著。木犀轩刻书在中国近代刻书史上书写了精彩篇章,为传承中国优秀典籍文化作出积极贡献。
- 王昭勇
- 关键词:刻书
- 2006—2010年江西公共图书馆宏观发展状况分析
- 2011年
- 以丰富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全面剖析了江西公共图书馆2006—2010年的宏观发展状况,以期对促进江西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 程春焱龙心欧阳周遐王昭勇
- 江西省图书馆藏国家珍贵古籍题跋辑考
- 2022年
- 在江西省图书馆藏国家珍贵古籍中,有六则未刊题跋,或叙著作指要,或述递藏历史,或考版本源流,或记得书经过,或抒观书心得,或叹典籍命运,具有重要的文献和史料价值。
- 王昭勇
- 关键词:古籍题跋
- 五种《江西通志》比较研究
- 历史悠久,古称文献大邦.其方志编纂,源远流长,郡乘邑典,堪称宏富.嘉靖《江西通志》(以下简称《嘉靖志》)、康熙《江西通志》(以下简称《康熙志》)、雍正《江西通志》(以下简称《雍正志》)、光绪《江西通志》(以下简称《光绪志...
- 王昭勇
- 关键词:体例结构
- 《大洋洲萧侯庙志》版本及其文献价值
- 2015年
- 《大洋洲萧侯庙志》(以下简称《庙志》),初称《太洋洲萧侯庙志》,是一部有关江西新干大洋洲萧侯庙的专志。该《庙志》初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由郭子章辑录,后经清代、民国重修、续增印布海内,包括萧侯神像图、图赞、传、神迹、世系,勅谕、祝文、勘合、告文,以及明清以来名士缙绅所撰写的碑记诗文等。是志资料丰富,内容详实,是珍贵的地方文献,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拟对《庙志》版本作简要分析,对其文献价值作初步探讨。
- 王昭勇周伟华
- 关键词:神迹施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