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
- 作品数:13 被引量:11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 高电荷态重离子束流产生技术的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为了提高北京HI-13串列加速器束流的硅中射程和LET值,本文开展了高电荷态束流引出技术及pA级弱束流诊断技术研究。采用电刚度和磁刚度模拟技术,配合pA级弱束流束斑观测和束流强度监测技术,获得能量360MeV、峰总比80%的197 Au离子束流,其在Si中的表面LET为86.1MeV·cm2·mg-1、射程为30.1μm,满足单粒子效应(SEE)实验的要求,拓展了北京HI-13串列加速器上单粒子效应实验所用离子的能量和LET值范围。
- 高丽娟史淑廷郭刚刘建成陈泉沈东军惠宁王贵良孔福全范辉蔡莉王惠
- 关键词:高电荷态单粒子效应
- β表面污染位置分辨探测器
- 本发明属于放射性污染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β表面污染位置分辨探测器。该探测器包括入射窗、波长转换光纤、塑料闪烁体、有机玻璃、光电倍增管,其中塑料闪烁体和有机玻璃紧密贴合,塑料闪烁体位于有机玻璃的下方,入射窗位于塑料闪烁...
- 曲延涛刘阳王仲文陈凌王惠
- 文献传递
- β表面污染位置分辨探测器
- 本实用新型属于放射性污染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β表面污染位置分辨探测器。该探测器包括入射窗、波长转换光纤、塑料闪烁体、有机玻璃、光电倍增管,其中塑料闪烁体和有机玻璃紧密贴合,塑料闪烁体位于有机玻璃的下方,入射窗位于塑料...
- 曲延涛刘阳王仲文陈凌王惠
- 文献传递
- 加速器单粒子效应样品温度测控系统研制及实验应用被引量:3
- 2015年
- 为满足国内半导体器件单粒子效应(SEE)截面与温度的关系研究需求,本文基于北京HI-13串列加速器SEE辐照实验终端研制了样品温度测控系统,实现了90~450K范围内实验样品温度的测量和控制,系统控制精度好于±1K。为验证系统可靠性,使用该系统研究了SRAM单粒子翻转(SEU)截面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在215~353 K范围内测量了SRAM翻转截面随温度的变化曲线。结果表明,SRAM SEU截面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与理论预期结果一致。
- 蔡莉刘建成范辉郭刚史淑廷惠宁王惠王贵良沈东军何安林
- 关键词:重离子单粒子效应单粒子翻转
- β表面污染位置分辨测量方法
- 本发明属于放射性污染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β表面污染位置分辨测量方法。该方法利用β表面污染位置分辨探测器对β放射性表面污染进行探测,其包括位置关系标准曲线的获取和β放射性表面污染的测量两个步骤。该方法具有简单、探测下限...
- 曲延涛刘阳王仲文陈凌王惠
- 文献传递
- CIAE辐射安全防护事业的起步与发展
- 2020年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CIAE)辐射安全研究所(前身技术安全室)是我国第1个辐射防护研究机构,成立60余年,在辐射防护标准、辐射防护监测、辐射环境监测与评价、天然辐射照射及国民剂量估算、能源与环境、核与辐射应急、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与最小化等领域进行了持续的探索和研究,取得了一批科技成果。这些科技成果主要包括:1)主持或参与我国历次辐射防护标准编制及研究;2)开展个人、场所、环境及流出物监测技术研究,建立系统的监测与评价方法,研发辐射防护监测仪器;3)承担科研生产辐射防护保障与技术支持、101重水反应堆大修改建中的辐射防护、核工业30年辐射环境质量评价等工作;4)开展我国氡照射关键问题研究等天然辐射照射和国民剂量估算课题研究;5)开展不同能源链环境影响比较研究;6)承担国家核应急监测技术支持中心运行及参与国家历次核与辐射应急工作;7)放射性废物最小化研究及实践。
- 陈凌文富平骆志平王仲文刘森林白光许昌恒王惠
- 关键词:辐射防护标准核应急辐射环境影响
- 重离子诱发二次光子位置测量技术研究
- 2014年
- 为进一步丰富芯片微观区域单粒子效应敏感度研究方法,开展IPEM装置建设前期研究。针对新型装置入射离子位置测量这一关键问题,在串列加速器单粒子效应专用辐照终端上,搭建光学位置测量装置,对单个离子在闪烁体材料上诱发产生的光子进行位置测量。通过分析实验数据,确认CCD测量到代表单个入射离子的二次光子图像,为下一步IPEM辐照装置的建设积累了经验。
- 王惠郭刚史淑廷范辉
- 关键词:CCD
- β表面污染位置分辨测量方法
- 本发明属于放射性污染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β表面污染位置分辨测量方法。该方法利用β表面污染位置分辨探测器对β放射性表面污染进行探测,其包括位置关系标准曲线的获取和β放射性表面污染的测量两个步骤。该方法具有简单、探测下限...
- 曲延涛刘阳王仲文陈凌王惠
- 文献传递
- 一种智能通信系统
-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通信系统,包括:网络通信信道连通性检测模块、网络通信信道连通处理模块、网络通信信道识别模块、网络通信信道测试模块、数据接收模块和智能判别模块;网络通信信道连通性检测模块分别与网络通信信道连通处理模块、网...
- 李航王凯陈凌刘阳熊文俊王惠曹文斐张研佳刘玉柱曲丽丽刘建宇刘善清
- 文献传递
- 65nm工艺SRAM低能质子单粒子翻转实验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基于北京HI-13串列加速器质子源及技术改进工作,获得2~15 MeV低能质子束流。针对商业级65nm工艺4M×18bit大容量随机静态存储器(SRAM),开展了质子单粒子翻转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低能质子通过直接电离机制可在存储器中引起显著的单粒子翻转,其翻转截面较核反应机制引起的翻转截面大2~3个数量级。结合实验数据分析了质子翻转机制、LET值及射程、临界电荷及空间软错误率等,分析结果表明,实验器件翻转临界电荷约为0.97fC,而低能质子超过高能质子成为质子软错误率的主要贡献因素。
- 何安林郭刚陈力沈东军任义刘建成张志超蔡莉史淑廷王惠范辉高丽娟孔福全
- 关键词:质子单粒子翻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