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化学工程
  • 3篇理学

主题

  • 6篇动态硫化
  • 6篇硫化
  • 5篇丙烯
  • 4篇丁腈
  • 4篇丁腈橡胶
  • 4篇乙烯
  • 4篇橡胶
  • 4篇共混
  • 4篇丙烯腈
  • 3篇苯乙烯
  • 2篇树脂
  • 2篇汽车
  • 2篇汽车行业
  • 2篇缺口冲击强度
  • 2篇相容性
  • 2篇界面结合力
  • 2篇共混物
  • 2篇共聚
  • 2篇共聚物
  • 2篇酚醛

机构

  • 8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8篇王忠健
  • 7篇张祥福
  • 6篇张隐西
  • 1篇顾方明
  • 1篇张磊

传媒

  • 3篇工程塑料应用
  • 2篇合成橡胶工业

年份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3篇2001
  • 1篇199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改善PP/EPDM共混物流动性研究被引量:3
1997年
在PP/DPEM共混物中,随着EPDM用量的增多,共混物的韧性得到提高,但同时使其流动性能急剧下降。研究表明,加入部分HDPE只能一定程度地对PP复合增韧并改善共混物的熔体流动速率;添加加工润滑剂虽能提高共混物的熔体流动速率,但实际应用受到一定限制;而采用可控降解和动态硫化相结合的手段则能有效地控制共混物的相形态,从而在保持共混物高冲击韧性的同时,提高其流动性能。
顾方明张祥福张隐西王忠健
关键词:聚丙烯高密度聚乙烯共混物流动速率改性
AS/NBR/HSB三元共混体系的动态硫化被引量:1
2003年
采用动态硫化方法制备了丙烯腈-丁二烯共聚物/丁腈橡胶/高苯乙烯树脂(AS/NBR/HSB)三元共混热塑性弹性体,研究了NBR中丙烯腈质量分数、橡塑比和硫化剂对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动态硫化显著提高了共混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扯断伸长率,酚醛树脂是AS/NBR/HSB共混体系比较理想的动态硫化交联剂;采用HSB,NBR,AS三元共混,共混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扯断伸长率得到良好的平衡;差示扫描量热分析表明,该三元共混材料具有NBR和AS两相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说明该体系是典型的不相容体系。
王忠健张祥福张隐西张磊
关键词: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丁腈橡胶热塑性弹性体物理机械性能动态硫化
超韧尼龙/ABS合金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一种用酚醛树脂动态硫化制备的超韧的尼龙/ABS材料,它是由尼龙、ABS材料、酚醛树脂组成。其中通过动态硫化技术,使ABS中的橡胶相发生交联,并将SAN相包裹,均匀地分布在尼龙连续相中,并由于酚醛树脂与尼龙也发生反...
王忠健张祥福张隐西
文献传递
尼龙/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丁腈橡胶三元共混体系的动态硫化
该文采用动态硫化的尼龙,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和丁腈橡胶(NBR)三元共混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尼龙/ABS合金,并研究了硫化体系,硫化剂酚醛树脂,NBR品种,尼龙/SAN比率等对尼龙/SAN/NBR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
王忠健
关键词:三元共混体系尼龙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丁腈橡胶动态硫化
文献传递
动态硫化制备PA/SAN/NBR合金冲击性能的研究被引量:1
2001年
采用酚醛树脂(PF)、DCP和硫磺等硫化体系对PA/SAN/NBR共混体系进行动态硫化,研究了该共混体系的缺口冲击强度、冲击行为和分散相形态。结果发现,PF比其它硫化体系更有效,可制得超韧的PA/SAN/NBR(50/25/25)合金;SEM照片表明,随着PF用量增加,共混体系中分散相粒子变小,形态变规则,动态硫化体系的相容性变好。
王忠健张祥福张隐西
关键词:丙烯腈丁腈橡胶动态硫化共混
动态硫化对三元共聚尼龙/SAN/NBR共混物的影响(英文)被引量:1
2001年
三元共聚尼龙/SAN/NBR(50/25/25质量比)共混物在酚醛树脂的作用下进行动态硫化。当硫化剂用量大于8份质量份,下同时可制得具有均衡力学性能特别是超高韧性的共混合金。用扫描电镜对在液氮中淬断并用四氢呋喃刻蚀的分别含0,4,8,10份酚醛树脂的试样进行分析,发现分散相粒径随硫化剂用量的增加而减小,粒径分布变得更加均匀。
王忠健张祥福张隐西
关键词:动态硫化苯乙烯-丙烯腈丁腈橡胶
超韧尼龙/ABS合金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一种用酚醛树脂动态硫化制备的超韧的尼龙/ABS材料,它是由尼龙、ABS材料、酚醛树脂组成。其中通过动态硫化技术,使ABS中的橡胶相发生交联,并将SAN相包裹,均匀地分布在尼龙连续相中,并由于酚醛树脂与尼龙也发生反...
王忠健张祥福张隐西
文献传递
PA/ABS合金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01年
介绍聚酰胺(PA)/ABS合金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及其在汽车、电子电气领域的应用。详述了制备PA/ABS合金所采用的反应性增容技术及PA、ABS和加工工艺等因素对其性能的影响。
王忠健张祥福周文
关键词:聚酰胺ABS增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