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银 作品数:27 被引量:83 H指数:6 供职机构: 陕西理工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陕西理工学院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医药卫生 生物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更多>>
二氧化氮二聚体及异构化机理的理论研究 2016年 采用CBS-QB3组合方法对二氧化氮二聚体结构及异构化机理进行研究,获得了3种稳定异构体及部分异构化过渡态,并计算出其互变反应过程的反应焓、活化吉布斯自由能及反应速率常数等参数。结果表明:3种二聚体的相对稳定性为M3>M2>M1。同时发现,M3和M2构型可以通过键旋转方式实现相互转化,反应主通道为M3→TSM3/M2→M2,该步骤的活化吉布斯自由能为29.50 k J·mol-1,反应速率常数为4.2×107s-1,因此M3极易向M2转化。 靳玲侠 闵锁田 闵锁田 赵梦婷关键词:异构化反应 Ln(ClO_4)_3-DAPTU-H_2O三元体系30℃时的相平衡研究 被引量:7 1994年 测定了Ln(ClO_4)_3-DAPTU-H_2O(Ln=La,Sm,Yb)三元体系在30℃时的溶解度及饱和溶液的折光率,绘制了相应的溶度图和折光率-组成图,各体系的溶度曲线和折光率曲线均由三支组成,分别与DAPTU、Ln(DAPTU)_2(ClO_4)_3·8H_2O(Ln=La,Sm,Yb)和Ln(ClO_4)_3·nH_2O(Ln=La,n=8;Sm,n=9;Yb,n=8)相对应。从溶度图上发现了3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固液异组成溶解的化合物,通过化学分析及元素分析、TG-DTG、IR对其进行了表征。 王志银 唐宗薰 陈开勋 郭志箴关键词:稀土高氯酸盐 相平衡 n(H_2O)(n=1,2)在HO_2+NO→HNO_3反应中的催化机制研究 被引量:2 2017年 采用CCSD(T)/aug-cc-p VTZ//B3LYP/6-311+G(2df,2p)方法对n(H_2O)(n=0,1,2)参与HO_2+NO→HNO_3反应的微观机理和速率常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水分子与HO_2形成的复合物(H_2O…HO_2,HO_2…H_2O)结合NO与水分子形成的复合物(NO…H_2O,ON…H_2O)的反应方式具有较高能垒和较低有效速率,其对HO_2+NO→HNO_3反应的影响远小于双体水(H_2O)2与HO_2(或NO)形成复合物然后再与另一分子反应物NO(或HO_2)的反应方式,因此n(H_2O)(n=1,2)催化HO_2+NO→HNO_3反应主要经历了HO_2…(H_2O)_n(n=1,2)+NO和NO…(H_2O)_n(n=1,2)+HO_22种反应类型.由于HO_2…(H_2O)_n(n=1,2)+NO反应的低能垒和高速率,HO_2…(H_2O)_n(n=1,2)+NO反应优于NO…(H_2O)_n(n=1,2)+HO_2反应.与此同时,由于计算温度范围内HO_2…H_2O+NO反应的有效速率常数比HO_2…(H_2O)2+NO反应对应的有效速率常数大了10~12数量级,可推测(H_2O)_n(n=1,2)催化HO_2+NO→HNO_3反应主要来自于单个水分子.此外,在216.7~298.6 K范围内水分子对HO_2+NO→HNO_3反应起显著的正催化作用,且随温度的升高有明显增大的趋势,在298.2 K时增强因子k'RW1/ktotal达到67.93%,表明在实际大气环境中水蒸气对HO_2+NO→HNO_3反应具有显著影响. 王睿 李一粒 凤旭凯 宋亮 张田雷 王竹青 靳玲侠 张强 许琼 王志银关键词:HO2 NO 速率常数 单分子水对H_2O_2+Cl气相反应影响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2 2014年 在aug-cc-pVTZ基组下采用CCSD(T)和B3LYP方法,研究了H2O2+Cl反应,并考虑在大气中单个水分子对该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H2O2+Cl反应只存在一条生成产物为HO2+HCl的通道,其表观活化能为10.21kJ·mol-1.加入一分子水后,H2O2+Cl反应的产物并没有发生改变,但是所得势能面却比裸反应复杂得多,经历了RW1、RW2和RW3三条通道.水分子在通道RW1和RW2中对产物生成能垒的降低起显著的负催化作用,而在通道RW3中则起明显的正催化作用.利用经典过渡态理论(TST)并结合Wigner矫正模型计算了216.7-298.2 K温度范围内标题反应的速率常数.结果显示,298.2 K时通道R1的速率常数为1.60×10-13cm3·molecule-1·s-1,与所测实验值非常接近.此外,尽管通道RW3的速率常数kRW3比对应裸反应的速率常数kR1大了46.6-131倍,但该通道的有效速率常数k'RW3却比kR1小了10-14个数量级,表明在实际大气环境中水分子对H2O2+Cl反应几乎没有影响. 许琼 张田雷 吕文彬 王睿 王志银 王文亮 王竹青关键词:H2O2 反应机理 速率常数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盐酸林可霉素 被引量:18 2000年 盐酸林可霉素在 Na IO4 - H2 O2 - H+体系中能发生强的化学发光反应 ,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盐酸林可霉素的流动注射 _化学发光分析法 ,方法的检出限为 3.6× 1 0 -8g/m L,相对标准偏差为 1 .0 % (c S=1 .0× 1 0 -6g/m L,n=1 1 ) ,线性范围为 1 .0× 1 0 -7~ 9.0× 1 0 -5g/m L。 王志银 何云华 聂峰关键词:流动注射 化学发光分析 盐酸林可霉素 Zn(ClO_4)_2-DAPTU(MAPTU)-H_2O三元体系30℃时的相平衡研究 被引量:1 1994年 测定了三元体系Zn(ClO4)2-L-H2O(L=DAPTU,N,N′-二安替比林硫脲;L=MAPTU,N-甲基-N′-安替比林硫脲)在30℃时的溶解度和饱和溶液的折光率,绘制了相应的溶度图和折光率-组成图.体系的溶度曲线和折光率曲线均由3支组成,分别与L(L=DAPTU,MAPTU)、Zn(ClO4)2·L2·nH2O(L=APTU.n=2;L=MAPTU,n=0)和Zn(ClO4)2·6H2O相对应.从溶度图上发现两个未见报道的固液异组成溶解的化合物,经化学分析、元素分析、TG-DTA、IR表征,结果表明,三元化合物Zn(DAPTU)2(ClO4)2.2H2O中DAPTU是以两个羧基氧与Zn2+离子配位,而在二元化合物Zn(MAPTU)2(ClO4)2中MAPTU则以氧和硫原子与Zn(2+)离子配位。 王志银 唐宗薰 陈开勋 郭志箴关键词:相平衡 NaIO_4-肾上腺色腙体系化学发光法测定肾上腺色腙 被引量:9 2000年 利用 Na IO4 - H+- H2 O2 -肾上腺色腙化学发光体系 ,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一种测定肾上腺色腙的化学发光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 8.0× 1 0 -9~1 .0× 1 0 -6g/m L 肾上腺色腙 ,检出限为 2 .7× 1 0 -9g/m L,相对标准偏差为0 .97%。 聂峰 何云华 王志银关键词:化学发光 肾上腺色腙 高碘酸钠 流动注射 CO和O_2与Au_n^m簇相互作用的DFT研究(II) 2013年 采用B3LYP//LAN2DZ和相对论赝势ECP对Au、6-311+G*基组对C和O水平下,对O2和CO+O2在Aum n(n=3~5,m=0,±1)上发生单分子和双分子吸附的可能结构进行全优化和振动分析。获得了Au n(O2)m和Au n CO(O2)m最低能量结构。通过对其结构和能量分析,给出了O2和CO+O2与Aum n相互作用性质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O2在Au+n上吸附能均较小而难形成稳定吸附,其反应活性在Au n上呈奇偶交替现象,O2仅在偶数Au-4上发生有效吸附。CO和O2在Au+n和Au n(n=4~5)上无明显协同吸附,二者在Au-4上存在明显协同吸附效应,而在Au3和Au-3上仅有弱协同效应。Au n(CO)O-2(n=3~5)中C—O和O—O键长增大、相应伸缩振动频率降低,表明Aun对C—O和O—O键有活化作用,它们可能是CO低温氧化的活性组分。可以推断,能够稳定阴离子Au簇的氧化物载体对提高氧化物负载纳米Au催化剂催化活性有利。 王志银 吴迎春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 原子簇 电子结构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DL-酪氨酸 被引量:24 2002年 在甲醛存在下 ,高锰酸钾与DL 酪氨酸能够发生化学发光反应 ,产生很强的化学发光。据此采用流动注射技术 ,建立了一种测定DL 酪氨酸的化学发光分析法。方法的检出限为 2 .9× 1 0 - 8g/mL ,相对标准偏差为 1 .5 % ( 1 .0× 1 0 - 6g/mLDL 酪氨酸 ,n =1 1 ) ,线性范围为 1 .0× 1 0 - 7g/mL~ 5 .0× 1 0 - 6g/mL。 何云华 王志银关键词:化学发光 流动注射 高锰酸钾 甲醛 AuFe(CO)_(5)^(-)的结构计算与成键性质研究 2022年 采用ABCluster软件对实验发现的AuFe(CO)_(5)^(-)物种所有可能几何进行搜索,随后对其最低能量结构在B3LYP/Lanl2DZ对Fe和Au,6-311++G(d,p)对C和O水平下进行了全参数优化和振动分析,从而获得其结构参数和振动频率。理论计算表明,AuFe(CO)_(5)^(-)的最低能量为C_(1)对称性,有较大的HOMO与LUMO能级差预示其较高的稳定性。AuFe(CO)_(5)^(-)校正后的振动光谱与实验测量的振动光谱吻合较好,表明计算获得的结构合理。成键性质分析表明,该簇合物是典型的金属羰基配离子,具有典型的σ-π授受键,配位后C-O伸缩振动频率从自由态的2143 cm^(-1)降低到1896~2040 cm^(-1)。 耿琳 叶藤 刘斌 王志银 许琼 黄文登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 几何构型 振动光谱 成键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