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庆
- 作品数:22 被引量:43H指数:5
-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DNA条形码技术在中国南部姬蠊科(Blattodea,Ectobiidae)蜚蠊物种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 姬蠊科Ectobiidae Brunner von Wattenwyl隶属于蜚蠊目Blattodea硕蠊总科Blaberoidea,是蜚蠊目中最大的科,世界性分布。据记载全世界223属2381种,目前我国记载24属120...
- 桂顺华郑玉红王宗庆车艳丽
- 关键词:DNA条形码COI姬蠊科
- 胺菊酯与呋虫胺对德国小蠊的联合毒力测定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研究2种药剂复配对德国小蠊的杀蟑活性,筛选对德国小蠊防治具有增效作用的复配药剂配方。方法通过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求得毒力回归方程和半数致死浓度(LC50),以共毒因子法和共毒系数法评价胺菊酯和呋虫胺对德国小蠊的联合杀蟑活性及筛选最佳配比。结果胺菊酯与呋虫胺对德国小蠊雄成虫处理后72 h的LC50值分别为1376.86和3.97 mg/L,胺菊酯与呋虫胺以质量比为231∶1~3123∶1混合具有明显增效作用,最佳质量配比为360∶1,对德国小蠊处理后72 h的共毒系数为190.09,LC50值为366.70 mg/L。结论胺菊酯和呋虫胺复配对德国小蠊的防治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 刘育超李娅蕾张佳伟王宗庆
- 关键词:胺菊酯呋虫胺德国小蠊共毒系数复配
- 中国毡蠊属二新种和一纪录种记述(蜚蠊目,姬蠊科)(英文)被引量:1
- 2009年
- 1 弧毡蠊,新种Jacobsonina arca sp.nov.(图19-26)本种与简毡蠊Jacobsonina simplex Hebard,1929相似,可从以下特征区分:1)腹部第7背板不特化,后者特化,具1对圆形凹陷; 2)中阳茎粗壮,呈棒状具1刷状附属阳茎,后者细长无刷状附属阳茎; 3)下生殖板的后端部弧状突出,后缘波状弯曲,后者后端部略弧状突出,后缘近平截。正模♂,湖北秭归九头岭, 100m, 1993-06-12 ,李文柱采。副模: 1 ♂,湖北秭归九头岭, 150m, 1993-07-13 ,姚建采; 3 ♂♂, 1♀,同正模; 1 ♂,湖北秭归九头岭, 150m,1993-06-13 ,黄润质采; 1 ♂,湖北秭归九头岭, 150m, 1993-06-12 ,姚建采; 1 ♂,广西龙胜花绑林区, 1963-06-7 ,刘思孔采。2 扭毡蠊,新种Jacobsonina tortuosa sp.nov.(图27 -34)本种与特毡蠊Jacobsonina aliena(Brunner,1893)相似,但可从以下特征区分: 1)下生殖板左侧角呈倒"L"形缺刻,右侧角圆滑呈指状,左侧缘波状弯曲,右侧缘明显弧状突出,但后者的侧缘微凹人,端部窄且平截;2)中阳茎粗壮,呈棒状无附属阳茎,后者中阳茎弯曲且其下具1粗壮的骨片。正模♂,云南西双版纳景洪,650m,1958—07—5,孟绪武采。副模:2♂♂,云南西双版纳大勐龙,650m,1957—06-17,王书永采;1♂,同正模;1♂,云南西双版纳大勐龙,650m,1957—07-10,洪淳培采。
- 王宗庆蒋红云车艳丽
- 关键词:蜚蠊目姬蠊科
- 中国小蠊属分类研究及一新种记述(蜚蠊亚目:姬蠊科)(英文)被引量:1
- 2010年
- 本文对小蠊属Blattella Caudell分类研究进行了回顾,并记述分布于中国的小蠊属9种,其中含一新种B.singularis sp.nov.,对该种进行了描述并提供了形态特征图。编制了我国小蠊属种的检索表。
- 王宗庆车艳丽冯平章
- 关键词:蜚蠊
- 浅谈高校班主任的角色定位与必修功课被引量:5
- 2011年
- 阐述了高校班主任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领域中的重要性,即:班主任通过明晰其角色定位、知晓其角色内容、履行其角色职责,从而实现角色的多样性,帮助大学生在其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做出正确的选择,迈好人生第一步,树立积极进取的精神;为他们营造良好的氛围和风气,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协调发展;努力成为学生的榜样或偶像,让他们在身边拥有模仿和追求的目标;用爱心浇灌每一个学生,使其快乐地、个性化地创造自我、完善自我,从而培养出有益于社会的人。
- 王宗庆吴俊平
- 关键词:高校班主任角色定位
- 世界蜚蠊系统学研究进展(蜚蠊目)
- 了世界著名蜚蠊分类学家,并从蜚蠊高级阶元及分类系统、种类描述、分类方法等4个方面阐述世界蜚蠊系统学的研究进展,展示了世界蜚蠊分类发展的历史进程,剖析了我国蜚蠊分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王宗庆车艳丽
- 关键词:蜚蠊昆虫分类系统发育
- 基于三基因片段(12S rRNA,16S rRNA和COII)联合数据的世界隐尾蠊系统发育分析
- 隐尾蠊科是蜚蠊目中的稀有类群,该科仅1属,全世界共记载12种,中国分布6种.该类群是以家庭为单位实行'一夫一妻制'的亚社会型昆虫,主要分布在新北区、东洋区和古北区,终生生活在自然断裂、倒伏死亡或砍伐丢弃在森林的朽木中.该...
- 车艳丽王董石岩赵永全杜晓红王宗庆
- 关键词:分子系统发育生物地理
- 基于三基因片段(12S rRNA,16S rRNA和COII)联合数据的世界隐尾蠊系统发育分析
- 隐尾蠊科是蜚蠊目中的稀有类群,该科仅1属,全世界共记载12种,中国分布6种。该类群是以家庭为单位实行“一夫一妻制”的亚社会型昆虫,主要分布在新北区、东洋区和古北区,终生生活在自然断裂、倒伏死亡或砍伐丢弃在森林的朽木中。
- 车艳丽王董石岩赵永全杜晓红王宗庆
- 关键词:分子系统发育生物地理
- 七种蜚蠊卵荚和雌性外生殖器的比较形态学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检视了3类不同生殖方式的7种蜚蠊雌虫标本,描记了卵生A型、卵生B型和卵胎生A型的雌性外生殖器和卵荚外部形态特征。研究发现蜚蠊不同生殖方式的雌性外生殖器结构和卵荚形态上差异明显,雌性外生殖器结构与卵荚形态和生殖方式均互呈对应关系。
- 李杨王宗庆车艳丽
- 关键词:蜚蠊雌虫生殖方式外生殖器
- 锯爪蠊属一新种记述(蜚蠊目,姬蠊科,伪姬蠊亚科)(英文)
- 2011年
- 记述我国锯爪蠊属Chorisoserrata1新种,即短尾锯爪蠊Chorisoserrata brevicaudata sp.nov.,补充了该属的属征,提供该属分种检索表。短尾锯爪蠊,新种Chorisoserrata brevicaudata sp.nov.(图1-13)新种与Chorisoserrata jendekiVidlika相似,主要区别特征为:1)左阳茎指状凸起短且末端钝圆,后者长且末端尖锐;2)中阳茎端部钝圆,后者端部尖锐;3)中阳茎附属骨片刷状,端部具刺,后者端部钝圆无刺;4)腹部第7背板不特化,后者特化,中部具不明显的腺体。正模♂,云南勐腊勐仑,海拔800m,1981-04-10,李法圣采。副模1♀,云南勐腊勐仑,海拔800m,1981-04-10,李法圣采。词源:新种种名源于拉丁词brevi(短)和cauda(尾),表示该种左阳茎指状凸起短小。
- 吴可量王宗庆
- 关键词:同翅目蜚蠊目姬蠊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