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娓娓
- 作品数:25 被引量:103H指数:6
-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科技厅-昆明医学院应用基础研究联合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重楼皂苷I对体外抑制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观察重楼皂苷I对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重楼皂苷I处理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后,通过细胞计数法计算冠状动脉内皮细胞的生长速度,MTT法测定冠状动脉内皮细胞活性,RT-PCR测定钙粘蛋白和Caspase3mRNA表达.结果重楼皂苷I减慢冠状动脉内皮细胞的生长速度,降低冠状动脉内皮细胞活力,降低冠状动脉内皮细胞的钙粘蛋白mRNA表达,增加Caspase3 mRNA表达.结论重楼皂苷I抑制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增殖,诱导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凋亡.
- 王娓娓吴雪松张红苗张雯张莹叶宏鲍天昊
- 关键词:重楼皂苷I冠状动脉内皮细胞钙粘蛋白增殖
- 老年高血压患者高尿酸血症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3
- 2012年
-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高尿酸血症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分析100例60岁以上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尿酸水平分为对照组(尿酸≤417μmol/L,51例)和实验组(尿酸≥417μmol/L,49例),比较两组血尿酸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之间的关系。结果两组在年龄、体质指数(BMI)、饮酒史、糖尿病史等一般情况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的尿酸水平,吸烟史及脑卒中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同时间段各组问尿酸和脑卒中严重程度评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调整脑卒中的其他危险因素后,实验组的脑卒中的发生率是对照组的2.88倍(β=1.059,OR=2.884,P=0.03)。结论尿酸水平增高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脑卒中发生密切相关。
- 王娓娓张红苗张莹李洁茹
- 关键词:高血压尿酸缺血性卒中
- 银杏叶提取物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08年
- 银杏科银杏属植物银杏(Ginkgo BilobaL inn.)又名公孙树、白果树等,其种子白果仁作为止咳平喘、缩小便、止带浊的中药在我国已有很久历史,对银杏叶的研究与开发利用在近半个世纪也已风靡世界。银杏叶的化学成分很复杂,迄今已发现170多种化合物。
- 王娓娓鲍天昊
- 关键词:银杏叶提取物心血管系统
- 银丹心脑通胶囊与老年高血压患者IMT、ET关系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使用银丹心脑通胶囊治疗后IMT、ET水平的变化,评价银丹心脑通胶囊对高血压内皮功能损害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干预作用。方法: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给银丹心脑通胶囊并降压治疗,对照组单纯降压治疗。结果:治疗前后实验组的ET差值与对照组的ET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实验组的IMT差值与对照组的IMT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丹心脑通胶囊能缓解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内皮功能损害和动脉粥样硬化。
- 王娓娓张红苗
- 关键词:银丹心脑通高血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内皮素
- 阿卡波糖对高血压伴糖耐量减低患者内皮素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1年
- 目的:观察患者应用阿卡波糖干预治疗后血清ET、CRP水平的变化,评价阿卡波糖对高血压伴糖耐量减低患者的内皮素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为延缓高血压伴糖耐量减低患者内皮功能损害探索新的途径。方法:研究对象为2009年1月至2010年3月收集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减低的患者。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阿卡波糖合并降压治疗,对照组单纯降压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血清内皮素及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实验组的ET差值与对照组的ET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实验组的CRP差值与对照组的CRP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卡波糖联合降压治疗比单纯降压治疗能更好的缓解高血压伴糖耐量减低研究对象的炎症反应和内皮功能损害。可以延缓高血压与糖耐量减低之间、炎症反应和内皮功能损害之间的恶性循环,延缓病情的进一步发展。
- 王娓娓张红苗张雯姜雪梅
- 关键词:高血压阿卡波糖糖耐量低减内皮素C-反应蛋白
- 银杏叶提取物对酒精性心肌病的疗效观察
- 2009年
-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对使用酒精所致的精神及行为障碍合并酒精性心肌病患者的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酒精所致的精神及行为障碍合并酒糟性心肌病的患者50例,通过治疗方案分为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用常规方法治疗,对照研究观察治疗前后不同组别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左室内径(LV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评价心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左室内径和左室射血分数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能改善酒精性心肌病患者的心功能,可作为治疗酒精性心肌病的药物。
- 鲍天昊王娓娓
- 关键词:银杏叶提取物酒精性心肌病心功能
- 高血压病伴胰岛素抵抗患者内皮功能和炎症因子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09年
- 大量实验与临床研究表明,高血压病常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高胰岛素血症、糖代谢异常同时存在。随着科技的发展,原发性高血压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研究已经进入分子生物学水平,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炎症因子是研究的“焦点”。
- 王娓娓张红苗
- 关键词:高血压病胰岛素抵抗内皮功能炎症因子
-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 2009年
-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其发病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心血管疾病的相关研究显示心肌不是终末分化组织,在心肌损伤后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有丝分裂[1],但单纯依靠其自身有丝分裂难以修复受损的心肌,只能由成纤维细胞填充,最终为瘢痕组织替代,并逐步发生心室重构,形成慢性心力衰竭。现有的内外科治疗都不能解决心肌细胞损伤修复的问题,目前有研究表明动员干细胞可以治疗心肌损伤。因为自体同源性及来源充足易于获取,使自体骨髓干细胞(bone marrow stem cells,BMSC)成为最佳种子细胞。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CSF)是骨髓干细胞强有力的动员剂,
- 王娓娓赵雅静张红苗
- 关键词: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骨髓干细胞心血管疾病
- 老年高血压伴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浆醛固酮水平的研究
- 2013年
- 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醛固酮(ALD)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脑部并发症的预防拓展防治方向。方法研究对象为2011年9月至2013年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高血压患者。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卒中分为两组,比较二者间的醛固酮(ALD)水平。结果高血压病一级组卒中与非卒中的AL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病二级、三级组卒中与非卒中的ALD差异分别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随血压及ALD水平增高而增加,对血压水平分级以后观察发现ALD在高血压一级水平与卒中无相关性,在高血压二级,三级ALD与缺血性卒中存在相关性。
- 鲍天昊王娓娓张红苗朱榆红
- 关键词:高血压卒中醛固酮
- 蒲公英甾醇对氧化损伤心肌细胞保护作用研究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在缺血-再灌注所致氧化损伤模型中观察蒲公英甾醇对小鼠心肌细胞(CSC)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使用小鼠CSC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损伤(I/R)组,蒲公英甾醇治疗缺血-再灌注损伤组(治疗浓度分别为5、10、30μmol/L)及阳性对照组。通过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测定细胞活力,RT-PCR测定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B淋巴细胞瘤-2(Bcl-2)基因水平,生化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AD)水平,Western blot测定细胞外信号调节的蛋白激酶1/2(ERK1/2)水平。结果MTT测定显示30μmol/L蒲公英甾醇组I/R损伤的CSC细胞活力增加(P<0.05)。RT-PCR研究结果表明:10、30μmol/L的蒲公英甾醇组Caspase-3mRNA表达减少,与I/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μmol/L的蒲公英甾醇组Bcl-2mRNA表达回升,与I/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化法测定表明:30μmol/L的蒲公英甾醇诱导的SOD水平提高,MAD水平降低,与I/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测定显示,30μmol/L蒲公英甾醇使损伤的CSC细胞磷酸化ERK1/2与总ERK1/2比值增加(P<0.05)。结论蒲公英甾醇可能是通过上调ERK1/2表达抑制I/R引起的SCS细胞氧化损伤。
- 王娓娓张红苗王琳鲍天昊
- 关键词:蒲公英甾醇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