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妍

作品数:90 被引量:196H指数:7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黑龙江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文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7篇期刊文章
  • 20篇专利
  • 1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艺术
  • 14篇文化科学
  • 10篇文学
  • 6篇经济管理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建筑科学
  • 3篇自然科学总论
  • 2篇哲学宗教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社会学
  • 2篇语言文字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艺术
  • 9篇意象
  • 7篇文化
  • 7篇媒介
  • 6篇数字化
  • 5篇电影
  • 5篇互动
  • 5篇仿像
  • 4篇虚拟现实
  • 4篇意境
  • 4篇审美
  • 4篇网络
  • 4篇沉浸
  • 4篇沉浸式
  • 3篇用户
  • 3篇水墨
  • 3篇浓缩机
  • 3篇微藻
  • 3篇文化传播
  • 3篇文学

机构

  • 90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青岛滨海学院
  • 1篇哈尔滨师范大...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北卡罗莱纳州...

作者

  • 90篇王妍
  • 14篇欧剑
  • 8篇张梦阳
  • 8篇刘雨东
  • 8篇于静潇
  • 7篇白阳
  • 6篇沈志鹏
  • 5篇高继慧
  • 5篇佟磊
  • 4篇李晞睿
  • 3篇王聪
  • 3篇鲍玉珩
  • 3篇吕丽
  • 2篇周晓丹
  • 2篇李琳
  • 2篇孙博
  • 2篇程婧婷
  • 2篇朱秀清
  • 2篇李振岚
  • 2篇王恒玉

传媒

  • 16篇文艺评论
  • 10篇哈尔滨工业大...
  • 5篇电影评介
  • 4篇学术交流
  • 3篇自然辩证法研...
  • 3篇设计
  • 2篇北方论丛
  • 2篇学习与探索
  • 2篇工业工程设计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情报科学
  • 1篇新闻传播
  • 1篇杂技与魔术
  • 1篇包装工程
  • 1篇计算机系统应...
  • 1篇新闻界
  • 1篇黑龙江高教研...
  • 1篇继续教育研究
  • 1篇文化遗产

年份

  • 3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5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6篇2016
  • 8篇2015
  • 13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8篇2011
  • 7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9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摆式低动高静隔振器的建模与分析
振动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工程上对设备的运行状态以及运行环境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精密仪器被应用于大型工程项目中。精密仪器对低频振动十分敏感,而传统线性隔振器由于空间和稳定性的限制,无法...
王妍
关键词:隔振器
文献传递
从“诗言志”到“诗缘情”被引量:1
2003年
情志产生于人与自然分离的时刻 ,最初天真的歌、乐、舞表达素朴的情志。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 ,情志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 ,表达情志的诗乐的本质也自然随之发生变化。“诗言志”说是中国诗学“开山的纲领” ,是上古社会诗乐礼三位一体的必然结果。汉末到魏晋南北朝时期 ,由于个体意识和审美意识的觉醒 ,产生了“诗缘情”说。在“言志”说的基础上 ,“缘情”说强调个体审美情志、以情含志。两说相互辉映 ,对中国诗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妍
关键词:诗言志诗缘情
机器与身体被引量:6
2006年
从古至今,技术一直在机器和身体这两个看似完全不同的范畴中往来穿梭,并且一直在为两个范畴的融合而效力,试图消解二者的边界。身体与机器,看似泾渭分明的两个范畴,其实一直关系暖昧。技术发展到今天,这种暖昧关系已经开始公开化了。其突出的表征便是当今各类技术实践中所呈现出的渐趋明显的机器的身体化和身体的机器化倾向。
陈月华王妍
关键词:身体身体意象
虚拟城市:城市空间的数字化重构与城市文化的体验式传播被引量:2
2011年
虚拟城市是利用多感知通道融合的虚拟现实技术建构的虚拟空间,是城市空间向网络空间的拓延。城市空间是承载城市文化的载体,城市文化的个性气质、城市文化内涵以及城市文化的核心价值,都是在城市空间中发生、发展和展现的。伴随着城市空间从围墙而城到数字虚拟城市的形态变化,城市文化的传播方式也由身体"历"行、语言传播、影视传播等传统媒介的传播方式走向数字媒介的网络传播方式。与传统媒介下的城市文化传播方式不同的是,虚拟城市空间创造了一种动态全息的、互动参与的、感官沉浸的体验式传播方式,是数字媒介技术条件下城市文化面向世界的体验式传播的新途径。
王妍吴斯一
关键词:城市文化
一种维生素E阿魏酸酯的合成方法
一种维生素E阿魏酸酯的合成方法,它涉及一种阿魏酸酯的合成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合成维生素E阿魏酸酯的方法存在反应时间长,合成温度高,以及酯交换过程中的有机溶剂残留问题。方法:一、反应釜中加入阿魏酸、维生素E、乙醇和皱褶假...
马莺于殿宇李琳朱秀清李振岚王妍孙博刘晶常云鹤周晓丹
文献传递
电视民生新闻的美学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电视民生新闻以其独特的民众视角、民本取向、民生内容和短小快捷的特点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受众。这一传播方式引发的传播热潮仍在继续。它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远离传统新闻的“宏大叙事”,并体现出新写实主义风格,形成了电视民生新闻的独特的美学特征,体现了其独特的审美价值。
王妍吕丽
关键词:电视民生新闻民本取向美学特征审美价值
面向当代文艺理论重构的中国文论及其历史使命
我们正处在一个深刻变革的时期。数字技术掀起了一场颠覆性的艺术革命。从意象现实到身体现实、从模仿现实到虚拟现实,从干媒体到湿媒体、从热媒介到冷媒介,虚拟艺术形态正在形成之中。面对虚拟艺术,西方传统文论的基石"模仿说"陷于失...
王妍
感官技术:艺术形态史的技术现象学视角被引量:6
2021年
在现象学哲学对主体、认知、技术关系的反思中,“身体”作为“主体”的“认知”能力逐渐被重新发现,“身体”的“技术感知”现象凸显。当代数字技术进一步表明,人类的创造技术本质上可谓力图超越身体局限的“感官技术”,技术的历史就是不断完善的“感官技术”史。有什么样的“感官技术”,就有什么样的艺术形态。本文从“感官技术”的角度重新考察艺术、感知、技术的关系,探究技术要素的革命对艺术形态演变的影响,通过梳理身体感官技术与身体艺术(乐舞—戏剧)、感官媒介技术与符号媒介艺术(绘画、雕塑、建筑、文学、影像艺术、传感技术与虚拟艺术电子游戏)九大艺术形态感知模式的变革与审美范式的嬗变可见,艺术形态的演变,正是感官技术所关联着的、人类不断发展中的审美理想的映射。
王妍司峥鸣
活性焦基气体扩散电极制备及H2O2电化学合成特性研究
过氧化氢(H2O2)作为一种绿色氧化剂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传统的H2O2生产方法蒽醌法工艺复杂、能耗高、会产生大量的有毒副产物,且高浓度的H2O2在运输过程中易发生爆炸。O2电还原生产H2O2可现场产用,避免运输造成的...
王妍
关键词:气体扩散电极活性焦氧化改性电化学合成
一种光伏技术结合分区域渗析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系统及使用方法
一种光伏技术结合分区域渗析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系统及使用方法,它涉及一种光伏技术结合分区域渗析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系统及使用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方法,存在成本较高和治理周期较长的问题。该...
高继慧王妍佟磊周伟
文献传递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