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东升

作品数:66 被引量:119H指数:7
供职机构:江西省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专利
  • 2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农业科学
  • 6篇生物学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瘤胃
  • 10篇饲料
  • 8篇动物
  • 8篇微生物
  • 6篇重组菌
  • 6篇瘤胃发酵
  • 6篇反刍
  • 6篇反刍动物
  • 6篇编码基因
  • 5篇体外瘤胃发酵
  • 5篇免疫
  • 5篇发酵
  • 5篇凤仙
  • 5篇凤仙花
  • 4篇毒素
  • 4篇异源
  • 4篇育肥
  • 4篇真核
  • 4篇真核表达
  • 4篇真核表达系统

机构

  • 66篇江西省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亚...
  • 2篇乐平市三王牧...
  • 1篇铜仁职业技术...

作者

  • 66篇王东升
  • 57篇张志红
  • 56篇黄江丽
  • 48篇张国华
  • 40篇丁建南
  • 33篇何力
  • 31篇计少石
  • 22篇黄黄
  • 16篇田晓娟
  • 13篇于一尊
  • 7篇王菊华
  • 6篇卢萍
  • 5篇印遇龙
  • 5篇吴信
  • 4篇胡淼
  • 3篇王洪秀
  • 3篇高柱
  • 3篇蔡力创
  • 3篇王小玲
  • 3篇刘建平

传媒

  • 11篇江西科学
  • 2篇饲料研究
  • 2篇动物营养学报
  • 2篇中国草食动物...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兽医杂志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草业学报
  • 1篇中国沼气
  • 1篇中国畜牧杂志
  • 1篇环境卫生工程
  • 1篇现代畜牧兽医
  • 1篇中国生态学学...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3篇2023
  • 7篇2022
  • 6篇2021
  • 8篇2020
  • 7篇2019
  • 5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7篇2014
  • 5篇2013
  • 6篇2012
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用于二十八烷醇预防肝损伤效果的体外评价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二十八烷醇预防肝损伤效果的体外评价方法,涉及药物评价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用导致肝损伤的药液孵育人正常肝细胞,得到第一孵育肝细胞,测定第一孵育肝细胞的存活率和凋亡率;(2)用二十八烷醇溶液和导...
张国华王东升卢萍刘建平蔡力创圣平张志红
文献传递
体外产气法评价4种不同来源的桑叶对江西本地黄牛的营养价值被引量:4
2020年
为开发新型饲料资源,利用体外产气法估测了粤桑11-1、粤桑11-2、育71-1、普通蚕桑4种不同桑叶品种对江西本地黄牛饲用的营养价值。通过体外发酵试验并采用批次培养法,将4种参试样品培养48 h,在培养过程中分别记录0、2、4、8、12、24、36、48 h的产气量,并测定发酵24、48 h时发酵液的pH值、体外干物质降解率、菌体蛋白浓度以及氨态氮的浓度。结果表明,从各个时间段产气量来看,各种参试样品的产气量均随时间先逐渐升高再降低,最后趋于平衡,其中育71-1总产气量(230.63 m L)显著高于其他样品(P<0.05),其次为普通蚕桑和粤桑11-1;育71-1在发酵前12 h的各个时间段的产气量也是各样品中最高的。通过对24 h及48 h发酵液中pH值的测定,发现各样品培养过程中发酵液的pH值均在5.4~5.7之间,育71-1在24、48 h的pH值分别为5.41和5.51,为各样品中最低;育71-1的体外干物质消化率在24、48 h分别以67.87%和73.27%保持最高,其次为普通蚕桑(分别为54.60%,57.27%)和粤桑11-1(52.40%,53.93%)。育71-1的菌体蛋白浓度在2个时间点也最高,但各样品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2个时间点氨态氮浓度育71-1最高,其次为粤桑11-1,粤桑11-2最低。说明对江西本地黄牛而言,育71-1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其次为普通蚕桑、粤桑11-1。
黄江丽何力张志红王东升张国华圣平
关键词:桑叶体外产气法营养价值
油茶林-苜蓿养殖模式对安义瓦灰鸡生长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
2025年
试验旨在研究油茶林-苜蓿养殖模式对安义瓦灰鸡生长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在3年生的油茶林下,选择同等大小的地块(12块)随机分为两组:清耕地放养组和油茶林-苜蓿草地放养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设1个轮牧放养小区,每个放养小区面积为300 m2,放养密度为115只/667 m2,每30 d轮换放养小区一次。油茶林-苜蓿草地放养组每只鸡每日精料补饲量为清耕地放养组的80%。试验期90 d。结果显示,与清耕地放养相比,油茶林-苜蓿草地放养组安义瓦灰鸡胸深、活体重、屠体重以及脾脏和十二指肠的重量显著提高(P<0.05)。与清耕地放养相比,油茶林-苜蓿草地放养组胸肌pH值显著降低(P<0.05),腿肌pH值显著升高(P<0.05);胸肌、腿肌粗脂肪含量明显降低(P<0.05),腿肌粗蛋白含量显著增加(P<0.05);胸肌饱和脂肪酸癸酸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腿肌铜和钙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硒含量显著增加(P<0.05)。研究表明,油茶林-苜蓿养殖模式提高了安义瓦灰鸡的屠宰性能,改善了肉品质,为林下肉鸡养殖提供了重要指导。
王汝霞毛春瑕牛凯敏圣平熊传书曾维荣王东升杨春华
关键词:肉品质
一种液体中药发酵添加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属于动物饲料添加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体中药发酵添加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通过在中药组合物的水提液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有利于提升中药水提液中活性物质类黄酮等含量;之后再接种植物乳酸杆菌后,更加丰富了中药水提液的...
黄江丽张志红王洪秀圣平杨春华王东升毛春暇何力计少石张国华
中药抗大肠杆菌O157:H7的筛选及其在体外瘤胃发酵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8年
为了研究中药对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O157:H7的抑制活性,为中药替代抗生素作为反刍动物饲料添加剂来抑制E.coli O157:H7等病原菌提供参考。采用水提法和醇提法从11种中药中提取抑菌活性成分,应用牛津杯法抑菌试验检测其抑菌能力,通过体外瘤胃发酵试验和RT-PCR评估其抑制E.coli O157:H7的应用效果以及半数致死量(LD_(50))来检验其毒性。结果显示,肉桂醇提液、丁香水提液、厚扑醇提液和黄芩醇提液对E.coli O157:H7抑制效果好、无毒(大鼠急性经口LD_(50)>15 000 mg/kg体重),但其抑菌具有广谱性。表明肉桂醇提液和丁香水提液具有代替抗生素作为反刍动物料添加剂抑制的应用前景。
王东升田晓娟张国华黄江丽何力计少石圣平张志红丁建南
关键词:中药提取液大肠杆菌O157:H7抑菌试验体外瘤胃发酵RT-PCR
一种引入信号肽的抗菌肽串联基因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引入信号肽的抗菌肽串联基因及其应用,涉及抗菌肽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引入信号肽的抗菌肽串联基因、串联基因的构建方法、包含所述串联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和抗菌重组毕赤酵母。本发明通过将来源于扣囊复膜孢酵母的...
王东升黄江丽圣平张国华张志红田晓娟何力王入霞
文献传递
穿心莲药渣和甜叶菊渣对羊瘤胃体外发酵的影响被引量:15
2017年
本试验采用体外产气法初步分析穿心莲药渣和甜叶菊渣对羊瘤胃体外发酵过程中各参数的影响,旨在研究该植物源性有机废渣能否应用于反刍动物饲料。瘤胃液取自8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健康湖羊,负对照组未添加发酵底物,正对照组分别添加8 g/L的大豆秸、穿心莲药渣和甜叶菊渣,每个处理设4个重复。结果表明:经过24 h体外发酵后,穿心莲药渣组和甜叶菊渣组甲烷(CH4)产量较大豆秸组显著降低(P<0.05),有利于温室气体减排,穿心莲药渣和甜叶菊渣可刺激瘤胃微生物的生物代谢活动,促进氨态氮(NH_3-N)向微生物蛋白(MCP)转化,穿心莲药渣组和甜叶菊渣组的MCP含量比大豆秸组有显著提高(P<0.05),分别提高了33.33%和33.04%;甜叶菊渣促进了瘤胃中碳水化合物的发酵,与大豆秸相比挥发性脂肪酸产量(TVFA)提高了40.84%(P<0.05),甜叶菊渣瘤胃体外发酵为典型的乙酸型发酵。综上可知,穿心莲药渣和甜叶菊渣具有较好的瘤胃厌氧发酵性能,可作为基料开发出较好的反刍动物饲料。
何力计少石张志红王东升郭礼荣张国华丁建南
关键词:湖羊
樟树提取物在抑制胆碱酯酶活性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樟树提取物在抑制胆碱酯酶活性中的应用,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中,所述胆碱酯酶包括乙酰胆碱酯酶和/或丁酰胆碱酯酶。基于樟树提取物、经碱消化处理后的樟树提取物和胃肠道消化后的樟树提取物均具有较好的胆碱酯酶抑制活...
张国华吴信王汝霞卢萍王小玲高柱圣平王东升
文献传递
一种黄曲霉毒素分解酶及其编码基因、重组载体、重组菌及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黄曲霉毒素分解酶及其编码基因、重组载体、重组菌及应用,属于酶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黄曲霉毒素分解酶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黄曲霉毒素分解酶能够在真核表达系统中异源高表达,...
王东升于欣君黄江丽张国华圣平张志红何力计少石
不同起始pH中药渣发酵特性、安全性评价和肉羊育肥效果研究被引量:13
2020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起始pH对中药渣发酵特性的影响,评价中药渣饲料安全性以及其对肉羊育肥的效果。试验按照中药渣发酵起始pH设3个组:A1组(4.55)、A2(5.50)和A3组(6.90),每组均接种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接种量为0.5%,定时取样测定pH;发酵结束后分析中药渣中微生物蛋白和有机酸含量;采用高通量测序比较细菌多样性变化特征;测定发酵中药渣中重金属和真菌毒素含量,评价其安全性。选择30只当年出生、体重为(35.0±2.0) kg的湖羊公羊作为试验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5只,单栏喂养。对照组饲喂常规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发酵中药渣(起始pH为6.90,发酵30 d)饲粮,饲喂70 d,研究发酵中药渣对肉羊育肥效果和抗氧化、免疫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中药渣发酵到第6天时,所有组中药渣pH均下降到4.0以下,A3组微生物蛋白、乳酸和乙酸含量最高,比A1组分别提高14.72%、49.93%和22.77%(P<0.05),A2组介于两者之间。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相对丰度随起始pH升高而提高,A2和A3组与A1组比较差异达到显著性(P<0.05),肠杆菌属(Enterobacter)、泛菌属(Pantoea)、苍白杆菌属(Ochrobactrum)、独岛氏菌属(Dokdonella)相对丰度与乳酸杆菌属变化趋势相反。发酵中药渣中重金属(铬、镉、铅和汞等)和黄曲霉毒素B1含量符合国家饲料标准。2)发酵中药渣饲喂肉羊,与对照组相比,平均日增重提高6.4%(P>0.05),血清中生长激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血清中葡萄糖、胆固醇和总蛋白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对血清中睾酮、双氢睾酮、脱氢表雄酮和雄烯二酮含量也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极显著提高了血清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和免疫球蛋白M含量(P<0.01)。综上所述,提高中药渣发酵起始pH发酵效果更好;发酵中药渣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安全性;发酵中药渣饲喂肉羊具有促进机体生长和提高�
张志红圣平何力邹敬东王汝霞黄江丽张国华王东升计少石彭建丁建南
关键词:中药渣发酵PH肉羊安全性评价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