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动脉
  • 3篇心肌
  • 3篇细胞
  • 3篇小儿
  • 3篇患儿
  • 3篇儿童
  • 2篇单核
  • 2篇单核细胞
  • 2篇单核细胞增多
  • 2篇单核细胞增多...
  • 2篇电生理
  • 2篇心肌病
  • 2篇心脏
  • 2篇心脏病
  • 2篇血清
  • 2篇增多症
  • 2篇瞬时外向钾电...
  • 2篇综合征
  • 2篇外向钾电流
  • 2篇细胞增多

机构

  • 13篇珠海市妇幼保...
  • 6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珠海市疾病预...
  • 1篇泸州医学院附...
  • 1篇珠海市人民医...
  • 1篇遵义医学院第...

作者

  • 17篇熊寿贵
  • 6篇周传恩
  • 5篇余更生
  • 3篇庞戈红
  • 2篇白永虹
  • 2篇田杰
  • 2篇郑瑞丰
  • 2篇李德云
  • 1篇罗雪
  • 1篇刘晓燕
  • 1篇尹锡玲
  • 1篇蒲晓芳
  • 1篇林琴
  • 1篇李谧
  • 1篇宋玫
  • 1篇沈兴
  • 1篇谭娴玲
  • 1篇张煌辉

传媒

  • 2篇国际医药卫生...
  • 2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儿科药学杂志
  • 1篇中国药业
  • 1篇白求恩军医学...
  • 1篇岭南急诊医学...
  • 1篇国际心血管病...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5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8
  • 2篇2007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α-干扰素与阿昔洛韦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疗效比较被引量:22
2016年
目的:评价α-干扰素与阿昔洛韦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72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随机分为干扰素组、阿昔洛韦组和对照组各24例。干扰素组给予肌肉注射α-干扰素,疗程5~7 d,〈1岁患儿1~2μg/(kg·d),≥1岁患儿10μg/d;阿昔洛韦组予以阿昔洛韦5 mg/kg,每8 h一次静脉滴注,疗程5~7 d;对照组患儿不采用任何抗病毒药物治疗。比较三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干扰素组的退热时间(3.63±1.77)d,颈部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5.25±1.28)d,肝脾肿大恢复时间(5.88±1.36)d,均较阿昔洛韦组及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轻(12.5%)。结论:α-干扰素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疗效及安全性优于阿昔洛韦,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熊寿贵余更生
关键词: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Α-干扰素
硫酸镁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观察硫酸镁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常规使用抗感染治疗+硫酸镁静滴,对照组使用抗感染治疗+西地兰静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5.0%(P<0.05)。结论硫酸镁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熊寿贵
关键词:硫酸镁小儿肺炎心力衰竭
去铁胺联合去铁酮对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血糖代谢的影响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去铁胺(DFO)联合去铁酮(DFP)对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血糖代谢的影响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医院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114例,随机分为DFO组(48例)和DFO+DFP联合组(66例),疗程均为12个月。结果治疗12个月后,联合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2.42%,空腹血糖(FBG)正常患儿比例为74.24%,均高于DFO组的77.08%和47.92%(P<0.05);联合组患儿的平均血清铁蛋白(SF)为(967.94±387.42)ng/m L,明显低于DFO组的(2 304.79±248.35)ng/m L(P<0.05);两组患儿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患儿指标低于DFO组患儿(P<0.05)。经DFO+DFP治疗后,血糖正常患儿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血清SF水平均低于血糖受损患儿(P<0.05)。结论去铁胺联合去铁酮可有效改善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铁过载及血糖代谢紊乱,疗效优于去铁胺单药治疗。
周传恩熊寿贵
关键词:去铁胺去铁酮重型地中海贫血血糖代谢铁代谢
不完全川崎病13例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总结不完全川崎病(IKD)的临床特点,探索IKD的诊断。方法分析13例IKD患儿的临床表现及诊治情况。结果 13例IKD病例中,主要临床表现依次有:发热13例(100%),颈部淋巴结肿大9例(69.2%),球结膜充血7例(53.8%),四肢末端变化7例(53.8%),口腔黏膜病变6例(46.2%),多形性皮疹3例(23.1%)。上述6项表现中,有4项者8例(61.5%)。心脏彩超提示冠状动脉管壁毛燥6例(46.2%),冠状动脉扩张4例(30.8%),正常3例(23.0%)。血常规提示白细胞升高11例(84.6%),血红蛋白降低9例(69.2%),血小板升高10例(76.9%)。血生化提示C反应蛋白升高10例(76.9%),血沉升高12例(92.3%)。11例予以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10例在用后24h内热退,1例在用前已退热。12例使用阿司匹林、潘生丁抗凝治疗。所有病例均临床治愈出院,但出院后随诊情况均不详。结论 IKD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困难。对于发热时间长、具有川崎病2项以上主要临床表现、C反应蛋白、血沉明显升高病例则应高度警惕。心脏超声对冠状动脉的评价要辨证分析、采纳。
熊寿贵宋玫周传恩
关键词: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川崎病冠状动脉儿童
成年大鼠心肌细胞的急性分离方法探讨被引量:13
2008年
目的:介绍一种可以稳定地获得高活性心肌细胞的急性分离方法,以便更有利于心肌细胞电生理研究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用正常SD大鼠,麻醉成功后迅速取出心脏,以主动脉逆挂于Langendorff灌流装置上,先以无钙台氏液灌流5min然后换以酶液灌流20min,分次采集心肌组织获取心肌细胞并保存于KB液中。结果:获得大量高活性(78%±7.5%)的心肌细胞,杆状,轮廓和横纹清晰,折光性好。结论:本文介绍的方法稳定性好,获得的心肌细胞数量多,活性好,适合用于心肌细胞电生理和分子生物学研究。
熊寿贵余更生
关键词:心肌电生理心肌细胞细胞活性
珠海地区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变迁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儿科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变迁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方法对126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痰标本行常规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4647份痰标本共分离出病原菌1067株,其中G^+球菌554株(52%),G-杆菌417株(39%),真菌96株(9%)。G+球菌中肺炎链球菌居首位,占51.2%。G杆菌中大肠埃希菌居首位,占31.9%。肺炎链球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敏感(100%),对红霉素和复方新诺明高度耐药(〉80%);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性最高(〉90%),对氨苄西林、头孢呋辛等常用抗生素产生了较高耐药性(〉50%)。结论珠海地区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细菌谱以G^+球菌为主,以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率最低;G^+杆菌以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
庞戈红熊寿贵汪伟山
关键词: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耐药性敏感性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血清氨基末端脑利钠肽浓度水平测定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通过测定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血清氨基末端脑利钠肽(NT-pro-BNP)的浓度水平,探讨其对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将5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分成三组:无肺动脉高压(肺高压)组24例,轻度肺动脉高压组15例,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组13例,并设正常对照组20例。对所有实验对象采用电化学发光法进行血清NT-pro-BNP浓度检测,并行心脏彩超检查测量肺动脉压力。结果血清NT-pro-BNP浓度水平在正常对照组(91.2±16.9 pg/ml)、无肺动脉高压组(92.5±14.7pg/ml)及轻度肺动脉压组(98.1±18.3pg/ml)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组有显著升高(223.6±68.1 pg/ml)(P
熊寿贵庞戈红郑瑞丰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
研究比较静脉丙种球蛋白对不完全川崎病与典型川崎病的治疗效果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研究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不完全川崎病与典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川崎病患儿,根据患儿病情分为典型组(典型川崎病)与不完全组(不完全川崎病),各30例。两组均采用阿司匹林及静脉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典型组患儿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为33.3%,不完全组患儿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为1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中,典型组患儿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为30.0%,不完全组患儿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为1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典型组患儿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为26.7%,不完全组患儿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为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表现不同的川崎病患儿其治疗效果也不同,静脉丙种球蛋白1 g/kg的治疗方式应用于不完全川崎病中具有良好的效果,而典型川崎病则需要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才能具有理想的效果。
周传恩熊寿贵
关键词:静脉丙种球蛋白不完全川崎病
预激综合征的分子遗传学与电生理学研究进展
2007年
预激综合征包括家族性和散发性,以散发性为主,家族性预激综合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目前其分子遗传学研究热点为编码AMP活化蛋白激酶γ2调节亚单位的基因(PRKAG2)突变,电生理学研究主要为旁道的定位和电生理特性。
熊寿贵余更生
关键词:预激综合征基因旁道
不同大小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治疗的方法学探讨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探讨不同大小的动脉导管未闭(PDA)封堵治疗的相关临床问题。方法:将入选的69例6个月~17岁PDA息儿分为巨大组、典型组和小型组。采用Amplatzer封堵器或可控螺旋弹簧圈封堵器进行封堵治疗,用超声心动图检查和主动脉造影进行对比研究。结果:①典型组经胸超声心动图(TTE)与主动脉造影测量PDA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型组TTE与主动脉造影测量PDA直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年龄与PDA伸展性关系密切,不同年龄组的伸展性不同。结论:对于典型PDA以TTE测量值选择封堵器是可行的,对于小型PDA应该以血管造影为准,巨大PDA可以通过改变超声心动图常规切面弥补。在选择封堵器时要充分考虑到PDA的伸展性。
熊寿贵余更生田杰白永虹刘晓燕李谧蒲晓芳林琴罗雪
关键词:动脉导管未闭血管介入治疗超声心动描记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