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国相

作品数:7 被引量:29H指数:4
供职机构:湖北民族学院附属民大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小儿
  • 2篇上骨折
  • 2篇中西医
  • 2篇中西医结合
  • 2篇中西医结合治...
  • 2篇肱骨
  • 2篇肱骨髁
  • 2篇肱骨髁上骨折
  • 2篇髁上骨折
  • 2篇西医结合治疗
  • 2篇小儿肱骨髁上...
  • 2篇骨折
  • 2篇关节
  • 1篇性关节炎
  • 1篇腰椎
  • 1篇腰椎手术
  • 1篇腰椎术后
  • 1篇生长因子Β
  • 1篇石膏
  • 1篇石膏固定

机构

  • 3篇甘肃中医药大...
  • 2篇湖北民族大学
  • 2篇湖北民族学院...
  • 1篇甘肃省中医院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7篇熊国相
  • 3篇吴建民
  • 2篇徐新华
  • 2篇宋贵杰
  • 2篇唐尚权
  • 2篇乐敏莉
  • 2篇胡家美
  • 1篇黄强
  • 1篇南学彦
  • 1篇李侠

传媒

  • 3篇中医儿科杂志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医正骨
  • 1篇中国中医骨伤...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被引量:3
2007年
吴建民熊国相
脊柱布鲁氏菌属感染与脊柱结核的鉴别诊断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分析脊柱布鲁氏菌属感染与脊柱结核的鉴别诊断,寻找其诊断鉴别方法,对疾病的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34例疑似脊柱结核患者,对其应用64层双螺旋CT进行检查,观察并记录CT检查结果,同时病理取样进行确诊鉴别,所有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34例疑似脊柱结核患者经CT检查提示确诊者32例,占94.12%,32例患者均有明显的骨质破坏,有24例可见死骨,其中椎体整体构架破坏,骨质碎片涉及椎体外的碎骨片型病例有5例,椎体整体发生大部溶骨性骨质破坏的病例有1例,其余检出局灶破坏硬化型26例;另有2例患者CT检查无死骨形成、骨质边缘性缺损破坏,提示为脊柱布鲁氏菌属感染;34例疑似脊柱结核患者经病理取样确诊均为脊柱结核病,CT检查误诊率为5.88%。结论脊柱结核病的CT影像学表现较为复杂多样、特异性不强,尤其与脊柱布鲁氏菌属感染的CT影像学表现较为相似,因此非常容易发生两种疾病的混淆以及误诊,临床应增强疾病诊断水平,以防止误诊的发生。
胡家美乐敏莉徐新华唐尚权熊国相黄强
关键词:脊柱脊柱结核病CT
手法复位合小夹板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手法复位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54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并进行临床统计。结果:随访42例,优27例,占64.3%;良8例,占19.0%;可5例,占11.9%;差2例,占4.8%。结论:手法复位合小夹板外固定经济、安全、创伤小,患儿恢复也较快,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熊国相吴建民宋贵杰
关键词:肱骨髁上骨折肘内翻小夹板固定手法复位小儿
“蛙式”位石膏固定治疗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24例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观察"蛙式"位石膏固定治疗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24例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均采用闭合复位"蛙式"位石膏固定治疗。结果经1~2年随访,优良率87.5%。结论"蛙式"位石膏固定治疗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可以使脱位的关节良好复位,且不容易发生再移位。
熊国相杨秀莹
关键词:发育性髋脱位小儿
转化生长因子β与骨质疏松
2005年
熊国相吴建民宋贵杰南学彦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转化生长因子Β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54例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结合手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54例,并进行临床统计。结果优40例,良8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为88.9%。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疗效肯定,术后并发症少。
熊国相李侠
关键词:肱骨髁上骨折中西医结合小儿
腰椎术后椎间隙感染切口病灶清除术治疗效果分析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探究对腰椎术后椎间隙感染患者进行切口病灶清除手术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腰椎术后间隙感染提供一定借鉴。方法对比分析与回顾性分析相结合,调查2006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28例腰椎术后间隙感染患者治疗资料,根据其采用的治疗方法进行分组,12例患者采用抗菌药物输液及卧床休息保守治疗方法为A组;16例患者采用切口病灶清除手术治疗为B组,对A、B两组的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并对治疗过程中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A组患者的平均疼痛消失、体温恢复时间分别为13、10周,多于B组患者的7、4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平均红细胞沉降率正常时间、C-反应蛋白转阴时间分别为11、9.5周,多于B组患者的6.5、4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2.3个月,长于B组患者的1.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住院花费分别为2.77万元,略少于B组患者的3.44万元。结论切口病灶切除手术疗效好、病程短,能够彻底清除病变部位的炎性组织、抑制细菌生长,减少患者由于长期卧床而引起的并发症,临床可推广该方法进行腰椎术后椎间隙感染的治疗。
胡家美乐敏莉徐新华唐尚权熊国相
关键词:腰椎手术椎间隙感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