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德标

作品数:37 被引量:108H指数:5
供职机构:丽水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腹腔
  • 11篇腹腔镜
  • 8篇切除
  • 7篇切除术
  • 7篇疗效
  • 7篇肝癌
  • 6篇胆囊
  • 6篇手术
  • 5篇胆道
  • 5篇胆囊切除
  • 4篇胆道支架
  • 4篇胆囊切除术
  • 4篇照射
  • 4篇术后
  • 4篇内照射
  • 4篇腔内
  • 4篇腔内照射
  • 4篇细胞
  • 4篇结石
  • 4篇黄疸

机构

  • 34篇丽水市人民医...
  • 5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广东医学院附...
  • 1篇庆元县中医院
  • 1篇温州医学院第...

作者

  • 37篇潘德标
  • 28篇叶冠雄
  • 24篇徐胜前
  • 24篇吴成军
  • 19篇王世
  • 18篇秦勇
  • 5篇王俊
  • 4篇曾群
  • 4篇姚红响
  • 4篇许晓雅
  • 4篇秦勇
  • 3篇陈烨
  • 2篇陈根生
  • 2篇江金燕
  • 2篇叶小荣
  • 2篇叶海林
  • 1篇汪新妹
  • 1篇陈玲玲
  • 1篇王理富
  • 1篇叶卓敏

传媒

  • 4篇中国现代医生
  • 3篇浙江创伤外科
  • 3篇2014年台...
  • 2篇浙江临床医学
  • 2篇医学理论与实...
  • 2篇肝胆胰外科杂...
  • 2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浙江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温州医学院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8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iR-122调控LAMC1表达与肝癌细胞迁移侵袭相关性研究
2018年
目的探讨mi R-122调控LAMC1表达与肝癌细胞迁移侵袭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人正常肝细胞株LO2、肝癌细胞株Hep G2和高转移能力肝癌细胞株SMMC-7721,构建mi R-122 mimics稳定表达载体并对其进行转染,Real-Time PCR检测各组细胞株内micro RNA-122含量;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划痕实验检测肝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生物信息学预测、荧光报告载体实验Real-Time PCR检测层粘连蛋白γ1(Recombinant laminin gamma 1,LAMC1)m RNA水平变化。结果与对照组人正常肝细胞株LO2相比,mi R-122过表达后,肝癌细胞株Hep G2和高转移能力肝癌细胞株SMMC-7721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LAMC1 m RNA含量显著降低,肝癌细胞株Hep G2和高转移能力肝癌细胞株SMMC-7721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调mi R-122表达可通过调控LAMC1表达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叶冠雄秦勇王世潘德标徐胜前吴成军王俊
关键词:肝癌迁移
柴胡皂苷-d对大鼠肝癌细胞H4-ⅡE细胞内Ca^(2+)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柴胡皂苷-d(saikosaponin-D,SS-D)诱导大鼠肝癌细胞H4-ⅡE细胞内钙离子浓度([Ca2+]cyt)变化的影响研究。方法通过噻唑蓝(MTT)比色实验选择合适的药物浓度、荧光指示剂Fluo-3/AM检测[Ca2+]cyt及钙库中Ca2+的变化。结果 MTT比色结果显示,10、30、50、70、100μmol/L SS-D对细胞的存活率都在90%以上。第一大组中阴性对照组可引起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其平均荧光强度(MFI)为35.76±1.37;阳性对照组可使其大幅度升高,其MFI值为74.74±1.26。不同浓度的SS-D也可使其不同程度升高,并且与SS-D呈浓度依赖性,其平均荧光强度(MFI)分别为59.95±1.02、73.89±1.35、80.30±0.04、93.30±0.83。阳性对照组及处理组的MFI值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处理组1、处理组3及处理组4 MFI值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石胆酸(LCA)及SS-D、熊脱氧胆酸(UDCA)都能诱导细胞钙库中Ca2+释放。结论 SS-D能诱导细胞内Ca2+内流,增加[Ca2+]cyt,调控细胞内Ca2+的生理活动。
秦勇陈念平叶冠雄徐胜前吴成军王世潘德标
关键词:细胞内钙离子浓度
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降低开腹胆管结石术后切口感染率效果的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降低开腹胆管结石术后切口感染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丽水市人民医院行开腹胆管结石手术的6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行开腹胆管结石手术的66例患者采取PDCA循环管理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感染率、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发生切口感染1例(1.52%),对照组10例(15.87%),观察组切口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8.52,P=0.004),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0.14±2.01)d,对照组为(12.56±2.99)d,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t=5.41,P<0.001);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2.42%,对照组为76.19%,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χ^(2)=6.48,P=0.011)。结论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降低开腹胆管结石术后切口感染率中的应用效果确切,能够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日,提高患者满意度。
潘德标叶小荣叶卓敏
关键词:胆管结石切口感染手术部位感染PDCA循环管理
胆管下段癌同时性合并胃癌一例
2022年
多原发癌(multiple primary cancers,MPCs)也称重复癌或多中心癌,指同时或先后发生于患者同一或不同器官的2种或2种以上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原发性恶性肿瘤[1]。一般认为,两个肿瘤间隔时间<6个月为同时性多原发癌,>6个月为异时性多原发癌。患者同一次就诊时发现两种癌症的情况较为罕见,定义为即时性双原发癌;。现对丽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一例即时性双原发癌诊治过程进行分析,希望对今后的临床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潘德标樊晓鹏叶冠雄
关键词:多原发癌胃肿瘤
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被引量:19
2014年
目的:探讨通过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腔内照射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技术方法、安全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对36例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先行PTCD引流后,二期采用125I粒子条联合胆道支架植入腔内照射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结果手术过程支架及粒子条移位2例,经胆道活检钳复位,技术成功率100%,黄疸缓解率100%;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3个月,未发生放射性泄漏、放射性肠炎等并发症;支架内未见明显肿瘤复发导致再次梗阻征象,但部分患者(25%)由于支架网孔处内膜增生或胆道内结石形成导致肝内胆管轻度扩张;其中位生存时间10.9个月。结论125I粒子条联合胆道支架植入腔内照射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手术安全可靠,疗效肯定,术后能延长支架通畅时间,有望延长患者生存期。
姚红响陈根生叶冠雄徐胜前吴成军秦勇潘德标曾群陈烨张鹏朝
关键词:胆道支架腔内照射恶性梗阻性黄疸
帕瑞昔布钠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观察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90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A组于手术开始前30 min、手术后(与第1次用药间隔12 h)各静脉注入帕瑞昔布钠40 mg/2ml,B组于手术结束时、术后12 h各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2ml,C组于手术开始前30 min、手术后(与第1次用药间隔12 h)各静脉注入0.9%氯化钠注射液2 ml。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评估患者术后清醒回病房时(T1)、术后3 h(T2)、术后6 h(T3)、术后12 h(T4)及术后24 h(T5)静态、动态的疼痛程度,记录3组患者术后24 h镇痛满意率及术后嗜睡、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C组各时间点患者VAS均高于A、B组(均<0.05);B组T3~T4 VAS均高于A组(均<0.05);A组和B组术后24 h镇痛满意率优于C组(<0.05);3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帕瑞昔布钠镇痛能降低术后疼痛,镇痛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而且超前镇痛效果优于术后应用镇痛。
潘德标徐胜前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镇痛
内镜食管静脉套扎联合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内镜食管静脉套扎联合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有效性。方法:对48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脾功能亢进患者先行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1~2周后行腹腔镜脾切除术。结果:42例手术成功,6例中转开腹。42例脾切除患者手术时间平均为140min。术中出血平均为240mL,术中输血200~600mL,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无严重术后并发症。48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对门脉高压症患者,腹腔镜脾切除联合术前内镜套扎术具有微创的优点,安全、有效。
吴成军叶冠雄徐胜前潘德标
关键词:腹腔镜下脾切除术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门静脉高压症
胆道手术后发生腹腔复杂感染的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分析胆道手术后发生腹腔复杂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医院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1580例行胆道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发生腹腔复杂感染情况,分析病原菌分布,对引发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580例患者中42例发生腹腔复杂感染,感染率为2.66%;感染患者经细菌培养后共计检出病原菌56株,革兰氏阴性菌43株,占比76.8%,革兰氏阳性菌12株,占比21.4%,真菌1株,占比1.8%。经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手术时间、合并糖尿病、既往胆道手术史及引流管留置时间是腹腔复杂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手术时间长、合并糖尿病、既往胆道手术史及引流管留置时间长是腹腔复杂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结论 胆道手术患者术后发生腹腔复杂感染的概率较高,引发感染的危险因素多,高龄、手术时间长、合并糖尿病、既往胆道手术史及引流管留置时间长的患者术后发生感染的风险更高,临床应针对影响因素进行防治措施制定,应用合理综合治疗,以降低感染。
刘炉香潘德标
关键词:胆道手术腹腔感染病原菌
鲑鱼降钙素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5
2013年
目的探讨鲑鱼降钙素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30例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症患者用鲑鱼降钙素50U 1次/d肌内注射,连续使用30d后改为服用阿仑膦酸钠70mg/周连续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测量骨密度、骨代谢指标骨钙素、血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和甲状旁腺素,观察骨质疏松症腰背疼痛症状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骨密度较治疗前明显升高,骨钙素显著高于治疗前,甲状旁腺素和碱性磷酸酶二者显著减低,腰背疼痛等骨病症状减轻甚至消失。结论鲑鱼降钙素联合阿仑膦酸钠能够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降低骨转换,并能迅速改善腰背疼痛症状,对糖尿病伴骨质疏松症治疗效果显著。
陈小伟余卫清季必池陈叶荣潘德标陈文江
关键词:糖尿病骨质疏松降钙素阿仑膦酸钠
胰腺癌特异相关长链非编码RNA靶基因的筛选验证及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筛选并明确胰腺癌特异相关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胰腺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并对其进行初步分析。方法:采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筛选验证胰腺癌特异相关长链非编码RNA MAP3K14、PPP3CB、DAPK1 3种靶基因在60例胰腺癌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表达差异最强的目标lncRNA,为胰腺癌特异相关lncRNA的功能研究做铺垫。结果:长链非RNA MAP3K14,PPP3CB,DAPK1在各自的胰腺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有意义(P=0.000,t=17.32;P=0.000,t=15.045;P=0.013,t=34.55);在胰腺癌组织的表达量两两比较有差异(P<0.01,F=32.37),三组基因在胰腺癌旁组织的表达水平两两比较差异显著(P<0.01,F=296.6),其中DAPK1基因在胰腺癌及癌旁基因中表达量最高。结论:三种长链非编码RNA在胰腺癌及癌旁组织中明确表达,其中DAPK1基因表达量最高,说明DAPK1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且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低于癌旁组织,说明DAPK1是胰腺癌一种可能的抑癌基因。
徐胜前秦勇叶冠雄吴成军王世潘德标
关键词:胰腺癌长链非编码RNA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