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妹霞

作品数:31 被引量:158H指数:4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营养
  • 7篇细胞
  • 6篇骨密度
  • 5篇膳食
  • 5篇小鼠
  • 5篇淋巴
  • 5篇淋巴细胞
  • 4篇多不饱和脂肪...
  • 4篇脂肪
  • 4篇脂肪酸
  • 4篇脂肪酸构成
  • 4篇母亲
  • 4篇儿童
  • 4篇饱和脂肪酸
  • 4篇不饱和脂肪
  • 4篇不饱和脂肪酸
  • 3篇异黄酮
  • 3篇妊娠
  • 3篇膳食调查
  • 3篇细胞功能

机构

  • 27篇广东省人民医...
  • 7篇中山大学
  • 4篇中山医科大学
  • 4篇香港大学
  • 2篇广东省医学科...
  • 1篇广东省卫生厅
  • 1篇厦门大学
  • 1篇江门市中心医...
  • 1篇厦门市中山医...
  • 1篇肇庆市第一人...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厦门中山医院

作者

  • 31篇潘妹霞
  • 10篇张燕军
  • 9篇余薇
  • 9篇戚本华
  • 5篇马文君
  • 5篇苏宜香
  • 4篇李梅
  • 4篇唐安戊
  • 4篇王智琼
  • 4篇肖本熙
  • 4篇何玫子
  • 3篇杨奕
  • 3篇郑琳
  • 3篇梁成强
  • 2篇周沫
  • 2篇李远红
  • 2篇苏巴丽
  • 2篇王端
  • 1篇余新立
  • 1篇方芳

传媒

  • 4篇中国公共卫生
  • 3篇中国全科医学
  • 2篇卫生研究
  • 2篇营养与食品卫...
  • 2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食物与营...
  • 1篇肠外与肠内营...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营养学报
  • 1篇广东医学院学...
  • 1篇中国临床营养...
  • 1篇现代泌尿生殖...
  • 1篇中华行为医学...
  • 1篇中华临床营养...
  • 1篇中国营养学会...
  • 1篇中国营养学会...
  • 1篇中国营养学会...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3篇2001
  • 3篇2000
  • 3篇1998
  • 4篇1997
  • 1篇1996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豆异黄酮及雌激素对去势大鼠体重和ghrelin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大豆异黄酮和雌激素对去卵巢大鼠体重、血脂和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水平影响。方法 28只去卵巢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给予基础膳食(AIN-93 G),基础膳食+低、高剂量异黄酮(0.4、1.6 g/kg)和雌激素(0.15 g/kg),定期测量大鼠体重。12周后,腹腔麻醉大鼠心脏取血,分离血清,分别测定血清血脂、脂蛋白、gh-relin和脂联素水平;分离脏器计算脏器系数。结果实验期间,对照组和大豆异黄酮组动物体重均明显增加,而雌激素组动物体重在实验期间相对稳定;高剂量异黄酮组和雌激素组大鼠体重增加量(48.67、2.10g)明显低于对照组(95.29g)和低剂量异黄酮组(89.54g)(P<0.05)。雌激素组大鼠子宫/体重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高剂量大豆异黄酮组与雌激素组大鼠血清ghrelin水平分别为(3.54±0.82)和(2.78±0.27)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5.03±1.49)ng/mL(P<0.05);未发现大豆异黄酮和雌激素对血脂、游离脂肪酸和脂联素水平影响。结论大豆异黄酮和雌激素均能抑制去卵巢大鼠体重增长,其作用可能与调节血清ghrelin水平有关。
潘妹霞张彩霞肖本熙张燕军
关键词:大豆异黄酮雌激素
不同教育途径对母亲喂养知识的影响被引量:1
1996年
为探讨社会现存的不同教育对母亲在婴幼儿喂养方面认知水平的影响,作者于1995年2~4月在广东省城乡对414名0~18个月婴儿的母亲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不同的营养知识来源中,以综合途径效果最好,传媒、医务人员居中,而亲朋的效果最差。产前哺育知识讲座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营养教育形式,但其效果受母亲职业、文化程度的影响。爱婴医院在提高母亲母乳喂养认知水平方面效果显著。结果提示:综合渠道、孕妇讲座、爱婴医院等是婴幼儿喂养教育的主要途径。
何玫子杨奕李梅潘妹霞梁成强苏巴丽郑琳
关键词:卫生教育母乳喂养
低尿钙儿童膳食调查及骨密度检查结果的分析和评价被引量:2
1998年
余薇唐安戊王智琼潘妹霞张燕军钟喜英戚本华
关键词:骨密度检查儿童膳食儿童父母膳食调查滴定法测定
全文增补中
染料木素和大豆黄素对海马神经细胞H19—7增殖和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 探讨染料木素和大豆黄素对海马神经细胞的活性和增殖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H19-7/IGF-IR神经细胞在无酚红无血清DMEM培养液中培养72h后,分别加入一定浓度的染料木素、大豆黄素和雌二醇,用MTT和BrdU法分别检测细胞的活性和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神经细胞周期,ELISA和RT-PCR法检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结果 处理细胞72h后,与对照组相比,20nM、200 Nm雌激素组H19-7细胞增殖分别提高了33%、36%;20 Nm、200 Nm染料木素组H19-7细胞增殖分别提高了15%、13%;200nM大豆黄素组H19-7细胞增殖分别提高了11%,差异有显著性(P<0.05).200nM染料木素和大豆黄素的S期细胞比例[分别为(17.64±0.43)%,(19.48±1.01)%]显著高于对照组(14.21 ± 1.75)%,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染料木素和大豆黄素显著增加海马神经细胞成熟型BDNF水平及其Mrna的表达(P<0.05).酪氨酸激酶受体阻断剂K252a能阻断染料木素和大豆黄素的促海马神经细胞增殖作用.结论 染料木素和大豆黄素改善海马神经细胞的增殖和活性能力,其作用与促进海马细胞BDNF的表达有关.
潘妹霞YEUNG Victor韩宏裕耿庆山许若军
关键词:染料木素海马增殖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广东省母亲育儿营养知识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1997年
为了制定合理的育儿营养教育模式,针对性地提出育儿喂养营养教育的目标人群,本文在广东省城乡对414例0~18个月婴幼儿的母亲在喂养方面的认知水平进行了调查,了解营养教育的倾向因素对母亲育儿营养知识水平影响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影响母亲育儿营养知识认知水平的倾向因素依次为母亲文化程度、母亲职业、母亲是否曾经有哺育经历。而影响母亲育儿知识认知水平的促进因素为母亲是否参加过孕期哺育讲座和母亲育儿营养知识的来源。本调查提示,全民族文化水平的提高将有利于大众营养知识认知水平的改善;工人、农民和家庭主妇是母婴营养教育的重要目标人群;传媒、书报杂志及医务人员等的综合教育渠道及孕妇育知识讲座是母婴营养教育的有效途径。
何玫子梁成强李梅潘妹霞杨奕苏巴丽郑琳
关键词:营养婴幼儿健康教育
膳食脂肪酸构成对小鼠T淋巴细胞功能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目的在界定膳食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S:M:P)的前提下,探讨膳食多不饱和脂肪酸n-6/n-3比值对小鼠T淋巴细胞功能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96只Ⅱ级雄性BALb/c小鼠,体重12.43±2.94...
潘妹霞苏宜香
关键词:淋巴细胞
文献传递
低尿钙儿童膳食调查及骨密度检查结果的分析和评价
广州番禺地区1996年5月,采用EDTA滴定法检测了10078各中小学生尿钙,低于正常值(≤10-15mg/d1)者占69.2%,为进一步了解低尿钙与营养因素与骨密度的关系,我科在番禺石基小学低钙儿童中随机选择38名儿童...
余薇唐安戊王智琼潘妹霞张燕军钟喜英戚本华
关键词:骨密度检查儿童膳食
文献传递
膳食多不饱和脂肪酸构成对小鼠淋巴细胞功能及脂肪酸构成的影响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观察膳食n-6/n-3PUFA比值对淋巴细胞脂肪酸构成和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48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n-6/n-3比值分别为1,7.5,15,30;基础饲料采用AIN-93G配方,S:M:P为1:1.5:3.7。饲养12周。测定小鼠T淋巴细胞功能、IL-2水平和淋巴细胞脂肪酸构成。结果n-6/n-3比值接近1时,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及培养上清IL-2水平显著降低;淋巴细胞C18:3,C20:6,n-3PUFA中含量显著减少;淋巴细胞C22:6含量与淋巴细胞增殖活性显著负相关,C18:3,C20:5,C22:6含量与CD4+T淋巴细胞比例显著负相关;淋巴细胞脂肪酸构成的改变基本与膳食脂肪酸的改变基本一致。结论膳食S:M:P为1:1.5:3.7时,n-6/n-3比值为1时,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受到抑制,其作用可能与IL-2的降低有关;小鼠脾淋巴细胞的脂肪酸构成受膳食脂肪酸构成的影响。
潘妹霞苏宜香
关键词:脂肪酸构成多不饱和脂肪酸免疫
膳食脂肪酸构成对小鼠淋巴细胞功能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被引量:8
2004年
目的:探讨膳食多不饱和脂肪酸n-6/n-3比值对小鼠T淋巴细胞功能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96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8组: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S∶M∶P)为1:1.5:3.7和1:1.5:1,n-6/n-3比值分别为1、7.5、15、30,各4组。基础饲料采用AIN-93G配方,各组饲料的脂肪酸构成以食用油脂调配。饲养12w。测定小鼠T淋巴细胞功能,IL-2和血清丙二醛(MDA)水平。结果:S:M:P为1:1.5∶3.7,n-6/n-3为1时,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IL-2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两者显著正相关(r=0.438,P<0.05),n-6/n-3为1、30时,血清MDA水平明显高于n-6/n-3为7.5和15组(P<0.05);S:M:P为1:1.5:1,n-6/n-3为1时,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CD4+/CD8+T细胞比例、IL-2水平明显降低(P<0.05),n-6/n-3为1、30时,血清MDA水平明显高于n-6/n-3为7.5组(P<0.05)。结论:S:M:P为1:1.5:3.7和1:1.5:1,n-6/n-3为1时,T淋巴细胞功能受到抑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IL-2有关;DHA对CD4+/CD8+T细胞比例的抑制作用可能大于ALA;结合脂质过氧化程度来考虑,膳食n-6/n-3为7.5~15范围内较为理想。
潘妹霞苏宜香
关键词:脂肪酸构成免疫N-3多不饱和脂肪酸
病友们,哪些水果是良药?
2000年
潘妹霞
关键词:合理营养水果肝病胰腺炎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