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交海
- 作品数:17 被引量:34H指数:4
- 供职机构:宁波市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局灶性磨玻璃影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的价值
- 【目的】探讨局灶性磨玻璃影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研究近2年来临床资料完整,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早期肺癌患者8例,所有病例均接受多排螺旋CT (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
- 潘交海吴安乐黄求理
- 关键词:肺癌诊断早期肺癌磨玻璃影局灶性
- 文献传递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首次高分辨率胸部CT影像表现分析
- 2020年
-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首次胸部高分辨率CT(HRCT)的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2月宁波市第一医院经临床及核酸检测确诊的30例COVID-19患者,分析其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及首次胸部HRCT影像学表现。结果30例首次胸部HRCT肺内均发现病灶,病变多位于两肺,多为多发病灶,且病灶极易累及两肺下叶,以右肺下叶最为显著;多数患者病灶分布在肺野外围和/或胸膜下;多表现为纯磨玻璃密度灶、混合磨玻璃密度灶以及小片状及条索状实变密度灶等几种密度形态共存,单独以某一种密度形态存在少见;30例患者中存在细网格征19例(63.33%),血管增粗征14例(46.67%),支气管充气征15例(50.00%),胸膜平行征15例(50.00%)。结论COVID-19患者首次胸部HRCT检查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结合流行病学资料及实验室检查可以对疾病做出早期预警。
- 林元为王敏芳黄求理许一人潘交海
- 关键词: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 螺旋CT增强扫描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意义
- 2005年
- 目的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肺癌25例、肺炎结节13例、结核瘤6例的螺旋CT增强扫描的表现。结果肺癌和肺炎结节增强扫描的强化程度明显高于结核瘤(P<0.01)。肺炎结节强化峰值的时间较肺癌结节延迟。肺癌结节增强扫描出现点、条状强化征像。结论螺旋CT增强扫描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范海波潘交海叶慧峰楼垂久
- 关键词:螺旋CT增强扫描孤立性肺结节肺癌
- 周围型肺鳞癌HRCT表现与Ki-67表达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周围型肺鳞癌HRCT征象,并与免疫组化值进行对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并有免疫组化检查的50例周围型肺鳞癌HRCT表现及免疫组化值Ki-67(+)。结果 50例中共38例为肿块型,瘤体最大径平均71 mm;12例为结节型,瘤体最小径平均10 mm。50例中坏死16例,边缘毛刺22例,胸膜凹陷征20例,空洞10例,分叶18例,边缘不规则18例,支气管铸型征6例,钙化8例,空气支气管征4例,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转移28例。免疫组化检查Ki-67(+)值:28例为70%,12例为60%,6例50%,4例为40%。结论周围型肺鳞癌瘤体较大,多以肿块型为主,多伴分叶及胸膜凹陷征,瘤体内多伴坏死及空洞,较易出现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转移,支气管铸型征可作为周围型肺鳞癌的特殊生长方式。周围型鳞癌Ki-67(+)值较高,病理显示周围型鳞癌分化差,较易坏死。
- 冯金娟葛春峰潘交海
- 关键词:HRCTKI-67胸膜凹陷征
- 头颅一站式容积CT扫描在烟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目的探讨320层CT头颅一站式容积扫描在烟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DSA证实的烟雾病患者28例,所有患者均经320层CT头颅一站式容积扫描,包括全脑平扫CT、CT灌注(CTP)及动态CT血管成像(4D-CTA)。...
- 潘宇宁潘交海黄求理叶贤旺
- 关键词:烟雾病血管成像
- 文献传递
- 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周围型肺癌与肺结核瘤的鉴别诊断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周围型肺癌与肺结核瘤的鉴别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活检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15例、肺结核瘤8例的术前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的表现。结果(1)周围型肺癌呈不均匀强化,内部有点、条状强化影。(2)肺结核瘤呈环状强化,中央不强化。(3)强化时间-密度曲线显示周围型肺癌与肺结核瘤强化峰值密度有明显差异,但峰值时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肺结核瘤具有鉴别诊断价值,但仍需结合临床病史、病灶界面和周围结构表现综合评价。
- 张跃民叶慧峰潘交海
- 关键词:结核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局灶性磨玻璃影在早期肺癌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局灶性磨玻璃影(FGGO)在早期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早期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多排螺旋CT扫描和病灶部位的薄层CT(HRCT)重建。结果8例患者HRCT均示磨玻璃样影(GGO),边缘清楚,病灶>1cm。5例病灶内可见不均质实性部分,其中2例内部见充气支气管征,3例近肺门侧见支气管血管束增粗;3例邻近胸膜凹陷牵拉。结论肺部FGGO在早期肺癌的诊断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潘交海吴安乐
-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肺肿瘤
-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腹部血管性病变中的应用
- 2013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腹部血管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腹部血管性病变的MSCTA表现。结果重建后动脉图像优良率为98.2%(56/57),重建后静脉图像优良率为87.7%(50/57);腹部各血管性病变MSCTA特点明显。结论 MSCTA检查速度快,能清晰显示血管解剖,对诊断腹部血管性病变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潘交海金中高黄求理
- 关键词:腹部血管
- 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的多层螺旋CT和MRI诊断被引量:9
- 2013年
- 睥脏窦岸细胞血管瘤(1ittoralcellangiomaLCA)是一种罕见的脾脏良性血管源性肿瘤。国内外报道不多,国外报道100多例,国内只有几十例,多为病理报告。笔者搜集宁波市第一医院和绍兴市人民医院自2006年4月至2012年3月经手术病理汪实的9例LCA的完整影像资料,探讨其影像表现与病理埘照,以期提高其诊断水平。
- 潘交海梁晓超
- 关键词: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多层螺旋CTMRI诊断血管源性肿瘤病理报告影像资料
- MRI对膝关节创伤性隐性骨损伤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探讨MRI对膝关节创伤性隐性骨损伤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搜集48例有外伤史且有不同程度膝部症状的病例,采用低场机检查,快速自旋回波(FSE)序列,T2加权像(T2WI)、T1加权像(T1WI),冠状位、矢状位扫描。结果:48例MRI检出隐性骨损伤者,X线检查均为阴性,其中左侧膝关节22例,右侧膝关节26例,T1WI呈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骨损伤区信号形态多样,伴有附属结构损伤多例。结论:现有医疗体系中MRI是膝关节创伤性隐性骨损伤必不可少的一种重要检查手段,以FSE序列、T1WI最佳,且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 潘交海梁晓超
- 关键词:膝关节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