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卫东
- 作品数:12 被引量:74H指数:5
- 供职机构: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食管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原因及诊治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探讨讨食管癌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原因、诊断及治疗策略。方法:对于255例食管癌切除术术后食管胃吻合重建患者对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5例食管癌患者中胸腔内吻合204例,发生吻合口瘘10例,死亡2例;颈部吻合51例,颈部吻合口瘘5例,无1例死亡。结论:吻合口瘘发生原因很复杂,与手术操作、术式、残胃与食管的血运、胸腔感染及全身营养支持等因素有关。采取有效措施,可减少病死率。
- 卢金山洪卫东陈健
- 关键词:食管癌吻合口瘘并发症
- 40例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的外科治疗临床分析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主要探讨70岁及以上食管癌贲门癌患者的围手术期的处理经验和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总结自2008年5月-2012年8月共手术40例70岁及以上的食管癌贲门癌的患者,分析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其中食管下段癌3例,食管中段癌29例,食管上段癌1例,贲门癌7例,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70~82岁,食管-胃弓上吻合术30例(颈部吻合1例),食管-胃弓下吻合10例,左进胸38例,右胸腹二切口1例,右胸颈腹三切口1例。结果 39例康复出院,术后并发症发生:吻合口瘘3例,占7.5%;切口愈合不良6例,占15%;心律失常2例,占5%;肺部感染4例,占10%;消化功能紊乱5例,占12.5%;胸腔积液5例,占12.5%,均给予积极处理后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对于70岁及以上老年食管癌贲门癌患者,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加强围手术期管理,控制感染,保持各种引流管通畅、加强营养支持,正确、及时处理基础性疾病,有效地预防和处理并发症,大多可以康复出院。
- 王有贵洪卫东卢金山陈健汪苏波张琨倪玉宝
- 关键词:高龄外科手术
- 漏斗胸胸腔镜单支架Nuss手术18例
- 2014年
- 目的:探讨漏斗胸在胸腔镜辅助下行单支架Nuss手术治疗的经验体会。方法:对18例漏斗胸在胸腔镜辅助下行单支架Nuss手术。术中均置入1块钢板,单侧置固定器17例,双侧置固定器1例。结果:18例手术均成功,平均手术时间85 min,平均失血量40 ml。随访1~24个月,优14例,良3例,中等1例。无严重并发症,无钢板支架移位,无复发病例。结论:胸腔镜辅助下单支架Nuss手术矫治漏斗胸可靠、安全,疗效满意。
- 王有贵洪卫东汪苏波倪玉宝
- 关键词:漏斗胸胸腔镜NUSS手术
- 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肺部小结节对患者手术指标肺功能及引流量的影响被引量:15
- 2021年
- 目的:探究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对肺部小结节患者手术指标、肺功能及引流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6年2月至2020年4月于本院诊治的肺部小结节患者8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2例)进行了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研究组(42例)进行了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肺功能指标(FEV1、FVC、FEV1/FVC)以及术后并发症之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术中淋巴结清扫数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治疗前,两组FEV1%、FVC%、MMV%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3、6、12个月后,研究组FEV1%、FVC%、MMV%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另并发症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76%,对照组为9.5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18,P>0.05)。结论: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治疗肺部小结节患者的整体疗效优于肺叶切除术,其可较大程度保留患者正常肺组织,且对患者肺功能影响较小。
- 徐士杰洪卫东江海峰卢金山陈建胡蔚
- 关键词:肺部小结节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肺叶切除术肺功能
- 31例瓣膜置换手术围手术期管理
- 2012年
- 目的:总结31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病例临床特点及围手术期管理经验。方法:手术在体外循环中度低温下进行,其中二尖瓣置换18例,主动脉瓣和二尖瓣置换7例,主动脉瓣置换4例,三尖瓣置换1例,二尖瓣和三尖瓣置换1例,其中三尖瓣成形17例,全组病人年龄最大61岁,最小38岁。术前EF37%~68%,心胸比0.51~0.85。结果:30例康复出院,二次开胸止血1例,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二尖瓣置换术后左心室破裂,发生各种并发症10例次。结论:瓣膜置换术是治疗瓣膜病变的有效手段,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加强术中心肌保护,不断提高手术技巧,尽量保留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能减少瓣膜置换的手术风险,提高手术疗效,主动脉瓣置换时尽量去除病变的瓣叶,置入偏大一点的瓣膜,减少跨瓣压差,减少病人-人工瓣膜不匹配现象出现。术中常规探查三尖瓣,对瓣环明显扩大的病人予以三尖瓣成形或三尖瓣置换或成形环应用,高度重视三尖瓣处理的远期效果。注意围手术期的电解质的变化,防止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围手术期管理得当。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及降低死亡率。
- 王有贵洪卫东汪苏波陈健张琨
- 关键词:心脏瓣膜疾病心脏瓣膜假体植入围手术期管理
- 12例创伤性膈疝的诊治体会被引量:2
- 2001年
- 洪卫东
- 关键词:创伤性膈疝
- SY-哑铃型气囊扩张器治疗食管贲门癌吻合口狭窄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吻合口狭窄的治疗手段。方法应用SY-哑铃型气囊导管食管狭窄扩张器行吻合口狭窄扩张35例次,观察病人进食梗阻改善情况。结果扩张术后病人进食梗阻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吻合口直径均大于0.8 cm。结论SY-哑铃型气囊扩张器治疗食管贲门癌吻合口狭窄安全、可靠、有效。
- 洪卫东
- 关键词:吻合口狭窄吻合口狭窄食管贲门癌术后病人进食梗阻
- 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对患者引流量、疼痛评分的影响被引量:25
- 2019年
-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对患者引流量、疼痛评分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肺癌患者60例分为2组:采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患者为全胸腔镜组(30例),采用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的患者为常规开胸组(30例),统计分析2组患者的术中术后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局部复发、远处转移、3年生存情况。结果全胸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常规开胸组(P <0. 05),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显著少于常规开胸组(P <0. 05),引流管留置时间、疼痛时间、下床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开胸组(P <0. 05),VA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开胸组(P <0. 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 7%)显著低于常规开胸组(26. 7%)(P <0. 05),3年生存率高于常规开胸组(P <0. 05)。结论与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相比,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更能有效减少患者引流量,降低患者疼痛评分。
- 陈健陈健洪卫东
- 关键词:肺癌引流量疼痛评分
- 胸腔镜下肺大疱手术4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VATS)下肺大疱切除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及远期疗效。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共40例肺大疱(其中包括合并或不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进行VATS手术。结果未出现明显的重大并发症,术中出血较少,术后复查胸片肺完全复张后拔管时间短,术后需镇痛的仅8例。术后虽有发热,但均未超过38.5℃,同侧气胸复发1例。结论肺大疱切除采取胸腔镜下手术较传统开胸肺大疱切除手术有许多优点,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拔管时间短,无重大并发症、对患者创伤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目前治疗肺大疱的首选方式。
- 卢金山洪卫东陈健张琨
- 关键词:肺大疱气胸胸腔镜
- 管状胃技术在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
- 2019年
- 目的评价管状胃成形术在食管癌根治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1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采取的手术术式不同随机分为管状胃组(41例)和全胃组(40例)两组。围术期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减压时间和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观察术后肺炎、切口感染、乳糜胸、吻合口瘘、胸胃综合征、反流性食管炎、胃排空障碍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管状胃组的胸胃综合征、反流性食管炎和胃排空障碍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全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肺炎、切口感染、乳糜胸和吻合口瘘发生率上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管状胃成形术能减少食管癌手术后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更符合人体的解剖生理学要求,对人体干扰较小,有利于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改善,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洪卫东卢金山陈健徐士杰
- 关键词:食管癌管状胃吻合口瘘胸胃综合征返流性食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