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0日
星期三
|
欢迎来到鞍山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光隆
作品数:
42
被引量:113
H指数:5
供职机构: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博士科研启动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生物学
更多>>
合作作者
王军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吴秀元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孙柏年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刘化清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李克定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地质学系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36篇
期刊文章
3篇
会议论文
领域
37篇
天文地球
30篇
生物学
主题
20篇
植物
12篇
石炭
10篇
化石
10篇
二叠纪
9篇
植物群
7篇
石炭纪
6篇
地层
6篇
植物化石
5篇
古植物
4篇
石炭世
4篇
晚石炭世
3篇
地质时代
3篇
植物地理
3篇
太原组
3篇
二叠世
3篇
成煤
2篇
新属
2篇
早二叠世
2篇
山西组
2篇
生物地层
机构
23篇
西北大学
20篇
兰州大学
13篇
中国科学院南...
5篇
煤炭科学研究...
1篇
西安公路交通...
1篇
中国矿业大学
1篇
中国石油天然...
1篇
石油天然气总...
1篇
峰峰矿务局
作者
39篇
沈光隆
11篇
王军
8篇
吴秀元
8篇
孙柏年
6篇
刘化清
5篇
张泓
5篇
王永栋
4篇
李星学
4篇
李克定
3篇
杨恕
2篇
何宗莲
1篇
袁剑英
1篇
魏东涛
1篇
王永栋
1篇
苏醒
1篇
佟再三
1篇
张全兴
1篇
完颜容
传媒
8篇
古生物学报
3篇
甘肃科学学报
3篇
煤田地质与勘...
3篇
地球科学进展
2篇
地质学报
2篇
科学通报
2篇
西北大学学报...
2篇
兰州大学学报...
1篇
地球学报
1篇
地质科学
1篇
Acta B...
1篇
中国科学(B...
1篇
微体古生物学...
1篇
地层学杂志
1篇
高校地质学报
1篇
西北地质科学
1篇
中国区域地质
1篇
地球科学(中...
1篇
植物学报
1篇
中国古生物学...
年份
1篇
2005
2篇
2001
5篇
1999
2篇
1998
2篇
1997
3篇
1996
7篇
1995
2篇
1994
4篇
1993
3篇
1992
2篇
1991
3篇
1990
3篇
1989
共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Linopteris maxima,sp.nov.—网羊齿属的一个新种
1991年
本文描述甘肃靖远井儿川纳缪尔B—C期红土洼组的一个网羊齿新种.该种因小羽片特大而命名为巨大网羊齿.
沈光隆
苟宁刚
刘燕学
臭牛沟组的地质时代
被引量:3
1994年
研究表明,臭牛沟组是一个跨统的岩石地层单元,它的下部属维宪中-晚期,中部为纳缪尔早期E带,上部属纳缪尔中-晚期。上、下石炭统的界线从该组的中上部之间通过。
沈光隆
吴秀元
李克定
关键词:
地质时代
石炭纪
新新矿区山西组植物古生态学研究
被引量:3
1996年
对登封煤田新新矿区早二叠世中期山西组植物古生态进行了初步研究,讨论了植物群落的演替、结构。
王军
沈光隆
孙柏年
关键词:
古植物
古生态学
山西组
早二叠世
中国斯蒂芬期植物群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2
1996年
重新定义后的中国斯蒂芬期植物群所对应的岩石地层单元只限于太原组下部晋祠段。该植物群以石松纲、楔叶纲、真蕨纲和种子蕨纲为主,也有一定数量的瓢叶纲和科达纲植物分子。尽管中国斯蒂芬期植物群与欧美同期植物群有一定共性,但二者差别仍很明显。
刘化清
王军
沈光隆
关键词:
地层
古生物
植物群
晚石炭世
用聚类分析法探讨中国二叠纪华夏植物群的植物地理区划
被引量:3
1999年
用聚类分析法对中国二叠纪华夏植物群25 个分布区、831 种进行古生物地理区划,与以往定性分析结果相互借鉴。结果表明原划分方案总体上得到验证,华北区内似存在更次一级的植物地理单元。
王军
张全兴
沈光隆
关键词:
植物地理
华夏植物群
聚类分析
二叠纪
宁夏中卫上石炭统羊虎沟组的一个孢粉学事件
被引量:4
1995年
宁夏中卫上石炭统羊虎沟组中,小一头沉孢(Torisporasecuris)高含量异常所揭示的孢粉学事件,可视为确定晚石炭世维斯发C期地层的标志之一。这一事件表明,从维斯发C期开始,真蕨类植物有了较大发展,并取代了种子蕨类一度占优势的地位,成为当时植被中的重要类群,开始了其后的明显变化。
王永栋
沈光隆
关键词:
孢粉学
宁夏中卫斯蒂芬期(晚石炭世)的一种木化石——Dadoxylon xiaheyanense sp.nov.
描述采自宁夏中卫下河沿太原组下段一裸子植物木化石新种Dadoxylon xiaheyanensesp.nov.为晚石炭世晚期,大致与西欧斯蒂芬中晚期(Stephanian B-C)相当。仅保留次生木质部,同型实质木,2到...
冯卓
王军
沈光隆
关键词:
木化石
南洋杉
次生木质部
晚石炭世
文献传递
豫西二叠纪含煤地层中Protoblechnum的新材料
1999年
豫西登封、宜阳一带二叠纪含煤地层中的植物化石Protoblechnum非常丰富.据初步研究,小羽片基部收缩的Protoblechnumcontractum也是二次羽状复叶;小羽片基部呈双耳状的CompsopterisguangdongensisFeng和ProtoblechnumdengfengensisZhangetYang应归为一种.研究还表明,Protoblechnum及其类似植物或许如同晚古生代的脉羊齿类植物那样,羽轴既可分叉,亦可不分叉;蕨叶既有一次羽状复叶,也有呈多次羽状分裂.小羽片基部分别下延和收缩,但均为二次羽状复叶的Protoblechnumwongi和Protoblechnumcontractum,很可能代表着Protoblechnum向Supaia演化的两个方向.
孙柏年
沈光隆
何锡麟
关键词:
植物化石
二叠纪
含煤地层
晚古生代中国大陆与欧美地区植物群之间的差异及其原因
被引量:7
1999年
晚古生代同处于赤道或低纬度地带的中国大陆植物群与欧美地区同期植物群之间总存在一定的差异。中泥盆世—早石炭世维宪期,中国大陆以石松类的大量繁育和高度分异为显著特色,而同期的欧美地区植物群以古蕨类和前裸子植物为其主体;纳缪尔期—二叠纪,大量东亚型鳞木类植物及许多地方性植物属相继在中国大陆出现,使它和欧美植物群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造成两地植物组分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与当时气候的经向变化有关(主要是两地距离古特提斯洋远近不同,从而导致湿度有别)。
刘化清
袁剑英
苏醒
完颜容
魏东涛
沈光隆
关键词:
植物群
晚古生代
特提斯域二叠纪华夏群岛及陆生区系
东亚(包括中国、朝鲜半岛、日本、东南亚)是众多异置地体从其起源地经过长距离位移,不断拼合增生在欧亚大陆之上的复杂集合体。这些地体(或地块)主要有:华北、上扬子、下扬子、江南、塔里木、羌塘、拉萨、中缅马泰(Sibumasu...
张泓
沈光隆
王军
关键词:
二叠纪
亚热带
文献传递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4页
<
1
2
3
4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