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秀云
- 作品数:102 被引量:795H指数:16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江苏省南通市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肝素钠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堵塞再通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通过肝素钠注射液抗凝的原理对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堵塞进行疏通,观察肝素钠在PICC导管堵塞再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09年5-10月对80例需化疗的肿瘤患者行PICC置管治疗,其中6例PICC导管堵塞,将PICC导管接口的肝素帽更换为三通管,一接口连接吸好少量生理盐水的20mL注射器,另一接口连接吸好肝素钠的5mL注射器,利用导管内负压将肝素液吸进导管,反复抽吸进行疏通。结果 6例PICC导管堵塞患者中有4例再通成功,2例失败予拔管;再通成功率为66.7%(4/6)。结论在患者使用PICC的过程中,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导管堵塞;肝素钠在PICC导管堵塞再通中的应用有效,对临床有较大帮助。
- 汪秀云田勇梅
- 关键词:肝素钠PICC导管
- 三用型封管帽的研制与应用被引量:3
- 2014年
- 气管切开是抢救危重患者采取的紧急而有效的治疗措施。气管切开患者在拔管前通常需要试行堵管,以观察患者是否可以过渡为口鼻呼吸,以顺利拔除气管套管。较多研究将不同材料用于制作气管切开堵管用具,
- 冯丹丁华汪秀云赵晓琴吴迪春凌红李翠华
- 关键词:气管切开堵管
- 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抑郁现状的调查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调查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抑郁现状,以提高医务人员对癌症化疗患者抑郁的认识,从而更好的制定策略纠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其接受化疗治疗的顺应性。方法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OS)对107例肿瘤化疗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本组癌症化疗患者抑郁评分〉150分的占51.4%。主要抑郁症状为:性兴趣减退占69.16%,做事能力减退占50.47%,食欲减退占51.40%。年龄〈35岁,35—50岁,〉50岁患者SDS得分分别为(57.00±14.04),(54.78±9.62),(54.02±10.6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28.89,P〈0.05);不同文化程度、化疗次数患者抑郁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30.36,t=4.878;P〈0.05)。结论医护人员应正确认识肿瘤化疗患者的抑郁症状,对不同人群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汪秀云刘彬彬
- 关键词:肿瘤抑郁
- 晚期宫颈癌患者介入术后不良反应的护理
- 2013年
- 目的讨论化学疗法(化疗)栓塞术治疗晚期宫颈癌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11年6月-2012年6月24例宫颈癌患者进行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护理处置方法进行回顾与总结。结果术后患者肿瘤均出现不同程度缩小,近期病症得以控制;其术后引发的发热、消化道反应、阴道局部症状、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均缓解。结论介入化疗栓塞术是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有效方法,其微创、安全、重复、有效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
- 肖竹汪秀云许辉琼刘继彦
- 关键词:宫颈癌护理
- 宫外孕误诊致死3例
- 2001年
- 汪秀云郭明权
- 关键词:宫外孕输卵管破裂误诊
-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15例的临床路径与护理被引量:2
- 2011年
- 我院于2006-06-2009-11对15例(18条患肢)下肢静脉曲张合并静脉性溃疡施行腔镜深筋膜下交通支离断术联合钬激光治疗患者应用临床路径,按照临床路径表的标准化治疗护理流程实施护理,使患者得到良好的护理。
- 季丽萍汪秀云赵晓琴
- 胃癌化疗期患者心理困扰影响因素及干预效果分析被引量:17
- 2018年
- 目的:探讨胃癌化疗期患者心理困扰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1月胃癌化疗患者111例,对其一般资料进行调查记录,分析影响患者化疗期间出现心理困扰的相关因素,并提出针对性干预措施。结果:本次研究中,111例胃癌化疗期患者心理困扰发生率为75.66%;多元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文化程度、陪护人员、Karnofsky评分均是引起胃癌化疗期患者出现心理困扰的关键因素;经针对性干预,患者DT评分显著下降(P<0.05),POMS-SF量表各维度平度较干预前均显著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年龄、陪护人员、文化程度、Karnofsky评分同胃癌化疗期患者心理困扰程度密切相关,根据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系统化干预,可有效降低心理困扰程度,改善其心境状态,对于保证临床治疗的顺利进行,提高胃癌患者生存质量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 雷舒汪秀云许辉琼刘霞
- 关键词:胃癌化疗心理困扰影响因素干预措施
- 高位颈椎转移性肿瘤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患者的护理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高位颈椎(C1-C3)转移性肿瘤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05年7月至2013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22例高位颈椎转移性肿瘤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PVP,疼痛明显缓解,有2例发生无症状的椎管外渗漏,无椎管内骨水泥渗漏、神经根和脊髓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安全有效的护理有利于缓解高位颈椎转移性肿瘤行PVP患者的疼痛,促进患者尽快康复,改善其生活质量。
- 刘霞郭文浩汪秀云许辉琼廖正银
-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高位颈椎转移性肿瘤护理
- 癌痛患者疼痛情况及随访依从性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被引量:25
- 2016年
- 目的通过对出院后的癌痛患者进行电话随访,了解癌痛患者疼痛的情况、止痛药物的使用情况、止痛药使用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辅助药物的使用情况以及患者对电话随访的满意度,并对部分癌痛患者依从性差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癌痛随访护士应用肿瘤中心制订的癌痛患者出院随访表,对出院后的434例癌痛患者按照表格内容进行电话随访,逐项询问并做好登记,同时做好癌痛相关知识宣教、用药指导、不良反应的防治、心理疏导,并与家属沟通,共同参与到疼痛治疗中。结果在对434例癌痛患者电话随访过程中,成功随访了395例,其中发现:数字评分法(NRS)疼痛评分为无痛67例(17.0%)、轻度疼痛230例(58.2%)、中度疼痛68例(17.2%)、重度疼痛30例(7.6%)。66.6%(263/395)的癌痛患者出院后在使用止痛药,52.9%(139/263)的患者使用止痛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23.2%(61/263)的癌痛患者在止痛治疗的同时使用了辅助药物,在随访过程中发现有34.9%(138/395)患者存在依从性差的问题,95.9%(379/395)患者对电话随访表示满意,认为疼痛随访具有重要意义。结论通过电话随访,使出院后的癌痛患者得到规范化的镇痛治疗和护理,提高癌痛患者的生活质量,早日实现癌痛患者无痛生存的目标。
- 李燕汪秀云许辉琼刘霞
- 关键词:电话随访癌痛患者生活质量
- DC-CIK联合静脉化疗后晚期结肠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肿瘤细胞凋亡及免疫应答的评估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研究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联合静脉化疗对晚期结肠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肿瘤细胞凋亡及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5年10月间在本院接受保守治疗的79例晚期结肠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DC-CIK组和静脉化疗组,DC-CIK组接受DC-CIK联合静脉化疗、静脉化疗组接受常规静脉化疗。化疗3个周期后,测定血清中肿瘤标志物含量、肿瘤病灶中凋亡分子表达量以及免疫功能指标。结果:化疗3个周期后,DC-CIK组患者血清中CEA、CA199、CA242、HIF-1α、IL-4、IL-5、IL-10的含量显低于静脉化疗组,IL-2、IFN-γ的含量显著高于静脉化疗组;DC-CIK组患者肿瘤病灶中p53、FAM96B、PTEN、PHLPP、ASPP2、RASSF10的mRNA含量显著高于静脉化疗组;DC-CIK组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CD3、CD4、CD56的荧光强度显著高于静脉化疗组,CD8、CD25的的荧光强度显著低于静脉化疗组;DC-CIK组患者血清中IL-2、IFN-γ的含量显著高于静脉化疗组,IL-4、IL-5、IL-10的含量显著低于静脉化疗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CIK联合静脉化疗杀伤结肠癌细胞、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的效果优于常规静脉化疗,同时能够改善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应答。
- 李蕾帆汪秀云许辉琼刘霞
- 关键词:结肠癌肿瘤标志物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