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志云
- 作品数:59 被引量:180H指数:8
-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生物学更多>>
- 低分子肝素联合尿激酶治疗频发短暂性脑缺血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尿激酶治疗频发短暂性脑缺血(TIA)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3例频发TIA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低分子肝素联合尿激酶,对照组仅用扩容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及实验室指标(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和纤维蛋白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低分子肝素联合尿激酶治疗频发TIA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 汪志云刘国萍叶文翔
-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尿激酶短暂性脑缺血
- 浸水家兔急性应激性脏器损伤机制及预防的实验研究
- 李志军刘纳文张建智汪志云张维强张万祥刘红栓鲍凤和
- 该课题研究以家兔浸水建立急性应激模型,此模型建立方法稳定性高,重复性强。观察浸水急性应激后家兔血清皮质醇、内皮素、一氧化氮合酶及血栓素A2含量的变化,并观察了胃黏膜、肾上腺及心肌细胞的病理变化,同时观察了冬眠合剂与加味丹...
- 关键词:
- 关键词:加味丹参饮冬眠合剂
- 凝血指标监测预测利伐沙班抗凝治疗安全性的研究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探讨凝血指标监测用于预测利伐沙班抗凝治疗安全性的可行性。方法纳入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使用利伐沙班治疗的患者118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于给药前(基础),以及给药3~5 d后再次给药2~4 h(峰值)和下次给药前(谷值)进行凝血指标监测,记录这三个时间点的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值,进行3个月随访并记录出血事件。结果39例患者发生出血为出血组,79例患者为未出血组,出血组患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比例显著高于未出血组(P<0.05)。其余项目2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在出血事件中,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最高(38%)。出血组PT_(谷值)、PT_(峰值)和APTT_(峰值)显著高于未出血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T_(峰值)是预测出血的最佳指标,临界值为18.15 s(灵敏度为0.667,特异度为0.684)。结论临床使用利伐沙班应关注消化道出血。在监测利伐沙班出血风险方面,PT峰值是最敏感的预测指标,当PT_(峰值)≥18.15 s时,提示有出血风险。
- 章袁常斌鸽马景鑑拱忠影郭承承王园牛宁宁陈启新汪志云
- 关键词:利伐沙班凝血酶原时间出血
- 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合并隐源性急性脑梗死1例
- 目的对1例少见的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合并隐源性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进行总结。方法我们描述了一例29岁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突发不明原因的急性脑梗死,并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进行全...
- 杨璇汪志云拱忠影金小杰臧大维
- 关键词: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脑梗死隐源性
- 文献传递
- 胃肠激素在记忆调节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8年
- 脑-肠轴,即脑与胃肠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已研究多年。脑-肠轴是一种双向的信息交流,它不但调节了胃肠功能的稳态而且与更高级的情绪与认知功能相关。进食时,消化道会分泌很多激素并通过外周途径影响不同的组织器官,包括大脑。而下丘脑在能量代谢、营养平衡以及摄食行为调控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它能将内脏功能与海马、杏仁核及皮层等肢体功能进一步整合起来。这些脑区主要参与大脑的高级功能,如认知功能、及情绪的调节。现对近年来不同胃肠激素对学习与记忆的调节功能进行综述。了解这类激素在记忆中的作用,将有助于寻找治疗与学习记忆障碍相关神经疾病的新型治疗策略。
- 姚扬杨佳佳汪志云
- 关键词:脑-肠轴胃肠激素海马学习记忆
- 慢性炎性脱髓鞘性神经根神经病
- 2002年
- 汪志云王雪松李蕴琛叶文翔
- 关键词:神经免疫调节神经传导CIDP
- 帕金森病早期诊断的候选生物标志物
- PD是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之一.其占65岁以上人群的3~4%.PD主要的神经病理改变为黑质神经元的破坏,黑质多巴胺能的缺乏及含有α突触核蛋白聚集的包涵体形成.早发PD通常是家族性的,也成为早发PD.早发PD仅涉发生于小部分...
- 拱忠影汪志云
- 关键词:帕金森病生物标志物小RNA
- 脑反射治疗仪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02年
- 汪志云刘莹王雪松叶文翔
- 关键词:脑反射治疗仪急性脑梗塞
- 脑淀粉样血管病与脑叶出血
- 2000年
- 目的 :为探讨脑淀粉样血管病 (CAA)所致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对该院 9年来收治的 40例CAA引起的脑出血进行了临床资料分析。其中 9例进行了 7年的随访。结果 :患者年龄为 5 8~ 82岁 ;平均 6 8.5岁。出血位于额叶 19例 ,顶叶 16例 ,枕叶 3例 ,颞叶 2例。 3例在急性期死亡。 9例随访病人 2例进展为痴呆 ;余下 7例均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结论 :CAA引起的脑出血以 6 0岁以上老年多见 ;出血部位在脑叶 ,其中以额顶最常见 ;急性期病死率约 7.5 %左右 ;患者后期高级神经活动障碍较严重。
- 汪志云叶文翔李蕴琛
- 关键词:脑淀粉样血管病脑叶出血痴呆
- 脑梗死急性期血糖水平对病人预后的影响被引量:5
- 2001年
-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后血糖水平对病情变化及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测定238例脑梗死后48小时内空腹血糖,并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病死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糖尿病组与高血糖组的病死率高于正常血糖组,神经功能恢复低于正常组。结论:急性脑梗死后血糖升高不利于病人恢复,并使病死率增加。
- 汪志云李蕴琛刘莹叶文翔
- 关键词:脑梗塞血糖预后急性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