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志刚
- 作品数:82 被引量:201H指数:7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安徽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5-氮杂-2-脱氧胞苷对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 2012年
- 目的:探讨5-氮杂-2-脱氧胞苷(5-Aza-CdR)干预对胰腺癌细胞株PANC-1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5-Aza-CdR处理PANC-1细胞株,未予干预的细胞为对照,采用台盼蓝染色、细胞计数法检测5-Aza-CdR干预前后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FCM法检测干预前后细胞凋亡率的变化,caspase-3活性测定检测5-Aza-CdR诱导凋亡的能力。结果:5-Aza-CdR干预后,PANC-1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细胞凋亡率明显提高,细胞内caspase-3活性明显增强(P<0.05)。结论:5-Aza-CdR可以明显抑制胰腺癌细胞株PANC-1的生长增殖,并诱导细胞发生凋亡,线粒体凋亡途径可能是其诱导凋亡的机制之一。
- 王蒙汤志刚黄强任维华
- 关键词:胰腺癌5-氮杂-2-脱氧胞苷凋亡CASPASE-3
- 妊娠合并重症急性胰腺炎8例诊治分析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年收治的8例妊娠合并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者均诊断为妊娠合并重症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6例,其中4例行内镜下鼻胆管引流(ENBD),治愈后胎儿足月顺产;1例孕31周在24h内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母婴死亡;1例孕29周治疗恢复后,因胎膜早破孕33周时行引产术,术后胎儿正常。手术治疗2例,1例孕38周行剖宫产和坏死组织清除,术后48h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胎儿正常;1例孕32行胰周引流,术后对症处理及促胎肺发育,足月后剖宫产一健康婴儿。结论妊娠合并重症急性胰腺炎不是终止妊娠的指征,以保守治疗为主,必要时及时考虑手术治疗,对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行ENBD术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愈后。
- 纪涛汤志刚邱陆军黄强虞德才
- 关键词:胰腺炎妊娠
- 乌司他定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合并肺损伤的影响
- 2009年
- 目的探讨乌司他定(UTI)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ANP)合并肺损伤时肺内ET-1和NF—κB表达及肺损伤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法分成假手术组、ANP组和UTI组,各20只。采用胆胰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溶液1ml/kg体重制备ANP模型,假手术组胰管注射等量生理盐水,UTI组在ANP制模成功后即从大鼠尾静脉注射UTI10000U/kg体重。24h后处死动物,测血清淀粉酶、TNF—α、肺组织湿/干重比,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NF—κB和ET-1蛋白表达以及使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UTI组术后24h血清淀粉酶、TNF—α和肺湿/干重比分别为(5648±378)U/L、(89.19±3.54)ng/L和4.55±0.07,较ANP组的(6799±437)U/L、(183.30±8.18)ng/L和4.89±0.20显著降低(P〈0.05)。假手术组未见NF—κB和ET-1表达,未见凋亡细胞。UTI组NF—κB和ET-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9±3)%和(8±1)%,较ANP组的(25±2)%和(13±1)%显著降低(P〈0.05)。UTI组细胞凋亡指数为13.75±1.25,较ANP组的6.90±0.85显著升高(P〈0.05)。结论ANP时肺组织NF—κB和ET-1的高表达可能导致肺损伤。UTI能改善肺微循环,减轻肺炎症性损伤。
- 纪涛汤志刚邱陆军黄强李建生许戈良
- 关键词:胰腺炎急性坏死性急性肺损伤
- 梗阻型胆道损伤后选择手术修复时机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探索梗阻型胆道损伤后的最佳手术修复时机。方法:运用家犬制作梗阻性胆道损伤的动物模型,通过动态观察梗阻损伤后不同时间段的胆管形态学、局部组织及肝脏病理学和机体生理机能等指标的改变情况,从中获得胆道损伤后局部环境及机体条件符合修复的最佳时间段。结果:胆管梗阻型损伤后,近端胆管随着胆管内压的增高而扩张,早期(10d内)扩张迅速,而后扩张速度减缓;损伤胆管出现急性炎症反应,管壁炎性细胞浸润,黏膜水肿,管壁水肿性增厚,以第5天最重[HE染色WBC计数(54.2±5.8)个],10d之后炎性细胞浸润减少,水肿减轻,至第15天炎症消退明显[HE染色WBC计数(41.7±7.2)个,P<0.05],同时在胆道持续梗阻状态下,机体的血清於胆指数(TBIL、DBIL和ALP)在阻塞早期(第5天)即达到最高,而后出现一个平台期,且轻度下降,至实验末期(第30天)时出现急剧上升;而酶学指标ALT和AST也出现类似改变,但梗阻到第20天后出现轻度升高后再次下落,与胆红素形成"胆酶分离"现象;肝细胞由梗阻早期(10d内)浊肿变性伴脂肪变性发展为广泛的空泡变性及肝窦闭塞。结论:综合损伤胆管的局部形态学及全身机能的变化规律,急性梗阻型胆管损伤后10~20d之间是进行一期修复的较好时间段,以15d左右最为理想。
- 黄强刘臣海王成胡元国邱陆军汤志刚王士堂林先盛王世杰谢放
- 关键词:胆道损伤手术治疗胆红素病理学
- 超声内镜下的细针穿刺诊断胰腺肿块24例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下细针穿刺对于胰腺肿块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经胰腺肿块24例病人诊断结果。结果超声内镜引导下的细针穿刺证实肿瘤11例,全组无一例出现并发症同时无一例死亡。结论超声内镜下的细针穿刺一种有效的诊断手段。
- 邱陆军王成汤志刚黄强邵峰
- 关键词:胰腺占位
- 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对胆管癌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 观察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基因对胆管癌细胞株QBC939凋亡的影响,探讨FHIT基因对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的调控作用.方法 通过构建重组人FHIT真核表达质粒转染QBC939细胞,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前后细胞凋亡的变化,并通过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胆管癌细胞Cyclin D1表达的变化.结果 成功构建出重组人FHIT真核表达质粒并转染入QBC939细胞,转染后QBC939细胞的凋亡率明显增高(25.8%比30.9%比55.4%,P〈0.05);并且Cyclin D1 mRNA表达下降至原细胞株的0.03倍,该基因蛋白质的表达也明显下降(0.33±0.02对比0.33±0.01比0.14±0.02,P〈0.05).结论 FHIT基因可以促进QBC939细胞凋亡,并能下调Cyclin D1基因的表达.
- 黄强谢放刘臣海汤志刚王世杰尤昊
- 关键词:胆管癌转染脱噬作用CYCLIND1
- 肝切除治疗肝胆管残余或再生结石13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 探讨肝胆管残余或再生结石外科治疗方法,旨在提高该病的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5年136例行以肝切除为主的联合手术治疗肝胆管残余或再生结石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死亡1例(0.7%),胆漏6例(4.4%),膈下脓肿2例(1.5%),其余正常.全组随访时间2.5~8.3年,115例(84.6%)无自觉症状,6例(4.4%)有胆道感染表现,6例(4.4%)仍有残余结石,9例(6.6%)于术后2~5年出现结石复发.结论 肝胆管结石患者应采用肝切除为主的联合手术,并配合术中纤维胆道镜及术中B超定位取石,有利于提高疗效.
- 汤志刚黄强陈炯郑浩邵成颂虞德才
- 关键词:肝胆管结石肝切除术残余结石
- 梗阻型胆道损伤后胆管疤痕相关因子的表达情况
- 黄强谢放刘臣海王成胡元国邱陆军汤志刚王士堂林先盛王世杰
- 关键词:阻塞性黄疸胆红素胆管
- 重组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对人胰腺癌细胞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
- 2007年
- 我们通过脂质体法将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TFPI-2)基因转染人胰腺癌细胞株Pane-1,观察其对胰腺癌细胞体外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
- 汤志刚孙振阳胡何节许戈良陈炯王春友
- 关键词: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人胰腺癌细胞株体外侵袭基因转染脂质体法
- 154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经验体会
-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操作技巧及减少并发症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2005~2009年间我院收治的154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例的临床资料,联合影像学及内镜检测提高诊断率,胰肠端侧全层吻合和按照胰、胆、胃肠吻合的顺序...
- 黄强刘臣海王成胡元国邱陆军汤志刚林先盛
- 文献传递